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日報網訊(記者/徐建軍 □黃強 通訊員/棟磊)讓傳統文化承擔起歷史使命,讓村莊歷史根植于居民印記,把初心夢想銘記于黨員腦海,將使命職責肩賦予言行……12月26日,隨著紅綢的徐徐落下,涵蓋黨史村志、印記家國情懷、記述文化傳承和時代嬗變的南嶺村史館正式開館。南嶺村史館座落于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與南嶺藝術館緊相連,總面積達360多平方米。村史館分為“序言區”“大事記”“廊廳區”“溯源篇”“民俗篇”“復興篇”“解放篇”“改革篇”“創新篇”“使命篇”十個篇章,隨著展示內容與形式的變化。像一部跌宕起伏、連綿不絕的樂章在耳邊奏響……
序言區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展館“序言區”篇章,版面整體為高低錯落組合式,以南嶺舊村全貌和清同治癸西版即墨縣村莊圖暗色調為大背景,像是夢境中的回憶和追思的開始。烘托出“前言”“村莊沿革”“地理位置”“展廳導覽圖”,讓觀眾逐步感受村史館要講述什么。
大事記
大事記篇章以土黃色草胚墻為框架,代表村莊的厚重歷史背景,框架內下部火紅色上部深藍色的漸變暈色,象征著那如火如荼的歲月歷史記憶,而南嶺大事記的每一條木色記載,就鑲嵌在豎向灰色堅硬的石材上,意味“歷史”、意味“銘刻”、意味“脈絡”。是一個村莊拔節的脈動,更是一個600多年家族繁衍生息的印記?! ?/p>
廊廳區
拾級而上是廊廳區“尋脈”“傳承”“擔當” 三組主題便映入眼簾,與延綿不絕的灰黃色群山背景圖案遙相呼應,不僅著意味“歷史長河共天”的追憶和冥思,還彰顯出南嶺人不忘初心,踐行使命,勇于擔當,篤定向行的恒心?! ?/p>
溯源篇
尋根溯源鑄魂脈,文化衍續育新人。大槐樹的“根”傳達著“溯源”之問,見證著南嶺祖先移民、世代繁衍、歷史沉浮、村莊變遷歲月故事;南嶺“劉氏家訓”“劉氏家風”“劉氏族規”,彰顯著南嶺先祖倡導寓教,設堂建館、誠信為本的人文標準和道德規范。構筑了今日南嶺社區的人文底蘊與文明實踐。
復興篇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的指示精神在南嶺村史館“黨旗指引復興路”一欄得以貫徹落實,展館堅持歷史文物與傳統文化相結合、黨建歷史和紅色基因相結合,以真人真事、所見所聞傳承著“南嶺有歷史,歷史有價值,價值塑造人”的紅色基因和社區“以史聚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的現實追求?!?/p>
解放篇
眾力并則萬鈞舉,人心齊則泰山移。解放后南嶺村緊跟黨走站起來。組建互助組高級社,大興農田水利,上山開石場,挖土辦窯場;組織副業隊進城,搞運輸、開礳坊、理發店、鐵匠鋪......因地制宜促生產,以副養農促提升。社員翻新老舊房、建造磚瓦房,逐步擺脫貧窮,走向經濟復興。
改革篇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南嶺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設立沿線園區招商引資,實施三產促加工制造業戰略,使集體經濟實力不斷夯實,實現了由量到質的提升。合辦煤氣站,創建電視村,設立退休制,興建新樓房,村民收入逐年遞增,居住環境逐步改善?! ?/p>
創新篇
跨入新世紀,順應新常態,尋找新機遇,筑就新夢想。南嶺村人緊跟時代步伐,轉變思想觀念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求,推進企業改制,優化資源配置、盤活集體存量資產,使集體資產保質增效,給大項目引進“騰籠換鳥”,為舊村改造奠定基礎。2016年6月7日,居民們住進了新家園,南嶺人率先步入小康社會?! ?/p>
使命篇
“為民服務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本屆南嶺社區兩委堅持思想建黨、提升服務職能,以實際行動踐行為民初心,發展經濟、精細治理、繁榮文化。以南嶺人強起來為已任,以實干篤定前行,以創新不負韶華,必將為居民帶來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俗篇
南嶺民俗館端起歷史的望遠鏡,把生產生活實踐鐫刻成悠久的家乘村史,將真人真事印記凝煉成厚重的傳統文化,圖文時事明晰,史料彌爾珍貴。歷史可過往,記憶不可缺,建館修志記憶鄉愁,透視歷史承載初心。民俗館撐起了為后人留住彌而珍貴的鄉愁記憶。觀歷史、看今朝,一切的過去都孕育著現在,一切的現在都蘊蓄著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