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第二屆中國PPP法律論壇”在北京保利大廈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北京市律師協會PPP研究會、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PPP研究所、天金所PPP資產交易和管理平臺聯合主辦,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承辦。本次論壇邀請了財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何玉興、清華大學教授PPP中心首席專家王守清、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PPP研究所所長彭程、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總裁丁化美、北京惠誠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薛起堂作為本次論壇的主講嘉賓。
本次會議有多名來自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專家庫專家、北京市律師協會PPP研究會委員、政府方代表、社會資本方代表、PPP咨詢機構及PPP業內人士等200人參加現場會議,7.4萬人次觀看直播。
論壇上半場由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安秀梅教授主持。安秀梅院長介紹了舉辦本次論壇的意義和目的,并對嘉賓的到來表示感謝,對本次論壇承辦方--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的周密籌備和辛苦付出表示由衷感謝。
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院長安秀梅
會議伊始,首先由北京市律師協會副會長張小煒先生代表主辦方致辭發言,張小煒介紹了北京市律師協會PPP研究會的相關情況,并希望PPP研究會聯合PPP業界專家、學者對PPP法律進行深入探討、實踐,為PPP項目合法合規貢獻力量,為PPP領域的社會經濟活動提供法律支撐!
北京市律師協會副會長張小煒
在主題發言環節,首先由財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先生作了題為《加快PPP條例立法進程 加強改革發展事業法治保障》的主題演講。焦小平主任從PPP現狀和發展歷程出發,以精深的政策研究和深厚的理論經驗,對如何推動PPP改革,提出了高屋建瓴的見解。他提出:“如何通過法制建設,保證PPP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特別的現實意義。”對于PPP發展,焦主任提出了三點認識:
第一、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傳統公共服務治理模式需要變革創新,以適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二、中國改革實踐和國際經驗說明, PPP模式既是一種高質量高效率公共服務供給方式,也是發展中國家推動市場經濟改革的新動力和新路徑。
第三、頂層制度設計事關發展全局,出臺PPP條例是當前破除制約PPP改革發展體制機制障礙的最關鍵舉措。
焦主任認為“我國制定一部高水準高質量PPP條例的條件和時機已基本成熟。”
財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何玉興在會議中提到,人類發展可以分成三個不同的階段:神的時代,王的時代,人的時代。現在的法律從業人員正處在人的時代,真正進入了法制時代,而人的時代又存在不同的階段。他提出了社會發展的三期理論,并認為“社會發展分為科技發展的加速期,社會文明的倒退期和陣痛期。三期疊加,導致了今天所有的問題,PPP合同糾紛問題和行政訴訟問題只是眾多問題中的小小的浪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何玉興
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PPP中心首席專家王守清作了題為《PPP項目退出示范庫原因分析》的主題演講。王守清教授對于已經被調出示范庫以及清退出示范庫的項目后續如何解決的問題,結合自己參加的眾多PPP的爭議的解決中選了4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并從學者的角度、公平中立的角度提出:PPP合同簽訂前,各方應事先還是多花一點時間,把合同寫得細一點,把合同寫的好一點,多花一點時間,從底線必須保證項目合規,高的層面,必須讓這個項目相關的所有人都滿意。并再次指出律師在中國推廣PPP中的巨大的作用。
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教授王守清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PPP研究所所長彭程作了題為《開發性PPP如何規范操作》的主題演講。彭所長跟大家分享了研究所對開發性PPP的科學成果和實踐的經驗,并為大家介紹了開發性PPP的概念、屬性,以及開發性政社合作理論基礎、創新來源和促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功能作用,他強調開發性政社合作既是符合PPP基本要求的規范模式,又是一種組織方式創新和治理方式進一步改革突破。PPP研究所在總結市場經驗基礎上,通過一年多的項目試點試驗,基本完成了開發性政社合作標準和體系研究,在不久的將來,大家會看到一種在規范中創新的開發性政社合作模式操作落地。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PPP研究所所長彭程
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丁化美總裁作了題為《PPP項目的可融資性和資產可交易性》的主題演講,并圍繞這個主題分享四個觀點:第一,PPP進入了持續、規范發展。第二,PPP項目的可融資性。第三,PPP資產的可交易性。PPP資產的交易不僅僅是產權交易,或者說產權交易只是其中的形式,更多的是政府治理社會標準的持續性。第四,可持續發展的PPP事業的支柱。
天津金融資產交易總裁丁化美
北京市律師協會PPP研究會主任、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PPP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專家庫雙庫專家薛起堂作了題為《專家評議化解PPP糾紛新模式》的主題演講。薛律師講了三點:一是PPP糾紛產生的原因,二是PPP糾紛的解決途徑,三是為什么專家評議是解決PPP糾紛最好的方式。薛律師提出,大量PPP糾紛產生的核心根源是沒有PPP統一立法,政府和社會資本對PPP政策理解不統一,很多問題都涉及到專業性問題,比如法律問題、財務問題、技術問題等,而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專家評議的方式,從專業角度去解決。薛律師提到,惠誠律所處理的十幾起PPP糾紛,百分之八十都是通過和解解決的,因此他認為,PPP糾紛解決的最好方式是和解,通過專家評議可以協助合同雙方達成和解。
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薛起堂律師
論壇的下半場是圓桌對話環節,下半場由薛起堂律師主持。薛律師介紹了對話環節的程序和對話嘉賓。下半場的對話環節也是本次論壇的一個特色和亮點。
通過自由交流的圓桌對話,各位專家齊聚一堂,踴躍發言,對PPP熱點問題展開了討論。
對話一:疫情對PPP項目的影響,由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副院長陳功主持。第一場對話中,圍繞著疫情對PPP項目的影響,與會嘉賓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副局長臧燕勤、北京快軌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朱玲、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公司SPV總經理劉美霞、中建一局集團第二建筑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琳、山西萬方建設工程咨詢公司副總經理連國棟、北京市惠誠(成都)律師事務所主任郝學余,針對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對話二:PPP項目糾紛處理,由惠誠全國PPP法律中心副主任、中央財經大學PPP研究中心秘書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專家傅曉主持。第二場對話中,圍繞著PPP項目糾紛處理,與會嘉賓湛江國際仲裁院院長助理刁益敏、北京市惠誠(蘇州)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政、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晰 、江蘇義行律師事務所主任朱靜 、北京萬商天勤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高磊 、北京惠誠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成林,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論壇最后由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全國管委會主任郝主任作為承辦方代表來總結致辭。郝主任提出,作為這次活動的承辦方,對現場來賓和支持單位表示深深謝意,并表示惠誠將用心辦好以后的每屆會議。惠誠律所也愿意為中國PPP法律服務做出積極的貢獻。
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全國管委會主任郝學余
本次會議,諸多PPP業界專家踴躍發言,各抒己見,充分地探討PPP法制建設的新使命、新機遇、新挑戰,并提出了應對各類問題的方法和見解。與會專家無私分享的高質量的實踐經驗、深刻的理論、和鮮活的案例,更為PPP法制發展進一步保駕護航。
部分參會發言嘉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