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名稱:楊濤書法
藏品材質:宣紙
藏品數量:3幅
創作作者:楊濤
作者簡介:
楊濤,1970年出生于安徽宣城,祖籍舒城。學士、碩士、博士分別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從事書法、篆刻、國畫創作和研究,導師為王鏞先生。
現供職于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為中國書法院副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全國青聯十、十一屆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青少委副秘書長;文化部青聯中國書法篆刻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西泠印社社員。
作品鑒賞:
楊濤的草書洋溢著火一般的激情,浪漫、豪放、大氣,有張力而不張揚。他不僅把激情散發在點畫線條中,而且把激情釋放在讀者的整個視覺空間。
首先,他用激情燃燒厚度。作品的厚度取決于線條的厚度,線條的厚度取決于用筆。這種用筆,蔡邕稱之為“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后書之。”孫過庭則細化為“達其性情”(表達作者獨有的個性情緒)和“形其哀樂”(表示作者的感情用事)。楊濤線條厚度一方面用筆深耕,情至鋒杪,淋漓盡致的表現出個體性格。另一方面于點畫的轉折處,于上筆收筆之時,于下筆開始之初疊加復筆。這里所說復筆,無疑是一種感情用事。他在草書創作的瞬間中,運用草書語言演繹著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根據通篇勢的需要,既把上一筆的收筆當著下一筆的起筆,又把下一筆的起筆當作上一筆的收筆。其間,牽引、連帶,或實或虛,完全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其次,激情燃燒于空白處和整個視覺空間。在宋以前,古人的書法作品一般為手札、手卷,章法程式比較單一,這為后世書法創作留下了超越空間。楊濤看到了這一點,他在古人留下的有限空間里大力創新。比如他把作品第一行擠壓到紙的極端邊緣,使字與邊的距離變為零,視覺上增加了線條張力。表面上看是物化的無邊(沒有邊緣),內涵卻產生了無限無垠的藝術感受。再比如他把作品的第一個字放在相當于第三第四個字的位置上,未下筆先留下一大片空白,險情徒生,非性情中人不敢造次。開篇留出大塊空白之后,他又在作品的腰部和底部或不定位處進行配合,制造出新的空白以與之相呼應,形成對稱或不對稱的和諧美、反差美。在大幅草書作品中,如果自覺營造“空白”的塊狀形態,必然迫使點畫的形態也圈地為塊,從而實現了點畫對白的分割由線向情的轉化。楊濤對“塊面”很敏感,善于在不同“塊面”形式的結構中宣泄情感。他的“塊面”前實后虛,心情在逐步釋放中由壓抑到舒緩,作品則虛到極至便出現了動人的節奏……
藏品名稱:《福壽圖》
藏品類型:剪紙
創作作者:周淑英
作者簡介:
周淑英,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任河北省第九、第十屆、第十一屆政協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其“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其父周永明是蔚縣剪紙藝術創始人王老賞唯一的嫡傳弟子——中國第二代著名剪紙藝術大師。周淑英從小受家庭藝術熏陶,酷愛剪紙藝術,師從其父,練就了剪紙藝術刻、畫、染全套功夫,藝術風格與其父周永明一脈相承,并且開創了6種新技法,是中國河北第三代剪紙藝術正宗傳人。
藝術成就:
1995年,周淑英應邀參加了“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代表大會”,第四次世婦會會徽即是她的設計杰作!而且這幅作品被刊登在聯合國第四次世婦會巨型宣傳畫上。同年,周淑英代表河北省婦女參加了世婦會首屆“中華巧女手”大獎賽,一舉奪得大獎,全國婦聯主席陳慕華親自為她頒獎。
1996年,被中央美術學院聘請主講“彩色剪紙”課。
1999年,在全國婦聯舉辦的“雙學雙比十年成果展”中引起強烈反響。《清明上河圖》、《農家樂系列》、《百蝶圖》、《生命樹》等作品被胡錦濤主席觀看后,激動的說“只有中國婦女才能創作出如此優秀之作”。
2001年,在文化部主辦的“中國剪紙新世紀回顧展”中,她的作品獲一等獎。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主辦的“華夏風韻”展,其作品榮獲金獎。同年9月,海峽兩岸港、澳、臺,大陸四地舉辦的剪紙大賽“山花”獎中,其作品獲大獎。
2005年,河北省委、省政府為她頒發了“燕趙技能大獎”和“三三三人才工程獎”。
2005年赴法國、比利時等國進行展出和現場表演。
2010年1月23日,周淑英創作的《彩福圖》被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收藏。
2010年5月周淑英將應邀參加在上海舉辦的世博會,并在世博會上舉辦了個人剪紙作品展和進行現場創作表演,被中國名家書畫院、北京人民畫院和中國文藝協會授予“世博藝術杰出人物“榮譽稱號。在世博物會上,省委書記張云川、副省長孫士彬看到周淑英剪紙牡丹圖后連連贊嘆,“太漂亮了,太艷麗了,太了不起了”。張云川、 孫士彬對周淑英說,“你這門技術一定要傳下去,可不要失傳了啊。
2010年6月29日,周淑英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了剪紙藝術新聞發布會,展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成就,受到中外媒體的廣泛關注。
2010年7月,周淑英應邀前赴臺灣進行文化交流,并在臺灣舉辦《周淑英剪紙藝術展》和進行現場創作表演。
2010年8月,在首屆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上周淑英剪紙作品榮獲銀獎.
