2018年1月,歐盟委員會通過了首個全歐洲塑料戰略,促使了國際消費和化工巨頭們進軍塑料化學循環的腳步。歐洲的塑料戰略究竟是什么?巨頭們又采取了哪些動作?我國又有哪些企業采取了行動?

歐洲的塑料戰略
目前全世界的塑料循環利用率僅為15%,歐洲為40%-50%,是世界最高的地區。這得益于歐盟制定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該政策下,生產廠家需要承擔一部分回收利用的費用。但是,即使在這樣的制度下,歐洲也只有不到50%的塑料包裝被回收。
2018年,歐盟委員會發布了《歐洲循環經濟中的塑料戰略》,提出到2030年之前,歐盟市場上全部塑料包裝都要實現重復使用或循環再生。到2030年,歐盟市場上過半的塑料垃圾要被回收利用。為貫徹此戰略,歐盟主要實行了以下方案。
1.建立系統循環的閉環,使塑料的進出口量最小化:此前,歐洲廢塑料通常是運往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或南美的小企業。而現在,中國率先已關閉“洋垃圾”的大門,這驅使歐盟必須加強對塑料的處理。
2.增強源頭減塑,促進循環利用:加強源頭減塑應是未來塑料政策主要的方向。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優先考慮源頭減塑和重復使用,而循環利用應只是一個“備選計劃”。
3.提升產品循環利用性:循環利用這個“備選計劃”指的是,為了應對無法避免使用塑料的情況,應制定政策鼓勵廠家提升產品的耐用性,且設定最低循環含量(即一個塑料包裝至少含有的可循環利用的材料比例)。

1.消費巨頭方面:可口可樂承諾在2030年實現50%的循環塑料使用量,另外,2025年百事目標為33%,雀巢水制品目標位50%,聯合利華目標位25%……
2.化工巨頭方面:陶氏公司2025年將向歐洲客戶供應含有10萬噸再生塑料的產品;英力士承諾聚合物產品100%可回收;SABIC確定設立歐洲廢棄塑料化學回收工廠,并預計于2021年開始商業投產……
廢塑料化學循環在中國
目前我國處理廢塑料的主流方式,還是混合在生活垃圾或者干垃圾中進行焚燒。而在國際上,化學循環正在蓬勃發展,逐漸成為主流。科茂環境致力于利用原創的國際領先的化學循環技術,讓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廢塑料不再是垃圾,而是可以循環利用的新型能源。
作為中國廢塑料協會綠色油化技術中心唯一的發起單位,科茂環境經過10年的技術沉淀,擁有中國第一家獲得全牌照的混合廢塑料化學回收工廠,可將混合廢塑料在不用精分和清洗的情況下,進行分子級拆解重組,產生原料油或食品級新塑料原料,同時從根本上避免二噁英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