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漢彪
清人顧祖禹的《讀史書輿紀要》卷59云:“天水湖,在州南七里。《秦州記》郡前有湖,冬夏無增減,故有天水之名。”顧氏不僅解釋“天水”之得名于湖,而且有板有眼地載述了“天水湖”的位置,在州南七里。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上)曰:“五城相連,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龍出是湖,風雨隨之,故漢武帝元鼎三年,改為天水郡。”通渭縣碧玉關城南七里有甜水湖,從衛星圖片看有五座以上城池相連,符合上述記載。
碧玉關歷史文化研究院院長、研究員郭漢彪
據此,我曾寫了《淺談甘肅省碧玉鄉(原西羌襄戎國天水地區天水郡通渭縣平襄縣碧玉關所在地古城)史記》的文章,文中根據傳說提到了天水郡地名是由碧玉關或襄戎國國都城南郭家岔甜水湖而來。這些傳說是從當地有一些文化的老人和我父親那里聽來的,這些老人有張守廉的父親、郭匯文的父親、郭超家的父親、郭玉華和我的父親郭固倉等。寫那篇文章一是為了懷念他們,二是為了讓后代們知道那些傳說。
最近,即 2007年陰歷11月初四日我回家給我父親燒十年紙和紀念100歲誕辰,聽我母親高玉英和我哥郭來盛還有碧玉廟官郭跟申講,甜水湖應該還另有一個叫蕃山灣官地的地方,地處郭家岔向東500米的半山腰,也是城南七里。那里的水比郭家岔的甜水還要甜,過去,當地人有病特別是肚子疼都喝那里的水治病。這個官地過去就是一個大湖,有一年湖水猛漲并溢出沖毀湖岸,湖底干枯后人們便種了莊稼。最初這個地方叫壩地,后來至今叫官地。官地面積是120個糞,折算后應該是40畝。現在的官地處還有一個泉眼,泉眼很深,拿木棒插進去還能將木棒漂起來。
從上面的講述和傳說來看,甜水湖(天水湖)在郭家岔或蕃山官地確有其事,天水郡以碧玉的甜水湖(天水湖)起名是有一定道理的。
據他們講,襄戎國國都城(李家坪)和碧玉關(閉門關、關哈、上店子)的南部有兩座山,郭家岔的西部是青陽山石流面山,郭家岔東部是蕃山,蕃山山頂東200米半山腰處就是蕃山灣官地。而石流面山就在碧玉關城堡南部牛谷河對岸,距城堡 30米。在石流面山上修水平田時曾發現大量的大磚,有現在的三個磚一樣大。我估計那些大磚可能就是漢磚,而且很有可能就是天水郡和平襄縣古墓所在地,也有可能是青陽寺舊址。
另外,在李家坪北后山的姚家溝還有一個北山唯一的水泉,到現在人們還在飲用。
以上情況特別是漢墓如果能被真正發現,那么天水郡在碧玉將毫無疑義。
這次回家,還發現過去李家坪遍地的陶片和石器都不見了蹤影,是什么人清理了這些東西?讓人好不費解。還有碧玉城堡上的護墻被人大部挖平,下店子的城門被人從新修建并貼上了瓷磚,而新城的大半個城池已經挖掉修建了商品房。如此大規模的破壞古跡的行為讓人感到痛心。
我認為,碧玉關應盡快列入保護范圍和深人調研開發利用,少一些破壞,多一些保護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