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國學文化傳承委員會委員代表大會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尋根之旅”大型活動在京啟動
5月27日由中國國際報告文學研究會國學文化傳承工作委員會與北京華夏尋根之旅文化院共同主辦、北京眾和致遠文化發展中心承辦的首屆國學文化傳承委員會委員代表大會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尋根之旅”大型活動在北京開幕。來自全世界200多位愛國華人齊聚北京,共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大計。
本屆國學文化研討會以“尋根溯源、弘揚祖德、傳承文化、繼承發揚”為主題, 以國家政策為發展契機,進一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為中華文化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活動圍繞著文化為主題,發動民間社會群眾以報告文學的方式書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圍繞著交流為議,推動文化發展,促進中華文化復興,突出文化特點。對中華文化進行尋根,使得文化促發展,發展帶經濟,能有效的尋找文化脈絡,增加人文自豪感,使得交流促合作形成可行性發展。
開幕式于上午九點正式開始,由中國國際報告文學研究會劉暢儒先生做開幕式致辭,劉暢儒表示,國學文化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智慧結晶,它是經過風雨洗禮后留下來的寶貴薪火,雖然人類發展已經步入新技術、新發明、智能化的時代,但是傳統文化依然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同時本次大會組委會秘書長、中國國際報告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學文化傳承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北京華夏尋根之旅文化院行政院長姜浩對本次會議做了進一步工作匯報,姜浩副會長講到尋根之旅活動未來將走入名人故里,走進文化之都,走向傳承者之家,將更多的促進地方以文引商,以文促學,以傳承促發展。結合當地情況發展以文促景建設,以景引人戰略,發展當地綠色經濟。增強當地人文自豪感,增加以文促學,以學促長的發展模式,使得當地成為獨有的學習平臺,促進當地與各大企業家、海外回國投資企業、學者、思想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建立長期的有效的合作平臺。以活動帶動商機,以活動促進經濟發展,帶動地方經濟,促進達成合作意向的發展方向。
出席本次活動的嘉賓分別有來自中聯部原副部長,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黨組成員、副會長馬文普同志、祁榮祥將軍、中國國際報告文學研究會會長王曉濱、泰國豐順會館永遠名譽主席、愛國華僑、抗戰英雄羅錦碟主席、馬來西亞拿督、廈門市同安海外交流協會榮譽主席,馬中友好協會顧問,愛國華僑呂清才博士、香港易學研究者、玄學家張芯熏女士、徐震綾先生、鄭圣元館長、莊岸雄師傅、李炳武先生。 澳大利亞塔洲中國佛教學院院長、澳洲塔洲中國文化公園主席,澳洲中國和統會塔洲分會會長智及宗師因法務繁忙未能到達會場,特從萬里之外的澳洲發來視頻祝大會圓滿成功。
來自全世界的貴賓共同登臺,按動啟動儀,開啟“中華優秀文化尋根之旅大型活動啟動儀式”,并由劉暢儒先生作了重要講話:“尋根之廊",蘊含著全體中華兒女“萬姓同根,天下H心”之意,標志著包括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用-次展現愛國愛家,傳承文化,記住鄉慰,投身民族復興偉業的情懷和夢想。“歸心工程" 的目的,就是架起海內外中華兒女心向祖國,共圓夢想,延續根脈,留住鄉愁的平臺和橋梁,為他們的家國情懷提供文化引領,活動設計,項目對接和工作生活服務。據介紹劉暢儒,1985年出生于黑龍江伊春,高級國學講師,高級國學教育考評師,心理咨詢師,深圳易名驚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深圳雍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喜馬拉雅LV10級主播,主要作品《起名改名-漢字姓名學》,最好成績為喜馬拉雅姓名學搜索類排名第一。據悉,本次活動后續針對于各民族文化進行梳理,匯編成冊。同時委員會也會對各界人士進行實地采訪,走入其發展之地,走入傳承第一線,了解文化的傳承歷史與發展方向,進行影視資料的留存,拍攝一系列的傳承紀錄片。邀請眾多優秀傳統文化杰出人士進行一系列的文學作品研討,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中華文化報告文學作品。使中華文化在發展及挖掘過程中能更加信息化,暢通化。用報告文學方式書寫在弘揚與發展中華文化的社會賢達的先進事跡,用影像方志的方式闡述中華文化發展脈絡,為民族復興做出應有之貢獻。
本次大會還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晚宴活動,由原民進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器樂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古琴學會常務理事韓杰老師帶來精彩的古琴表演。同時也邀請了中國迷蹤功夫掌門人,鐵頭功、金鐘罩中國超級抗打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肉連響"傳承人黃驛帶來精彩的武術表演。分別邀請了司勇老師、婁新春老師、于東寧老師、陳為瑜老師、余小平老師和姜建江老師等眾多杰出的藝術家齊聚本次活動,詮釋本次大會在國學文化傳承的根基,在不斷挖掘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所做出的突出貢獻,開啟文化傳承的復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