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梅雪
在青島藝術圈里,能夠做到詩書畫印全能的藝術家并不多見,龐一行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在當地那可是有口皆碑,贊譽不絕的。先生涉獵廣泛:愛詩詞、撰名聯、擅書畫、懂篆刻 ,其書畫筆墨酣暢淋漓、揮灑自如、頗具氣魄,詩詞聯賦更是文思泉涌、信手拈來、妙筆生花,皆顯示出其超凡的藝術天賦與才氣,偶爾聽他吹一支塤曲,更是讓人震撼,無不顯示出其高深的文化素養、文學功底和藝術造詣。而他的藝術天賦得益于他近半個世紀深厚的文化底蘊的積累與豐富的人生閱歷。
龐一行,字行者,號:云山人、雅韻堂主等,齋號:九逸堂。1953年生于山東青島,1977年畢業于青島美專(現青島科技大學),畢業后一直從事美術教學工作至退休。
龐一行先生自幼喜歡繪畫,22歲師從青島著名畫家馮憑、赫保楨、宋新濤。他遍習古今,融會貫通,其后還細心研習了王雪濤、李苦禪、盧坤峰、孫其峰、潘天壽、吳昌碩、黃胄、崔子范以及揚州八怪等名家大師的作品,取其長,補己短,探索出屬于自己的繪畫語言與特點,集眾家之長,創一己之風。他的作品以造境為主,以無意之意為上,筆墨自然隨意,不嬌柔造作,得其神,盡其意;取自然之景,造神妙之境。無論是他的工筆還是寫意,無論是他的花鳥還是人物,皆格調清新,構圖大氣,畫面樸朗,氣韻生動,層次分明,骨風蒼然,意境悠遠,處處洋溢著一種優美的詩情畫意。在外出采風寫生的過程中,龐先生對大自然的一切皆能做到細致入微的留意與觀察,那些花花草草、一樹一木在他的筆墨揮灑下顯得豐茂而蔥蘢。他的國畫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每一幅畫里都浸潤著詩一般的意境,流淌著詩一般的情感,每一幅作品的題詩、落款、印章,皆出自他的手筆,充分體現出其淵博學識、橫溢才華以及深厚的筆墨功力。
龐先生的繪畫作品以傳統為主,構圖新穎不落俗套,意境悠遠,層次感強,筆墨濃淡深淺適宜,線條自然流暢,可謂山有山的挺拔,水有水的柔潤,人有人的神韻,花有花的曼姿,鳥有鳥的靈動,觀之令人賞心悅目,滋養精神與靈魂。他的每一幅作品都讓人心醉神迷,給人一種典雅大氣之感。龐先生注重筆墨與線條的變化,其用筆肅穆凝重,繁簡適當,疏密有致,張弛有度;在墨色上更是做到濃枯淡濕,變化莫測,設色高雅,冷暖互襯,其筆墨蒼潤,筆力強勁,達到“筆落春蠶食葉聲”的境界。筆墨是中國畫藝術特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好的筆墨有一種蒼潤之感,而真正有筆墨功力的人,下筆與物象渾然一體,每筆下去都是又蒼又潤,做到腴潤而蒼勁;干筆不枯、濕筆不滑、重墨不濁、淡墨不薄。層層疊加,墨越重而畫越亮,畫不著色而五彩具備,使得其作品真正達到了筆情墨趣,光華照人,清雅高遠,樸華靈動,和諧統一的效果。
龐先生的書法和篆刻源于傳統又不拘泥于傳統,他的篆書師出甲骨、楚簡和鐘鼎,取之于商周秦器,隸書師出漢簡、乙瑛、史晨、曹全、張遷、好大王等,取之于秦漢碑刻,他的行草師出孫過庭、懷素、王羲之、張旭等,其行草與隸書倍具特色,俊逸瀟灑,用筆蒼勁古拙、渾厚凝重,集眾家之所長,得名家之精華。其作品恢弘大氣,具備書法的神韻、氣韻,虛實相生,疏密相宜,全章貫氣。筆墨濃淡適宜,做到了古人所提的“起筆如印印泥,行筆如錐劃沙,收筆如屋漏痕,用力如折釵股”,整體布局合理有序,字里行間恰到好處;點劃意到筆隨,潤峭相間,結構相安呼應,揖讓有度。總之,龐先生對筆法、字法、構法、章法、墨法、筆勢等都拿捏得非常到位,頗具大家風范。他的隸書在當地的書法圈里首屈一指,無人能比,這與他平時的勤學苦練是分不開的。自1995年開始到2010年,他用了15年的時間研習書法,就用墨而言,其中有三、四年的時間,每年用量就達四十余瓶,“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功夫不負有心人,龐先生終于在書法藝術方面創出了自家風范。
欣賞龐先生的作品,如飲甘露,醉人、醉眼、醉心,滋養精神,滋養靈魂。與之交談,從文學到藝術,琴棋書畫,無所不包,無所不會,其淵博的學識,豐富的閱歷,謙虛低調的處世方式,以及不自夸、不張揚、不顯山、不露水的為人態度與人品無不讓人尊之敬之,慕之仰之。閑適淡泊是多么難得的人生態度,龐一行先生一向生活簡樸,心態豁達,對金錢名利看得很淡,對生活始終抱有一顆平常心。先生對物欲也看得非常淡然,但是,唯一不可放下的就是抽時間揮毫潑墨,或書法,或繪畫。他說,書畫是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種精神寄托。先生悠然自適,不攖塵網,埋頭學問,執著不輟地追求書畫藝術的真諦,不像現代藝壇那樣,成為許多書畫家們追名逐利的競獵場,從而玷污了藝術這座神圣的殿堂。一位畫家能堅持不懈地操筆創作,是何等不容易的事情!先生風雨無阻,一如既往,每天不是詩詞聯賦,就是書畫創作。我國著名的繪畫史論家俞劍華先生生前曾說:“因習國畫者必須注意于人格之修養……不營營與勢利,不汲汲于富貴,不斤斤于求名……”,龐一行先生就是這樣一位知識淵博,胸襟高曠,有著守身如玉,不染塵思的書畫家。他謙虛和藹,寬厚待人,許多年輕學子都仰慕他的藝術才華、情操與人品,上門求教者甚多。
