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縣購糧劵貳拾市斤
糧票,是我國計劃經濟這段歷史的真實寫照與見證,也是計劃經濟時期最具影響力,牽動面最大、人們印象最深的票證。自1953年開始在部分地區按戶定量發行面粉購買 證,1955年起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開始實行糧票制度,并采取按人定量發行的辦法,糧票也就是從那時起深入人心。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逐漸停止使用,糧票作為 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40余年。如今,糧票以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內涵以及一定的觀賞價值而漸漸成為收藏新寵。
最早實行憑票證供應的就是糧食。新中國成立初期,物資極度匱乏,糧食自然無法做到敞開供應。中央政府開始醞釀糧食的計劃供應,以滿足全國人民的溫飽。1953 年,中央政府決定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包括糧食計劃收購政策,糧食計劃供應政策,1955 年8 月25 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7 次會議通過《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憑證印制暫行辦法》,緊接著,國家糧食部向全國發布這一暫行辦法,很快,各種糧食票證便鋪天蓋地地進入社會。票證經濟”曾影響了我國幾代老百姓的生活,那是一段憑票吃糧喝湯的年代,也是靠糧票、布票等票、證過日子的計劃經濟時代。
糧票是特殊經濟條件下的歷史產物,票面題材廣泛,印制精細,具有時間性、地域性的特點。經年累月的歲月侵蝕,更使這種具有不可復制性的票證文物日漸稀少,珍品迭出,長期為海內外收藏愛好者所矚目。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