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5日,湖北綠牛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應中國投資協會生態產業投資專業委員會的推薦與建議,由總裁彭強帶隊,帶領專家團隊一行5人到達位于“黃河三角洲”的東營市等地考察調,湖北綠牛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應中國投資協會生態產業投資專業委員會的推薦與建議,由總裁彭強帶隊,帶領專家團隊一行5人到達位于“黃河三角洲”的東營市等地考察調研“牧草生態種植治理鹽堿地”項目的可行性,并為后續項目的開展提供數據基礎。這次活動的主旨是:響應黨中央、國務院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布署,踐行習近平總書記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修復“黃河三角洲”鹽堿土壤,尋找山東省鹽堿地治理提高到新水平的解決方案,為推進生態文明和建設美麗山東提供新思路。
湖北綠牛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是集土壤修復改良、生態牧草種植、肉牛良種繁育、標準化育肥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公司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生產,從牧草種植環節就按照有機食品的生產方式進行生產,各個環節均嚴格遵守HACCP標準進行加工。綠牛公司的高蛋白牧草種植基地,引進國際最先進的量子科技進行生產和管理,量子水處理、量子有機肥、量子育種、量子植保、量子土壤改良等先進技術的應用,保證了可供肉牛安全飼喂的有機牧草。
眾所周知,鹽堿地的治理是一個公認的世界性難題,我國是世界上受土地鹽堿化危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據統計,我國土壤鹽堿化每年使糧食減產65億公斤,約占全年糧食總產的1%,經濟損失約130億元。土壤乃生命之基、萬物之母,因此面對日益惡化的流域生態環境,加強鹽堿地的高效、科學、綜合治理,時不我待、迫在眉睫。
山東省鹽堿地總面積達5926.73km²(約合889萬畝),主要集中分布在東營、濱州、濰坊和德州四市,其中輕度鹽堿地2655.07km²、占44.8%;中度鹽堿地1718.13km²、占28.99%;而重度鹽堿地面積達1553.53km²、占26.21%。以上鹽堿地具備近期開發潛力的達656萬畝。山東省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東營、濱州及濰坊市北部,其中東營市由于土壤鹽堿化程度高,灘涂和濕地面積比重大,未利用地面積占全省未利用地面積的17.87%。鹽堿地作為我國重要的后備耕地戰略資源,其開發利用工作的開展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改善生態環境以及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是藏糧于土、藏糧于技的重要途徑。
鹽堿地本是中低產土壤類型,作物產量不如正常土地。鹽堿地的利用并不局限于傳統的糧食種植,可以轉變思想、精細化經營,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業、特種種植業等高附加值的產業。山東省“黃河三角洲”地區鹽堿化土地不宜過量開墾,可以開發生態草業基地,同時發展畜牧養殖業。當鹽生牧草完成“吸鹽”使命后,農民可將其收割回家用來飼養牛羊。鹽堿地上生長的牧草質量很高,呈堿性并含鹽份,吃鹽堿地牧草飼喂的牛羊,肉味鮮美、口感極佳。可見種植牧草、青儲飼料附加值是很高的,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原本無法利用的鹽堿土地資源,而且能夠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有助于區域經濟的改善。
鹽堿地改造工程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建設任務重、時間跨度大、政策性強、科技含量高、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要實現《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等綱領性文件中鹽堿地治理的相關目標,任重而道遠。因此,必須采取強有力的綜合治理措施,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治理改造模式。本次調研及后續產業發展項目凝聚了我國鹽堿地治理領域各方面的力量,獲得中國科學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等科研機構以及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高等院校的技術支持。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讓山東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讓鹽堿地重新變成良田好地,是湖北綠牛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全體工作人員肩負的神圣使命和責任擔當。我們期待湖北綠牛公司圍繞鹽堿地的科學治理難題、重點問題開展卓有成效的研究,在治理鹽堿地系統技術集成、創新與產業應用方面取得矚目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