2011年6月,年春節周淑英隨同中國對外友好協會赴臺灣參加文化交流,并成功舉辦剪紙藝術展,受到臺灣同胞的歡迎和喜愛。
2012年春節,周淑英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新春晚會,《九龍圖》、《生命樹》、《天下第一福》、《農家女》等作品在中央是視臺1、2、3、4、7套播出。北京衛視、河北衛視等20家省級衛視進行了轉播。
2012年1月,周淑英歷經3年創作了9.9M長的彩色剪紙《九龍圖》,并在省會石家莊召開了新聞發布會,《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社》、《中新社》等600多家國內外媒體進行了報道。
2012年3月,周淑英參加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展出50多幅作品,受到中央領導李長春、李援朝、劉云山、孟建柱等領導的接見,周淑英還受到20多個國家駐華大使館領導的接見,周淑英的作品受到中央領導和駐華使節的高度稱贊。
2012年6月,周淑英攜剪紙作品赴韓國參加韓國麗水世博會,她的作品在中國館集中展示,與各國觀眾進行交流,并進行了現場創作,受到了世界各國的歡迎。
2013年,李長春等中央領導到周淑英藝術館視察和指導。
2013年她曾赴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舉辦剪紙藝術展和交流。受到總統的接見。
2014年周淑英參加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引起轟動。
2014年周淑英參加外交部駐華使節新春茶話會,并展示了剪紙技藝。
周淑英是在中央美院進修學習的蔚縣藝人,她學習各地流派剪紙藝術風格特點,不斷總結、創新、發展。并先后研究開創出六種點染技法;雜染法、鋪蓋法、霧染法、疊染法、潑墨法、混沌法,不僅增填了周派剪紙的品種和技法,也使蔚縣剪紙更加富有神韻。
藏品名稱:陳少梅《二十四孝圖》
藏品年代:當代
創作作者:陳長智
藏品規格:冊頁
藏品簡介:
“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二十四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后來的印本都配上圖畫,通稱《二十四孝圖》,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新中國成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孝道被當作封建糟粕遭到否定,而陳少梅先生卻在1950年冬天,應朋友之約,繪制了《二十四孝圖》,使宣揚孝道的《二十四孝圖》出現了具有高超藝術水平的新畫本。這樣內容的畫本,產生在這樣一個歷史時期,又是由大家精繪,可謂絕無僅有,彌足珍貴。陳少梅先生認為,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準則不應該完全拋棄,孝道作為維系和促進以家庭為細胞的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仍然應該發揚光大,這就是他繪制《二十四孝圖》的思想基礎。《二十四孝圖》又是陳少梅先生以傳統畫題為題材的最后的畫作,1954年,終因積勞成疾,猝然辭世。
為紀念陳少梅誕辰108周年,弘揚新時期中華孝道精神,陳少梅之子陳長智子承父業,創作完成陳少梅《二十四孝圖》精品,本冊頁以陳派藝術再觀其文,經典名作,再度演繹中華孝道故事。
2016年6月其作品由中國陳少梅藝術研究院院長,中華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陳少梅之子陳長智繪制的陳少梅《二十四孝圖》成功登陸全球最具投資價值的美國納斯達克電子屏。
《二十四孝圖》成功登陸美國后,受到全球藏家的追捧,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強烈反響。
本冊目錄
001.孝感動天 002.親嘗湯藥 003.嚙指痛心 004.百里負米
005.蘆衣順母 006.鹿乳奉親 007.戲彩娛親 008.賣身葬父
009.刻木事親 010.行傭供母 011.懷橘遺親 012.為母埋兒
013.扇枕溫衾 014.拾葚異器 015.涌泉躍鯉 016.聞雷泣墓
017.乳姑不怠 018.臥冰求求鯉 019.恣蚊飽血 020.扼虎救父
021.哭竹生筍 022.嘗糞憂心 023.棄官尋母 024.滌親溺器
藏品名稱:《源遠流長》
藏品材質:宣紙
藏品數量:1幅
創作作者:王本杰
作者簡介:
