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漢彪
我于2003年完成《天水郡平襄縣碧玉關沿革考》后,繼續研讀了大量的歷史書籍和相關的史料,發現延續1500多年的天水郡原址方位和命名原因到現在還處于爭論熱點之一。究其原因,均為《漢書》記述不完整引起。班固(公元32-92年人)所著《漢書·地理志》說:
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置,莽曰填戎,明帝改曰漢陽。戶六萬三百七十,口二十六萬一千三百四十八。縣十六:平襄,莽曰平相。街泉,戎邑道,莽曰填戎亭。望垣,莽曰望亭。罕開,綿諸道,阿陽,略陽道,冀,《禹貢》朱圄山在縣南梧中聚。莽曰冀治。勇士,屬國都尉治滿福,莽曰紀德。成紀,清水,莽曰識睦。奉捷,隴,獅道,騎都尉治密艾亭。蘭干,莽曰蘭盾。
碧玉關歷史文化研究院院長、研究員郭漢彪
《地理志》對天水郡作了概括性說明和注釋,但對天水郡治地點、命名原因、天水郡改漢陽的緣由及遷徙、勇士縣上級屬國等沒有記述完整,加之名稱和郡治多次變動,上述問題招致1500多年的爭持不休,給研究設郡前的當地文化歷史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在天水郡原址研究中,平襄縣和碧玉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節點,同樣存在許多懸疑,下面就用我自己查閱看到的史料來破解上述之謎。
一、天水屬國之謎
屬國制度是秦漢政府對歸附的少數民族部落實行的一種行政管理制度。屬國居民依規定“因其故俗”,即允許保留原有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屬國由中央政府任命屬國都尉領護。關于天水屬國的爭議由以下兩點引起:
《漢書·武帝紀》說:“武帝元狩二年秋,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并將其眾合四萬余人來降,置五屬國以處之。以其地為武威、酒泉郡”。
顧祖禹( 1631-1692年人)《二十一史方輿紀要》(3)云:天水郡本隴西地,元鼎三年,分置天水郡,領平襄等縣十六。今鞏昌府以東秦州之境是其地。平襄,今鞏昌府伏羌縣西北有平襄故城。《通典》:武帝元狩初,置天水屬國,治勇士。
《漢書·武帝紀》中雖然記述了邊五郡,但沒有注明邊五郡的名稱;而公元801年完成的史書《通典》以為“安定、上郡、天水、西河、五原為五屬國”,武帝元狩初置天水屬國,治勇士。也就是說,“天水”一詞早在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勇士縣就存在了,8年后的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撤銷天水屬國,設置了天水郡。“天水”一詞應為挪用。靈帝中平元年( 184年)開始,勇士縣漸漸被羌胡占據,不復存在了。
按上述記載,天水郡命名的由來就不需要再爭論。但邊五郡指哪五郡,歷來說法也不一,而且元狩三年是否同時設置五屬國,也尚有疑問。于是此案成了不解之謎,目前只能研究到此為止。
二、天水郡原址之謎
天水郡原址爭議主要是酈道元(470-527年人)所著的《水經注》、汪君梅村1862年所畫的《水經注圖》、公元801年完成的《通典》與1872年完成的欽定《四庫全書》等記載不同引起。因這些都是中國著名史書,各地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編修地方史志時,大都按本位思想選取對本地有利的史書觀點編制地方史,以致爭執不斷。為此,很有必要對其記載天水郡原址的觀點作進一步分析。
(一)《水經注》對天水郡原址記述最為不可信。他一邊承認冀縣是故天水郡治,一邊又說漢武帝元鼎三年改上邽縣為天水郡,并以傳說“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龍出是湖,風雨隨之”注明天水郡命名由來。且不說傳說所指何地,單以“傳說”記載“天水”由來不像是出自著名地理學家筆下,倒像是有別人后補嫌疑。原文如下:
《水經注·渭水》說:“秦武公十年,伐冀戎,縣之。故天水郡治,王莽更名鎮戎縣,曰冀治,漢明帝永平十七年改曰漢陽郡,城即隗囂稱西伯所居也”。又曰“上邽,故邦戎國也。秦武公十年伐邽,縣之,舊天水郡治。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龍出是湖,風雨隨之,故漢武帝元鼎三年,改為天水郡”。
(二)汪君梅村1862年所畫的《水經注圖·西漢郡國圖二》應為后漢繪制的西漢原圖,涉及漢陽郡的位置本來只有“漢陽郡”三字,后又在三個字上部加了“天水”二字,且筆跡不一,字體又小,還把標示西漢置天水郡的黑圈和名稱也擦掉了,屬于后來添加刪改,對研究原圖有很大干擾(見附圖一)。如果認為是汪梅村或原制圖之人添加,則兩人都對天水郡初置地點有疑問才使其區別。特別是汪梅村在《水經注圖漆浐濾渭四水圖六》題注的“班志天水郡師古(注: 581-645年人) 日,秦州地記云,郡前湖水冬夏無增減,因以名焉”的引注和清人顧祖禹的《讀史書輿紀要》卷59云:“天水湖,在州南七里”推翻了《水經注》的“傳說”(見附圖二)。.
