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 楊銳 浙江老年報記者 徐小翔 通訊員 曹穎
圖 陳教授收到錦旗
前幾天,本報編輯部收到64歲的讀者蔣先生來信,在信中他表示:近幾年,自己頻發打嗝、噯氣,還有時常飽脹不適。2018年,經某醫院胃鏡查,顯示為“慢性萎縮性胃炎重度腸化”,治療一年多沒有好轉,2018年上半年胃鏡檢查顯示“慢性萎縮性胃炎伴重度腸化和腺體增生”。胃粘膜萎縮與腸化是癌前病變嗎,真的不能逆轉嗎?記者帶著問題,采訪了相關專家。
腸化離胃癌還有一段距離,但不能忽視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浙江省新華醫院)中醫腫瘤科專家陳衛建教授解釋說,所說的“腸化”是“腸上皮化生”的簡稱。西醫認為是胃炎反復,胃粘膜修復再修復,結果胃里長出了本該在腸道才有的細胞。正常情況下,胃表面生長的是具有分泌胃酸功能的胃粘膜上皮細胞,腸道表面生長的是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的腸黏膜上皮細胞。但當胃粘膜細胞受到比較嚴重的損傷后,本是“同根生”的胃腸粘膜上皮結構出現了改變,越長越像鄰居家腸粘膜的孩子了。“患者一般都非常害怕癌變,正常細胞成為癌細胞需要漫長的一段時間,所以萎縮與腸化并不等于胃癌。”陳衛建也表示,胃癌的標本中發現原有胃粘膜萎縮與腸化的比例較高,這也是作為腫瘤醫生的他高度關注的原因之一。陳教授有一個600人的微信群,里面大部分都是被“治愈或逆轉”的腸化病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之前到其他醫院治療后效果不明顯,甚至越來越嚴重的。
圖 陳教授治療腸化效果得到了前衛生部部長張文康的肯定
忌甜忌油膩,清理體內 “濁毒”
陳衛建教授表示,萎縮性胃炎屬于常見病和多發病,隨著胃鏡等醫學檢查手段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萎縮性胃炎患者得到確診。上個世紀7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將萎縮性胃炎歸為癌前狀態,如果萎縮性胃炎伴有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則為癌前病變,需要手術治療。而現代醫學認為,萎縮性胃炎屬于癌前期狀態,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屬于癌前病變,一般不采用手術治療,主要是對癥治療,但病情不可逆轉。因此,一旦被診斷為萎縮性胃炎,很多患者便焦急慌亂、不知所措。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的病人,多數是偏好油膩的飲食,導致脾胃受損,脾胃運化不好,逐漸產生了濕濁,濕濁在人體中焦受阻,郁結不解,便會形成“濁毒”內壅之勢。當“濁毒”瘀積在胃部,便導致胃體失去了滋潤,胃腺體發生萎縮。陳衛建教授按照其發病規律和產生的癥狀,根據中醫的傳統觀點創立的“痰瘀理論”,采用中醫中藥治療萎縮性胃炎伴有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提出治療萎縮性胃炎伴腸化的“化痰祛瘀四步療法”,即疏肝和胃、化痰祛瘀、清熱解毒、健脾理氣。此外,他還提出“四步調胃法”,他告訴記者,呵護胃健康主要有四個原則:焦慮、生氣、壓力過大都會加重胃病,要保持情緒穩定、輕松愉悅;飲食要規律,不暴飲暴食不刻意節食,八分飽左右即可,細嚼慢咽;飲食清淡,盡量少吃油膩、辛辣、生冷、過燙的食物;要堅持運動,量力而行,不過度追求運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