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旗幣十文
眾所周知,清朝“同治”年間以前,所鑄造的錢幣統稱為“通寶”,到了光緒年間,外國侵略者巧取豪奪,將成色以及分量不足的銀兩標注為七錢二分標準銀兩,用于套取中國成色足的銀兩,為此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湊請朝廷,率先在廣東省試鑄了“光緒元寶”,試鑄成功后全國各省紛紛效法,先后購買設備建立錢幣鑄造廠,一度造成了中國錢幣史上的混亂局面。
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后,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并在頒布的“臨時大總統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鑄紀念幣”,隨后武昌和南京兩處造幣廠率先鑄行了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銅元輔幣,以十文面值的為主,在全國大量發行以取代清朝銅元。這就是“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銅元的由來。 其中,雙旗開國紀念幣銅幣不僅僅作為紀念中華民國的成立意義,同時,也作為流通幣使用,后期,為了區分紀念和流通,鑄造了如上圖版本的銅幣,一般以十文為主。正面以“中華民國”,很少有以省份區分,并且,“十文”面值發行量很少,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