王本杰,1963年生于山東博山,1986年畢業于山東輕工美術學校,2000年結業于中國美協中國畫高研班,2003年就讀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首都博物館書畫院專職畫家、文化部中國畫創作中心畫家、民革中央畫院畫家、中國水墨研究院院士、山東翰林畫院院長、北京彩墨畫院副院長、廣西師范大學客座教授。
2012年,王本杰成為昭泰文化簽約藝術家,同時加入中華藝術家云版權聯盟。被中國書畫報評為2008年度人物,被美術報評為最具升值潛力畫家,2011年出訪參加中國著名畫家歐洲巡回展。北京保利、瀚海,恒昌等知名拍賣行均以高價拍出其作品,作品被臺灣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先生、航天英雄楊利偉先生及中共中央黨校、全國及海外等機構和美術館收藏。
參展作品:
60年代水墨精神第一、二回展《藝術狀態》
傳統與現代中國畫名家提名展(中國畫研究)
全國當代實力派作品邀請展(膠外l市人民政府)
98世界美術大展(韓國漢城)
澳大利亞中國美術館名家邀請展(悉尼)
21世紀中國畫赴澳大利亞展(中國美協
“西部大地情中國畫大展”(中國美協)
2003年中國畫年展(中國美協)
中央電視臺“2003年名家邀請展”(中央電視臺)
全國第十六次新人新作展(中國美協)
全國第二屆中國畫大展(中國美協)
中國美協第二屆會員精品展優秀獎(中國美協)
獲獎作品:
全國第二屆美術最高獎“金彩獎”(中國美協)
迎奧運會全國中國畫大展“優秀獎”(中國美協)
慶國慶全國青年國畫展優秀獎(中國美協)
國際華人詩書畫藝術大展銀獎(文化部、中國畫研究院)
第一、二、三屆“菜鄉情"全國中國畫提名獎(中國美協)
紀念“齊白石全國中國畫提名獎”(中國美協)
西部輝煌全國中國畫提名獎(中國美協)
黎昌杯全國首屆青年國畫年展銅獎(中國美術館)
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金獎(文化部)
日本東京都第53屆國際文化交流展銅獎(日本書藝院)
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創新獎(中國藝術研究院)
迎奧運世界行全國中國畫大展銅獎(文化部)
山東省首屆雙年展銅獎(山東美協)
民族情全國書畫大展優秀獎(淮北民族事務委員會)
胸中藏萬壑 筆墨自成章
從脫泥于人物畫背景時代的那一天起,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就勢如破竹,前人創造了一個有一個山水畫的高峰,并自成體系而延續至今,也讓人們領略到了山水畫的真正內涵和價值。
孔子云:“任者樂山,智者樂水”,仁愛的人像山一樣平靜,穩定,不為外在事物所動搖,寬容仁厚,不役萬物,也不傷于物,不憂不懼,所以能永恒。水是隨遇而安的,水到之處無處不是善地,如果把人當水看,水是人格的最高顯示,水利萬物而不與萬物爭,這是大自然中山水的博大情懷,中國人喜愛山水,不僅寄托了人們對自然的敬仰和喜愛,同時也希望做為天地之靈的人類能具有山水的胸襟和氣度,所以中國山水畫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擁戴。
中國地域遼闊,南方的山水清靈俊秀,北方山水雄偉壯闊,而畫家心里的山水,自是師法自然的筆墨再創作而成。畫家畫山水,不僅是為了滿足自身的情感訴求,更是希望把這種情感訴求通過筆墨進行傳達和表述。多年來,王本杰實踐“讀萬卷書,破萬里路”的創造性畫家道路,以大自然為師,多次深入全國各地采風寫生,廣泛游歷于祖國各地群峰、峽谷之間,在大山深處領略大自然的風光,參天地之靈氣,求物我之融合,搜盡奇峰打草稿,司妙境于腦海,每次采風回來,他又以執著追求山水畫藝術的熱情,再進行大量創作探索,游歷于古代與現代的人文藝術思想精華研究,并從中逐漸探索出一種筆法隨意暢達,著色淳樸渾厚,古韻詩意悠揚,具有厚重神秘藝術色彩的山水畫風格。畫家采風寫生不僅是在大自然中體驗山水的情懷,滿足自己游樂縱情于山水之間的渴望,更多的是尋求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境界。人只有深處大自然中,才能真切地感知自然的偉大和神奇。人是萬物之靈,但在大自然中,人的力量是非常渺小和單薄的,“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大自然以這種永恒地姿態橫立于天地之間,而人類能夠永恒存在的是思想和精神,所以藝術創作是借助于某種物體來表達人類這種對永恒性的向往和傳承。
