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前后,中國出現了兩個影響深遠的變化:國內手機網民的數量首次超越了電腦網民;第三產業增速首次超過第二產業。
這是中國新一代消費力量崛起的時代,也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馮頡,這位1999年就進入企業軟件服務的“老兵”看到新時代的大門在開啟。
“新一代企業老板希望基于移動端解決生意的效益擴大化問題以及營銷過程的協作效率問題,而不是用傳統管理軟件解決內部管理效率問題。這是未來企業軟件 SaaS 服務的方向。”
馮頡坐不住了。他放棄了國內軟件龍頭的高管職位,和原來兩位同事在2013年底創辦了一家致力于供應鏈 SaaS軟件服務的互聯網公司——銥云科技。
公司成立后,幾位創始人開始搭建公司的技術架構。徐震球原先在國內一家軟件龍頭企業負責集團所有互聯網云業務的運維服務,如今是銥云的技術聯合創始人。徐震球想起傳統IDC的機房搬遷和機柜擴容,搬遷期間還要保持業務的可用性,那感覺真是“死去活來”。此外,IDC的模式太重了,對于新時代的互聯網創業公司,顯得有些陳舊。大家一拍即合,這次創業就要All In Cloud。
問題隨之而來,上云選誰?他們腦子里瞬間跳出三個字——阿里云。
云上創業
回憶起自己和阿里的緣分,馮頡說可以追溯到12年前。2007年初,秉持著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初心,阿里巴巴成立了阿里軟件,希望為中小企業提供在線軟件服務。馮頡的好友葉偉入職了阿里軟件,擔任技術負責人。
此后,馮頡開始去杭州和朋友聊天。從湖畔花園到淘寶總部,大家聊到了云的趨勢以及企業云服務的商業前景,也會聊起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
彼時,淘寶平臺快速擴張,然而阿里未來的發展卻尚未清晰。淘寶一口氣引進了六個副總,每個人對公司下一步該怎么發展都有自己的觀點。馮頡印象深刻的是,2008年9月,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堅加入了阿里。阿里軟件最終并入阿里云,王堅成為阿里云創始人,開啟了中國的云計算敘事。
“因為對互聯網行業很關注,所以我能夠判斷出云就是未來企業軟件的方向。但是具體到公司發展模式,還說不準。做為特邀嘉賓,我參加了阿里云前幾年的云計算大會。印象很深的一次,阿里云上午發布了手機操作系統戰略,下午發布了IaaS平臺戰略。我覺得2C和2B是兩個方向,就在會場問王堅博士,阿里云未來究竟往什么方向發展?王堅也非常坦誠,說還在摸索中。”
阿里云堅持不懈的努力在2013年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在技術上,阿里自主研發的飛天5K計劃完成,單集群服務器規模達到5000臺,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外提供5K云計算服務能力的公司。
公司的商業模式也逐漸清晰:2013年初,阿里云與萬網合并,對外提供云主機、網站建設等服務。阿里集團最后一臺小型機也在螞蟻金服下線,余額寶全部核心系統遷移至阿里云,天弘基金成為中國最大規模貨幣基金。借此,阿里云的技術贏得了更多市場認可。
目睹了阿里云從蹣跚學步到步伐堅實,馮頡相信云計算時代即將降臨。它會改變一切,包括傳統的企業管理軟件也會向SaaS模式的新商業軟件轉型。
決定和阿里云合作后,馮頡給王堅博士寫了封郵件。“因為工作緣故,我們認識了不少中國最知名的企業SaaS公司CEO,大家在交流時覺得云計算和SaaS開始逐步為中?企業接受的今天,竟沒有一個知名的云技術平臺公司可以聚合這些應用公司的力量,為企業灌輸云計算服務的理念。”
馮頡認同阿里云做云計算底層平臺是很好的定位,并希望阿里云牽頭成立云計算聯盟,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他的提議很快得到了王堅的回復,“我現在蘭州,周末回到杭州后會馬上和你聯系,我們好好聊聊。”
第二年,銥云科技成為阿里云商業合作伙伴以及云市場戰略合作伙伴。
集成阿里云
徐震球在阿里云平臺選購了幾個關鍵產品進行內部測試,確定云平臺的性能沒有問題。隨后,他馬不停蹄的開始在阿里云上搭建公司架構。
云計算從底層向上,可以分為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Platform-as-a-Service 平臺即服務)、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銥云科技定位SaaS,阿里云可以提供強大且穩定的IaaS、PaaS作為基礎設施支持。
“銥云當初只用了兩三臺設備,一個數據庫,花了1萬多塊錢就開始創業了。網絡設備、網絡的可靠性,包括防護攻擊,這些我都不用考慮。如果還是傳統的IDC的方式,對創業公司來說模式太重了,我需要租機柜、租帶寬、買路由器等等,再加上人工成本以及必須設備,啟動資金肯定要超20萬。”
擺脫了運維的瑣事,徐震球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產品研發中。“第一代產品研發集成了阿里云的大量產品,包括Redis、OSS、大數據、MongoDb、DBS、ADB、DTS等等。以分布式Redis為例,它是一個緩存服務,存儲了很多熱點的緩存數據,從而提升了系統的數據處理效率。雖然我們自己也能搭建,但是穩定性沒有阿里云高,出現問題后的專業處理能力也沒有阿里云強。而且,直接集成云平臺的產品,比我們自己研發費用也低。”
2013年11月15日 銥云科技聯合創始人徐震球(左)、馮頡(中)、謝洋慶祝公司易訂貨產品第一次上線
歷經數月的打磨,銥云科技第一代產品“易訂貨”的移動客戶訂貨系統正式推向市場。借助云平臺,易訂貨逐步將企業的采購、庫存、銷售、資金、支付、物流等環節實現了一體化全流程管控。目前,“易訂貨”平臺已經聚集了7000多家付費上游大B鏈主企業,帶動了下游400多萬小B企業客戶,付費客戶的上下游月訂單處理總金額(GMV)近50億人民幣。
在平臺上聚集了大量生產類企業后,越來越多的企業客戶希望打造一站式的數字銷售平臺??吹叫碌纳虣C,馮頡決定推出自己的第二代產品——全渠道新零售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客戶打通B2B2C全渠道數字鏈路,實現訂單流、資金流、業務流的實時數據整合應用。
徐震球再次牽頭了新一代產品研發。新零售平臺對于數據的實時分析處理要求較高,而涉及到的Kafka,ElasticSearch等開源PaaS層組件,公司的技術人員以前從未涉及。“所以,我們決定繼續集成阿里云平臺上有現成的云化組件進行開發。”
云化組件能減少搭建以及管理成本;此外,阿里云平臺技術產品成熟,可用性高;另一個好處是,由于業務不確定,可以先購買最小的規格,業務發展后再迅速擴容。
“當然,我們集成阿里云平臺產品,考慮的首要因素是穩定可靠。這是云服務商的根基。”目前,銥云科技的全渠道營銷數字系統已經吸引了不少行業品牌服務商與品牌連鎖企業頭部客戶。
如今,回顧10年前結緣阿里云,創業6年合作,馮頡感慨頗多——“很感謝王博士。10年前相識,見證阿里云前4年的坎坷起伏。創業時寫郵件給博士請予幫助,博士邀請我去阿里一起溝通2B業務。阿里云幫助易訂貨在襁褓期做了品牌背書,成為阿里云市場唯一供應鏈SaaS商業合作伙伴。沒有阿里云,我們無法輕松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