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物,珠中之王:兩眼天珠賞析
藏地香煙裊裊的案上一直供奉著一個“圣物”——天珠,因其受眾多佛教徒頂禮膜拜,而充滿著神秘色彩。天珠是在港澳臺的叫法,藏族叫“瑟”,漢族則稱“九眼石”。天珠,在西藏先民眼里,是“天降石”,視為“活的寶石”,是神創造的超自然之物,是自然生成的或天降而來,受到虔誠膜拜和恭敬收藏供養,世代相傳。
天珠早年一直不為外人所知,外間對天珠的關注也只有五、六十年的歷史,上個世紀中期西方探險家游歷西藏,開始著錄這些神秘的珠子隨著不少藏人去印度、尼泊爾,一些天珠也隨之被帶到境外,與藏傳佛教一起,天珠也流傳到西方收藏家的手里。到了八、九十年代,臺灣、香港很多人開始熱衷天珠,收藏者也漸多。
天珠具有極強的磁場,天然形成的規則圖案,以眼球為主,輔以三角形、四邊形等,仿佛是轉世輪回的漩渦,帶給世人以凈化心靈、強化氣場、有益身心的能量。自古以來天珠就有著美麗而神秘的傳說,在古西藏的先民雕琢后的天珠成品被供奉與寺廟,沐浴佛家恩威,每顆千年至純天珠的圖騰都蘊含神秘的加持力,自古既是最神秘加持力之佛門圣物,非佛緣深厚福報巨大之人難以見之、得之,更有一珠而易良馬五十匹之說。至今,藏族朋友們仍然可以將古老純正的天珠拿到西藏人民銀行或者拉薩市八廓街城市信用社做金融抵押貸款,甚至還能直接當做現金來買房子、買牲口。
天珠拍賣最早可追溯到2004年,當年1月在北京翰海的一次拍賣會上,一件清代“兩眼天珠”就以4.4萬元的成交價轟動收藏市場。在這之后,天珠拍賣價就不斷攀升屢創高價。據了解,2009年,在北京中嘉國際的一次拍賣會上,一件“三棱護法天珠”以5000萬元的天價創下國內有拍賣紀錄以來的最高價,成為名副其實的“珠中之王”。數據顯示,從2004年到2009年短短5年時間,天珠拍賣價格上漲了1000余倍。
近日征集到一件老兩眼天珠,其材質為纏絲瑪瑙。瑪瑙在大自然中經過幾千年的沉淀自然形成,是一種沉積巖,有極強的磁場。兩眼天珠據記載可招福擋煞、趨吉避兇、消除業障、獲得福報、免除外道邪魔傷害、增加財富的能量,也是佛教圣物。
此件兩眼天珠質感與品相皆上佳,其形質給人帶來一種敬畏、威嚴的“美”。天珠寄托著一種護佑眾生、祛病消災、寓意吉祥的特點。這是一種比鉆石和世間任何天然品更為稀缺的存在,并且這種獨特的物質因其美感、稀缺感和功效的現實、文化的廣義早已發展成為普世層面的珍寶,并且隨著其文化的傳播,稀缺性會更加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