看王本杰的山水畫,在重巒疊嶂,逶迤連綿的山水中,溪流、瀑布、水潭眀涌暗連,更兼煙云霧靄繚繞,樹木繁茂,蔥郁,表現出渾然天成的無限生機和空蒙幽靜的禪意。就其畫面和用筆而言,可謂不厭其煩,至詳至悉,其布景繁簡共容,疏密得體,可以說是別出心裁,獨樹一幟。山水畫不只是大自然山水的圖形表達,更是畫家眼里、心里、精神世界里的山水,是畫家期待中的山水,畫家在對山水的描述中完成自我的情感訴求。在王本杰的山水畫里,或見絕壁如豎,或見丘陵舒緩,或見怪石林立,或見異木茂盛,或見澗溪縱橫,或見霧靄迎風,或見波濤蕩漾,或見瀑布排空,皆景象繁復而無不草木疏密有度,山體陡緩得體,云淡霧濃相宜,整個畫面水氣氤氳,流露著一種人間天堂兩相宜的藝術美。
王本杰作畫,擅長于在山水重復之處進行看似漫不經心的留白,這就讓我們如同面對陰云密布的天空,突然見到一片明媚的陽。
藏品名稱:中國錢幣
藏品簡介:
一、中國銀行簡介
中國銀行前身為大清戶部銀行,創立于1904年,(光緒三十年)辛亥革命爆發,隨后不久,大清銀行不得不于1911年12月底宣布停業清理。1912年1月改大清銀行為中國銀行,并定其為國家銀行,中國銀行在上海漢口路3號原大清銀行舊址發行開業交易,1942年(民國31年)7月1日,宣布全國貨幣發行集中到中央銀行一家之后,中國銀行隨即停止發行紙幣。
二、中央銀行簡介
1935年(民國24年)11月3日,財政部公布《施行法幣布告》規定自11月4日起將中央中國·交通三銀行的釣票定為法幣”所有完糧,納稅及一切公開款項之收付,概以法幣為限,“同年12月又定農民銀行所發行的鈔票為法幣。原由財政部核準發行的其他銀行所發鈔票不得再增加發行。原發行之鈔票,限其回收,各行各業分別由四行接收。
三、滿州中央銀行簡介
滿州中央銀行于1932年6月15成立。總行設在長春。所謂的“滿洲國”是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我國東北期間成立的偽滿政權,一切聽命于日本關東軍,用中國人去治中國人,其狠毒東北同胞是不會忘記的,溥儀只是執政的傀儡皇帝,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授降,該行被沒收。
四、交通銀行法幣券簡介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3月,郵傳部尚書陳璧奏請,綜合輪、路、電、郵四政以救回利權為要旨,設立交通銀行,同年11月開始籌備。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2月,總行在北京前門外西河沿首先開始營業,隨后天津、上海、漢口、廣州。鎮江、廈門等地也相繼設立分行。1942年(民國31年)7月1日國民黨宣布全國貨幣發行集中到中央很行一家之后,交通行隨即停止發行紙幣。
五、中國聯合準備銀行簡介
1937年七七事變以后,日本帝國主義12月14日扶植漢奸王克敏在北京成立偽華北臨時機構,1938年1月7日發表聲明設立中國聯合準備很行,該行在3月11日正式開業。總行設在北京東交民巷30號,
中國聯合準備銀行成立之初,因雕刻鈔版不及利用大清銀行的舊版,挖去銀行名稱改刻《中國聯合準備銀行》
六、中央銀行法幣券壹仟元簡介
中央銀行壹仟元是1945年(民國34年)由美商保安鈔票公司印制,顏色棕,正面孫中山像,初發行時,使用中國農業銀行和四明銀行卷改作中國銀行法幣卷發行,這些改作法幣加上以后正人發行的多家印刷廠承印的各種面額的法幣,發行初到末共在全國流通達13年之久。
七、中央銀行、關金券簡介
1929年世界金價飛揚,銀價暴跌,國民機構為了維護關稅收入、于1930年1月15日決定海關征收關稅時征收銀兩改為征收金幣,1931年2月1日。海關開始征收關金,同年5月1日,中央銀行開始發行一組由美國鈔票公司印制的直型關金。1948年度除關金由元券代替。
八、中央銀行東北九省流通券簡介
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機構對于經濟環境特殊地區的貨幣發行,采取了分區發行的辦法,即發行區域性流通券,限在當地流通。
1945年(民國34年)12月22日,中央銀行
首先在東北地區發行了“東北九省流通券”(1945年8月國民黨機構將東北三省劃分為東北九省,即遼寧省、安東省、遼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龍省,嫩江省、和興安省)并定該流通券與法幣的兌換比率1:10,即1元流通券兌換10元法幣。
1948年(民國37年)8月19日,國民黨機構公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宣布于23日開始實施所謂《幣制改革》,廢除法幣和東北九省流通券,改用金元券。之后,中央銀行隨即停止發行東北九省流通券,并開始以金元券1元收兌東北九省流通券30萬元;收兌的截止時間定為1948年(民國37年)11月20日。東北九省流通券的行使時間只有兩年零十一個月。
聯系電話:029-6899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