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銅胎觀音像
清代(1644-1911年)的佛造像在北方是西藏佛教系統的造像為主流,南方漢族的傳統手法雕塑日漸衰退,不復振作。乾隆時期的佛像藝術性較之康熙時期更高一些,不像康熙時期海量且千篇一律的佛造像那樣。
清代的民間佛像和清政府的統治一樣,在乾隆朝以后,江河日下,乏善可陳。但是清朝從康熙年起效仿明朝的做法,在北京紫禁城內的造辦處監制了許多金銅佛像,加之乾隆皇帝本身也信奉藏傳佛教,親自過問佛像的樣式,故而佛像制作精美、細膩,體現了宮廷的審美趣味,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
蓮瓣在康熙時代早期是滿布臺座一周,時代越往后,臺座背面的花瓣逐漸簡略,變成一塊如意云頭開光。到乾隆時代已基本將背后的蓮瓣省略不做,僅剩正面的蓮花裝飾了,蓮瓣的內層一般不再裝飾云朵紋,絕大多數為素蓮瓣,滿蓮瓣的蓮座幾乎見不到了。蓮座的最下緣已不再是明代和康熙造像的直壁樣式,而是一律制成圓隆形,給人以圓潤肥厚之感。乾隆朝佛像面相較康熙時飽滿,額頭寬而隆,臉型偏方圓,面相豐滿,眼睛寫實,上眼臉向下垂,彎度很大,呈俯視形。
乾隆時期造像幾乎多用黃銅,銅質冶煉精致細密,造像器壁厚實嚴謹,觸手感覺生硬干脆,分量沉重,若用金屬敲擊,發聲清脆悅耳,儼如銅鈴。乾隆時期佛像的面相奉圓適中,較為秀美,尤其是雙眼的造型是寫實性的,上眼臉呈弧形,略有上揚的感覺,外眼角略上挑,很為生動傳神。菩薩像的帔帛從雙肩下垂又優美地向兩側甩出,然后纏繞兩小臂,通過雙臂再雙雙復搭于臺座前成垂帶狀。
此觀音像身體比例協調,造型優美。著漢式衣服,衣紋呈放射狀,衣褶曲折生動,帔帛較寬大。胸前所飾的瓔珞,串珠,雕刻的極為精美細膩,華貴高雅。臺座為束腰式仰覆蓮座,造型寬大,蓮瓣寬肥,蓮瓣圓潤,底沿外卷,有明顯的時代特色,具有典型時代特征,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有意向者可直接聯系長沙藝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