(三)《通典.州郡》對天水郡原址記載為模棱兩可觀點。文中詳細記述了天水郡的歷史變化、重大事件、漢陽郡的由來等,但“郡有大坂,名曰隴坻,亦曰隴山”等應為泛指大的地理環境,不是郡治具體方位。此文隱含天水郡初置平襄縣后移冀縣,但不明確。原文如下:
《通典》卷一百七十四說:“天水郡(當代):秦州:春秋時屬秦。秦平天下是為隴西郡,漢武分隴西置天水郡。王莽末,隗器據其地。初據平襄,后保冀縣。后漢建武(注:漢光武帝)中平之,更名天水為漢陽郡。郡有大坂,名曰隴坻,亦曰隴山。”。
. (四)《二十一史方輿紀要》記載的《獻帝起居注》對天水郡原址記述最為直接,平襄,前天水郡治也。《獻帝起居注》我沒有看到,但顧祖禹的觀點是明確的,徹底推翻了以前的學說。《獻帝起居注》應該是朝廷或朝廷授權編注的,一般人是不可能有此權力,所以可信度相當高。原文如下:
顧祖禹( 1631-1692年人)《二十一史方輿紀要》(3)云:《獻帝起居注》:初平四年,分上郡、漢陽置永陽郡,領平襄等三縣。平襄,前天水郡治也。后漢漢陽改治冀,因置永陽郡治此。清人顧祖禹的《讀史書輿紀要》卷59云:“天水湖,在州南七里。《秦州記》郡前有湖,冬夏無增減,故有天水之名”。
(五)具有最高權威性的欽定《四庫全書》是國家級史書,其史料不僅僅是對各地所報初稿進行層層修訂校正,而且還用國家檔案資料來確定有爭議的事件,最為可信。當然,《四庫全書》也存在個別錯誤引據,如:《大明-統志》頒行后,識者病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此書“舛錯抵牾,疏謬尤甚”。但《四庫全書》卷六還是引用記載了《大明- -統志》將《秦川地記》“郡前湖水冬夏無增減,因以名焉”隨意改動成“天水湖,在秦州南七里,其水冬夏無增減,天水郡以此得名”的錯誤語句。筆者認為清人顧祖禹的《讀史書輿紀要》卷59所云:“天水湖,在州南七里。《秦州記》郡前有湖,冬夏無增減故有天水之名”更為正確。至于《四庫全書》卷二十三記載的“天水古城”系唐初所建,那是后建,不存在爭議。涉及天水郡和平襄縣原文如下:
欽定《四庫全書.甘肅通志》卷三(上)說:“通渭縣:天水郡元鼎三年置,后漢徙康。平襄縣郡治,后漢屬漢陽郡”;“通渭縣:漢置平襄縣元鼎三年兼置天水郡治焉,后漢屬漢陽郡”。又曰“伏羌縣:漢陽郡后漢永平中移天水郡來治改名”;“伏羌縣:古冀戎地,親武功伐冀始置冀縣,漢屬天水郡,東漢明帝永平十七年改郡日漢陽,治冀”。
綜上所述,天水郡(現天水市名)在元鼎三年治平襄縣( 現通渭縣)是準確的。各學說群體和各地市的爭論應就此結束,用統- -觀點, 統-地名編制史書,集中力量開發挖掘天水郡原址,為研究設郡原址的文化背景及發展做出貢獻。
三、平襄縣原址之謎
平襄縣原址因《水經注圖》問世,基本圈定在現通渭縣境內,但具體在那個地方- -直有多種說法,現作如下考辨:
