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日前,根據《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精神和有關通知要求,教育部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
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高等學校申報推薦,并經專家評議與公示,最終,5118門課程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含1559門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特別是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實施的大規模在線教學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其中,線上一流課程1875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728門,線下一流課程1463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868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84門。
教育部高教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首批一流課程來自于639所本科院校,涉及中央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其他地方高校、軍隊院校以及港澳地區高校,覆蓋全國全部省份(含兵團)和所有本科專業類。國家級五大“金課”首次一并亮相,可謂是成功實施了一次課程改革的大宣傳和總動員。除此次納入的2017、2018年原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外,還有6700余個課程團隊參與課程申報推薦;參與課程評審專家也逾6000人,其中,既有院士、資深教授,也有校領導、一線教師和教務管理人員,呈現出課程質量高、課程類型多樣、參與范圍廣、示范效應強等成效。
從首批認定的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內容來看,教學內容體現了前沿性與時代性,教學方法體現先進性與互動性;課程設計增加了研究性、創新性、綜合性內容,使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培養能夠得到有機融合,提升其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示范帶動更多高校和教師參與教育教學改革,教育部將通過使用評價、定期檢查等方式,對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繼續建設進行跟蹤監督和管理,持續推進“學習革命”向“質量革命”縱深發展,助推邁入普及化的中國高等教育躍上新臺階。(文 馬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