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2020抗疫心理行動暨社會心理服務高峰論壇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召開。記者獲悉,北京已建成100家街道社區心理服務站開展社會心理服務,預計至2022年前達到300家左右。
論壇以“社會心理學:時代巨變同行”為主題,圍繞新冠疫情下“京鄂IWILL志愿者行動”、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北京市社會心理人才培養等多個議題,開展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討探索。
北京已建成100家街道社區心理服務站
“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北京市委社會工委書記、市民政局局長李萬鈞在報告中說,北京市民政主管682家養老機構、16家兒童福利機構、23家殘疾人福利機構、355萬戶籍老年人、10.6萬低保低收入人群、0.66萬城鄉特困人員、0.24萬孤兒和事實無撫養兒童,分成五條抗疫戰線,實行全封閉管理。重點通過開展社區書記線上大講堂、建立110個社區微信群、開通6條社會心理服務專項熱線、依托街道社區社會心理服務站點(中心),加強社工和封閉社區居民的負面情緒疏導,將社會心理服務有機融合到疫情防控中,把人民生命放到最重要地位守護,嚴格落實“三禁止、三必須、三建議”,凡進必檢,實現服務對象“零感染”。
北京市政府2019年和2020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建成100家街道社區心理服務站(中心),植根于社區開展社會心理服務,形成了市、區、街、社區四級體系,取得良好社會化效果。并計劃至2022年前,達到300家左右街道社區心理服務站。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北京市充分發揮首都資源集聚優勢,全面推進社會心理的研究引領和實踐探索,《北京市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和《社會心理指導人才培訓綱要》三個文件,奠定了首都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整體架構,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多元保障”的“北京模式”,體現了北京各級黨委政府對社會心理建設的高度重視。
準備3年培養5000名社會心理指導人才
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二級巡視員、北京市社會心理工作聯合會會長張青之介紹,當前,我國心理行業人才隊伍缺口較大,全國各地都存在“等米下鍋”現象。為補足人才短板,北京市多措并舉加強隊伍建設,在過去十年中,探索建立了具有首都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論壇上,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頒發了《社會心理指導人才培訓綱要》,作為規范全市社會領域心理人才培訓依據,探索社會工作者向心理服務專業化發展道路,到2023年初步完成社會領域心理服務人才培訓、管理、評價和督導體系,以及社區準入和崗位管理制度,形成“優勝劣汰”的良性運行機制,確保基層第一線人才適崗盡用,具有首都特色的“北京模式”。 據透露,北京市準備三年培養5000名社會心理指導人才,建立高素質心理服務專業人才隊伍。
據了解,從2017年開始,北京市委社工委為社會心理服務站崗位培養心理專業人才,使能力與崗位匹配,素質與責任適應,成為北京特色“社會心理指導師崗位能力評價體系”。社會心理指導師按照北京市《社會心理指導人才培訓綱要》,設立初級、中級、高級三級專業體系。培訓采取全日制職業教育、網絡教育、自學和實習督導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根據初級培養目標,實施理論教學、技術實操、案例督導和個人成長四個教育環節。培訓配套教材為北京市社會心理工作聯合會編制的《社會心理指導師》初、中、高級教材。社會心理指導師需要完成相應課程,掌握基本技能,參加書面考試和現場答辯等考核評價,合格者頒發由中國社會心理學會與北京市社會心理工作聯合會共同授予的《社會心理指導師》崗位能力評價證書。
論壇由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和北京市社會心理工作聯合會共同主辦,北京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和知子花教育科技共同承辦。(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