(一)《水經注.渭水》說,“渭水自黑水峽至岑峽,南北十一水注之。北則溫谷水(注:現為牛谷河,四庫全書日甜水河,光緒十九年版通渭縣新志日牛谷河。以下統稱牛谷河)導平襄縣南山溫溪,東北流,經平襄縣故城南,故襄戎邑也。王莽之所謂平相矣。其水東南流,歷三堆南,又東流南屈,歷黃槐川,梗津渠,冬則輟流,春夏水盛則通川注渭。”這就肯定了平襄縣原址在南山溫溪的下游溫谷水岸北,不存在原址在現通渭縣南北的問題,因離開牛谷河則解釋不通。而城西方向-說來自對《水經注圖》誤解。《水經注圖》在標注平襄兩字時位置在南山溫溪位置的上方,在現通渭城西15 公里以遠,牛谷河不可能流經以西的地方,屬區域性標示。所以平襄古城應定位于縣城及以東位置。
(二)《四庫全書》卷二十二說: “平襄古城在伏羌縣(現甘谷縣) 西北近渭,漢置,為天水郡治,后魏縣。省舊志云:即鹽泉”。這個記載將平襄原址在現通渭縣城東邊- -說又圈小了許多。但有關“鹽泉”的資料目前還一無所知。
(三)光緒十九年版《通渭縣新志》開篇圖的“縣境全圖”把平襄古城繪制在碧玉鎮(現碧玉鄉碧玉村),但在補遺篇中又說:“漢平襄古城舊志無考,相傳在縣東三十里即今碧玉鎮”。再次陷入懸念。綜上所說,平襄古城應在現通渭城東至甘谷散水河上游的牛谷河北岸某個地方。筆者認為,《 通渭縣新志》將平襄古城繪制在碧玉鎮不是空穴來風,平襄古城文化淡出人們視線應與碧玉地名有關。傳碧玉關是以襄戎國碧玉公主的名字命名,而歷代王朝對此很忌諱,先秦羌人用人名命名的地名在后秦幾乎很難再找到。碧玉關后來一-直沿用“閉門關”名稱(民間兩名共用),直到1764年的《直隸秦州志》中才出現“碧玉關”三字。
碧玉關由內城新石器時代遺址李家坪幾千畝平川(含坪東滑坡野灣)和坪下.上店子城、下店子城、大城堡、小城堡相連,與獨山西山山一-起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萬畝城池,上下店子城為總城兩邊犄角。周圍河流圍繞沖刷成幾十米高的懸崖峭壁,形成自然天險。李家坪西川邊沿的泉址和西坪下還存在,部分城墻也存在(下店子連接上店子城的臺臺子城墻六十年代還有痕跡),現在的青陽寺位置也符合公元23年隗器在平襄東郊興建漢高祖劉邦祭廟的記載。郭炳義家用秦漢舊磚瓦建成的整院房屋保存完好,城南牛谷河和郭家岔天水湖(甜水湖)遺址也變化不大。這里是:古代通商要道,沿牛谷河古道向東- -直到甘谷的散水河,有朱家峽、玉關等多處天險,向西有石灘峽、峽口等天險,有- -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地勢十分險峻,用衛星地圖也能看清上述地方,應是古代建都的理想位置,同時也符合“郡前湖水冬夏無增減,因以名焉”的歷史記載。
筆者通過相關史料和分析,漢元鼎三年平定襄戎邑后,在現通渭縣設置平襄縣無疑問,天水郡治平襄縣也無疑問,平襄縣治碧玉關還需考古認證,“鹽泉”和漢邊五郡還需繼續研究。另外,《隴右金石錄》錄人的民國十五年通渭縣鹿櫨川川民掘土得“漢歸義 羌侯印”,金質,方寸余,有“漢歸義羌侯印”六字,也證實了“平襄”二字的來歷和在現通渭縣同時設置
平襄縣與天水郡的原由(見附圖三)。
關于天水郡和平襄縣遷移還有一個情況需要研究。碧玉關內城新石器時代遺址李家坪最東邊是野灣,凹進山體約150米,是滑坡造成,所在田地叫爛地。.上世紀 60年代,每塊地里都有幾個大深坑,坑中有水,有些地方大坑連在一-起形成溝壑,有水流出。不難看出,這里曾經有過水源或多個泉眼,造成山體下部松軟懸空,加之大地震引起滑坡。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么,大地震不但造成李家坪建筑全部坍塌,而且還深埋了水源,逼迫李家坪居民和衙門]全部遷移,天水郡和平襄縣遷出碧玉關也就有了根據。
