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金振東,出生于1943年 遼寧蓋州市
1963年考入沈陽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
中國書畫研究院理事
中國交通書畫研究院理事
河北省保定市藝術品協會理事
中國文化部美術考級評委
中國管弦樂協會會員
中國戲劇協會會員
呼盟歌舞團編劇 導演
2010年在北京成立德寶藝美工作室
主要作品人物花鳥
作品欣賞
美學《論意境與傳神》
—金振東
意境和傳神是中國美學史上有關藝術美的倆個問題。中國美學史有關藝術美不只是這兩個問題,如秒悟,神韻等都是。但它們不像意境和傳神抓住了藝術美的特征,直到現在,我們一談到藝術美的創造和欣賞時,還是離不開意境和傳神。
首先談談意境。意境是我國美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范疇。它體現了美術美,在藝術的創造中,欣賞和批評中常常把“意境”作為衡量藝術美的一個標準。
意境是客觀《生、景物》于主觀《思想、感情》相熔鑄的產物。意境是情與景,意與境的統一。
明代朱承爵在論詩時,曾說:“作詩之妙,全在意境融徹,除聲音之外,乃地真味”。清代王國維也曾說:“文學之事,其內足以攄已,外足以感人者,意與境二者而已”。他所提出的“境界”說,即意與境的統一。他以為“境界”應包括情感與景物兩方面,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寫出真實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他把“境界”看作是藝術美的本原,提出“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氣質、神韻、末也。用境界而二者隨之也。”也就是說在藝術中如果達到情景交融,自然也就產生了神韻,體現了氣質。關于客觀的自然景物與主觀情思的關系,中國古代論文、畫論中早有論述。如西晉陸機在《文賦》中寫道:“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情隨境遷,這就是講心與物的關系。所謂“望秋云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情景結合才能引起人的美感。唐代張操提出:“外師造化,內得心源”,這是對藝術創作中主客觀關系的高度概括。這些深刻的藝術見解都是對藝術創作中總結出來的。而意境作為藝術創作過程中心與物、主觀與客觀的關系。
意《情》和境《景》的關系也就是心物的關系。意《情》屬于主觀范疇,境《景》是客觀范疇。在意境中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具體表現為情景交融。王夫之曾說:“情境名為二,實為不可離。神與詩者,妙和無痕。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又說:“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李白的詩《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體現了詩的意境美。這首詩是李白在流放途中,突然遇赦,心情愉快 振奮 急切盼望與家人重逢,詩中無一字直接言情。但又無一字不言情。在意境的形成中,境是基礎,這里所說的境,不僅直接喚起情感的某種具體的景色,如“早發白帝城”中的彩云,猿聲,輕舟,萬重山等等,而指與這些景物相連的整個生活。由于詩人的生活才賦予這些具體景物以審美的意義。祝允明有倆句說的較透徹:“身與事接而境生,境與身接而情生。”情感正是由特定生活條件下的景物所引起的。
我們說情、意是主導,肯定情、意在意境形成中的作用,但并不是說去情、意是意境產生的源泉。意境的形成主要有生活基礎,這是前提。見景生情,再緣情而取景,這是在構思過程中的情景交互作用,然后在作品完成時才能寓情與景,達到在藝術形象中的情景交融。因此不能說意境只是主觀作用于客觀,主觀擁抱客觀的結果。
傳神:傳神在藝術中主要是表現人物性格特征,也包括為花鳥蟲傳神。人物繪畫和雕塑發展很早,我國西漢帛畫,秦始皇墓出土的陶俑,在這些作品中都體現了對人物精神特征的刻畫,秦俑中人物的面部表情,表現了不同的個性,有凝神沉思、有昂首眺望、有怒目雄視、有面帶笑容。反應在藝術上就是形神問題的提出。如《淮南子》中說道:“畫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說,規孟賁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這是說西施,只是畫的漂亮沒有畫出她的惹人可愛的性情,畫孟賁《古代大力士》的眼睛只是睜得很大,但沒有刻劃出他那使人畏懼的個性。這都是因為失去了“君形者”即支配外部形象特征的內在精神。漢代畫論中還批評了畫者“謹毛而失貌”的傾向。提出了繪畫中描繪細部與整體的關系問題,批評那種刻意追求無關緊要的細節的描繪,以致失去全貌,強調在創作中要從整體上去把握對象的精神特征。東晉,顧愷之明確提出“以形寫神”。所謂以形寫神就是通過人物的外部感性特征去表現人的內在精神。在人的外部感性特征中,最能體現人的內在精神的莫過于眼睛,因此顧愷之很重視眼神的刻劃。所謂“四體妍媸本無關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此外顧愷之認為人物的動態,服裝,背景等等都有助于傳神。
傳神中的主觀與客觀因素:傳神中的客觀因素主要指生活中人物形象的本質特征。所謂本質特征就是指形與神的統一,也就是要抓人物的特點。萊不尼茨曾說:世上沒有倆片樹葉是相同的,人物的性格更是如此。清代沈宗騫曾說:傳神寫照,由來最古……以天下之人,形同者有之,貌美者有之,至于神則有不能相同者矣。斯坦尼可夫斯基也曾說:“事實上天下沒有一個無性格的人,那毫無性格也就成了他的性格特征”。生活中人物性格既然有千差萬別的,反應在藝術中就要性格的多樣化。金圣嘆在評點水滸時寫道:“水滸所敘,敘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夫以一手而畫數面,則將有兄弟之形;一口而吹數聲,斯不免再吹也。另一部書,看過一遍即休,獨有《水滸傳》只是看不厭,無非為他把一百八人的性格,都寫出來。《水滸傳》寫一百八個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樣。若另一部書,任他寫一千個人,也只是一樣,變只寫的倆 個人,也只是一樣。”
西方藝術史上一些優秀藝術家在刻畫人物形象的時候也是很注重人物神態的刻畫的。
以上可以見到在傳神的藝術作品中不但反應了對象的本質特征,而且表現了藝術家對生活,人物的理解。藝術中表現的人物特點,就是藝術家所理解的人物特點,不同藝術家畫同一人物,由于各人對對象理解不同,畫出來的形象神態就不同。
過去一些文章研究傳神的理論常常側重于分析被反應的對象,即客觀方面,對藝術家主觀方面的作用往往未給予重視。忽略了在創作傳神的作品時藝術家思想感情的支配作用,實際上作品所傳的對象的“神”,正是藝術家對對象的審美評價,是藝術家把自己的愛憎融化在對象中。
我認為不管是文字描寫,繪畫雕塑,演員表演,都應以精氣神為主要刻劃依據。商人談論生意說:“你看他那個樣,連個精氣神都沒有,哪里還有財可發”。體弱的久病者,家里人暗地里問大夫怎么樣?大夫也是從外表和病灶觀察病人的氣神來做出判斷。人的精氣神韻都包含著他的精神狀態。那我們抓住他的神韻再去刻劃人物將會更加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