2013年7月份,龐先生連續出版了《六藝草堂詩詞卷》、《六藝草堂國畫卷》、《六藝草堂書法卷》和《六藝草堂篆刻卷》四本專輯,其中僅詩詞卷就收錄了他的詩、詞、名聯、賦,長達342個頁碼,這樣一位多才多藝、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在當今時代實屬少見,真乃“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無論是他的詩詞聯賦還是他的繪畫作品皆取自于大自然。家鄉的青山綠水和蟲鳥草木在他的筆墨熏染與浸潤下都充滿著大自然的精華與靈氣。他認為:書畫要具筆力、腕力、學力,含包容力、凝聚力和貫通力;表現出逸氣、神氣、骨氣、才氣;力氣歸一,融入血肉靈魂于筆墨間,得底蘊雄渾、天趣盎然之神質。而思想淵于莊意、禪意、天意,融詩賦意、造化意與中外意;達情韻、心韻、逸韻、神韻;意韻在行,化其筋骨生命在氣韻中,獲神思筆致、墨韻有聲之真諦。他的詩詞聯賦文思開闊,題材豐富,激情豪邁,抑揚頓挫,那氣勢、氣魄、意境,無不體現出作者飽經風霜、歷盡滄桑之后的胸襟與氣度,頗具高雅致遠的儒道豁達之風。
國畫藝術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就是從筆墨線條的縱橫揮灑中窺出畫家的胸懷、氣度與修養。龐一行先生默默地進行著藝術研究與創作,以此滋性情,養靜氣,滌煩憂,破惆悵,釋燥心,解孤悶,秉承了傳統文人墨客的治學精神,將文學藝術視為生命的構成,修身養性,抒曠胸懷。先生之畫雖有點霸氣,但詩意浪漫,無任何功利感。他甘于寂寞,不求聞達,不張揚炫耀,純是“孤芳自賞”,自娛自樂也。也正是如此,看龐一行先生的繪畫作品有一種蕩塵洗土、蕩氣回腸的純凈境界。如先生的代表作荷花系列,充分體現了先生不與時俗共沉浮和“濯清泉以自潔”以及“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六法中的“氣韻生動”,就是指一個畫家的精神氣質的表露,并非是簡單的渲染潤湮與煙云變幻。龐一行先生治學嚴謹,既注重繪畫技法的研習,又注重加強和提高文化藝術的修養。先生深入生活,抓住特征,反復刻畫,直達到狀物抒懷,抒情達意之目的。
龐一行先生是一位勤奮多產的藝術家,退休后的他除了外出寫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創作書法、繪畫、詩詞聯賦,每天他都會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用手中的筆墨描繪出來,表達出來。每一幅作品都展示出其詩詞書畫篆刻的功底與功力,讓人在欣賞作品的同時,深深地折服于他的文化底蘊與內涵。如今他畫的最多的就是大寫意花鳥,從每幅畫面的氣韻、氣勢到構圖,從筆墨到設色,從詩詞到書法,從落款到蓋章,處處顯示出先生的多才多藝與熱愛生活的達觀處世、積極向上之態度。如梅花之暗香浮動,枝干之蒼勁屈曲;如荷花畫面上的水鳥也好,飛鳥、飛蟲也罷,點綴在畫面上顯得自然靈動,栩栩如生。那種空靈與瀟灑,那種大氣與飄逸,那種渾厚與凝重,通過一點一線、一筆一墨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他用手中的筆墨解讀著畫家的思想情感,解讀著家鄉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蟲魚禽鳥……,他的一切都充滿著一種詩情畫意,一種對家鄉對故土的鐘情與熱愛。難怪中書協理事、著名書法家王祥之先生于2005年夏為龐先生題詞,內容是:“行者書畫,質樸雄渾,縱橫博肆,神思筆至,逸韻天成。”寥寥二十字,言簡意賅,非常中肯地評價了龐先生的作品。
天道酬勤,龐先生在藝術之路上辛勤耕耘,終得累累碩果,收獲了藝術界的無數贊譽。近些年來龐一行先生出版的專著有《行者藝旅》、《名聯薈萃》、《中國畫扇面集》、《中國書法扇面集》、《行書鑒賞》、《名聯隸書集錦》、《六藝草堂詩詞卷》、《六藝草堂國畫卷》、《六藝草堂書法卷》、《六藝草堂篆刻卷》、《隸書七絕》、《國畫藝術》、《篆刻藝術》等,結集出版的書籍達五十余部,讀者從其作品中即可領略到龐一行先生的藝術內涵。
作者簡介:梅雪,女,山東青島人,曾在《中國日報》、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等中央主流媒體從事新聞采訪工作二十余年。自1988年開始陸續在全國各級報刊、雜志發表詩歌、散文、散文詩及新聞作品并多次獲獎。1993年出版《時代贊歌》一書,自2015年以來給幾十位書畫藝術名家寫過藝術專訪評論文章并相繼在各大門戶網站及微信公眾平臺發表。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有幸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藏族著名歌唱家郭瓦加毛吉老師,并撰寫了專訪文章《兩會專訪:全國政協委員郭瓦加毛吉用大愛鋪就的天路》,此文曾被幾十家知名網站、媒體發布、發表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