關于“天水”一詞的由來,有人說出土文物中在天水郡建立前就有“天水”一詞,我也支持“天水”-詞出現時間很早。因為,碧玉關城南七里郭家岔的天水湖(也稱甜水湖)名稱應該在新石器時代(公元前5000年前)就已經存在了,而且其他地方也應該還有天水湖之名稱,最晚也應該與黃帝、炎帝時代喝茶成風和后來做豆腐、醋時已經存在。因為過去做豆腐和釀醋在碧玉關只有郭家岔天水湖之水才能做出味道鮮美;而喝罐罐茶如果沒有天水湖之水則味太苦。而且,在歷史上對優質水源爭奪應該相當激烈,這可從碧玉關郭氏家族鼎盛時期派駐軍隊占領并保護雷家河(歷史學家稱為景木岔水)優質水源和郭家岔天水湖優質水源說明問題。到現在,這兩地優質水源區的郭姓人家都是碧玉關郭氏家族同--祖先的后代。所以,甜水、天水之詞不應該是漢元鼎三年才發明。
我用了二十年時間試圖解開上述之謎,但還是存留許多懸念,只能靠后代們繼續研究了。僅供參考。
2014年3月16日于蘭州完稿,已被收錄于《甘肅史志》,2016年再次修改。
附圖一 汪梅村(水經注圖.西漢郡國圖二)
注:圖中“天水”二字為后加,真正的天水郡應該在平襄古城,且應為黑圈。(郭漢彪注)
附圖二汪梅村《水經注圖.漆滬濾渭四水圖六》
據通渭縣知縣何大璋在清乾隆二十六年所著《通渭縣新志》補遺記載:
漢平襄古城舊志無考,相傳在縣東三十里即今碧玉鎮。見《通渭縣新志》
附記二:姚弋仲牧馬處
據《通渭縣新志》127 頁記載:碧玉鎮之青陽山旁有林,相傳后秦先皇姚弋仲牧馬處,下有古城,即其所筑。
注一:“下有古城,即其所筑”應為“下有古城,即其所固”比較合理。
注二:后秦先皇姚弋仲(公元280年- 352年)十六國時羌族首領,原籍南安赤亭(今隴西)人。趙王石泓拜為奮武將軍、西羌大都督,封平襄縣。為建立后秦基業打下基礎。其靈樞為前奏苻生所得,以王禮葬于冀之狐粲(新興鎮姚謝家坪)。后,子姚萇稱帝,都長安,追謚父為帝,廟號始祖, 墓為高陵。傳現甘谷縣姚莊和姚家山姚姓村民系當年所留500名守墓人之后裔。
附記三:民國三年(1914 年)碧玉鎮及碧玉小學概況
據通渭縣縣長曾士剛在民國三年(1914年)簽署呈報給省政府的一-份報告和調查表記載:碧玉鎮戶數294戶,人口3316人,耕地8261.6畝。.碧玉鎮有初等小學- -所,在校學生22人。
見《通渭文史》62頁曾士剛所著《民國初年通渭縣概況》和該文65頁統計表格。
注:當時的碧玉鎮實為現在的碧玉村和新城村的兩個村,周圍其他村都屬于秦安縣管轄(詳見原表)。碧玉小學所在地下店子在古代- -直屬秦安縣管轄,所以有關碧玉小學的歷史記載很少見到,《通渭文史》中1914年的碧玉小學統計數據可以說是最早的文字記載。不過碧玉小學給通渭縣、秦安縣、靜寧縣、甘谷縣等地培養了許多學生,聽說上述各縣曾出現的許多歷史名人大都出自碧玉小學,但只僅僅停留在傳說中,沒有見到實據。
2014年3月16日于蘭州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