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政府造四川銅幣
“軍政府造四川銅幣”是辛亥革命時期的產物。1911年12月發(fā)生“成都兵變”,以尹昌衡、羅綸為正副都督的四川軍政府取代了成立僅12天的大漢四川軍政府。新的四川軍政府成立之初即面臨著需用日繁、度支日絀的財政困窘局面。軍政府迅速接管了四川成都造幣廠,決定鑄造“四川銅幣”以應急。民國元年(1912年)4月,四川成都造幣廠奉四川軍政府之命,開模鑄造“軍政府造四川銅幣”(也稱“漢”字銅元)。
四川銅幣的主要作用是用來發(fā)軍餉的,所以它具有軍用貨幣和民用貨幣的雙重職能。此幣有5文、10文、20文、50文、100文五種面值,其中100文幣極為罕見。而50文幣鑄造數(shù)量比較少,10文幣鑄造量最大。由此可見,此枚100文四川銅幣是世間難得的精品,極為罕見,極具收藏價值。軍政府造四川銅幣代表了中國近代的貨幣文化,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
此錢幣為軍政府造四川銅幣壹百文,正面文字為四川銅幣四字,中間飾有海棠花紋,上緣書“軍政府造”四字,下緣為當制錢一百文,標明了幣值。左右各飾一朵花星紋。背面上緣有中華民國二年六字。中央有一個圈,圈中書以一個篆文“漢”字。圈外環(huán)繞有十八個小圈,代表當時十八個省份,十八個圈圍繞“漢”字,寓意十八省人民團結起來共同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而戰(zhàn)斗。它帶有辛亥革命那一時期鮮明的時代印記,見證了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民國歷史!四川軍政府發(fā)行的貨幣,目的在于籌措軍餉,維持政府開支,所以極具較高的收藏歷史意義。由于古錢幣不再發(fā)行,現(xiàn)存量稀少,加上于當時人們生活密不可分,于研究各國的經濟史、外交史等,都是極為重要的史料,且其中一枚為錯版幣,此組四川銅幣壹百文升值空間巨大,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考古價值。
四川銅幣軍政府造的流通范圍較窄,發(fā)行量與存世量都比較少。由于這個原因,接觸四川銅幣的人比較少,研究者更少。但這并不表示川洋的研究價值和市場價值不高,向來經濟規(guī)律和收藏首要以“物以稀為貴”定律為標準。作為特殊歷史時期、地方政權的特殊貨幣,是歷史的產物,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物價值,是歷史的見證,因此,四川銅幣的市場價值和市場前景非常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