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目前,全國生態環保人正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投入到攻堅污染防治、建設美麗中國的偉大事業中,社會各界也積極參與環境保護、踐行綠色生活。

撰文/中國改革報·改革網廣西總編輯 李寒江
未來,最偉大的企業家,一定是環保企業家。
這是因為,在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被提至國家政治新高度。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環境保護,以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在會議精神里充分體現,環保督查趨嚴也已成為常態。
對于地處祖國南疆的廣西而言,青山是她的標志,綠色是她的底色,山清水秀生態美是她的亮麗“名片”,如何補上短板,把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人民群眾幸福感高的發展道路?
2019年3月1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在傳達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大會上作出兩大強調——
一是要深刻領會國家領導人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四個一”重要論述,牢記“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的殷切囑托,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擦亮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
二是要著力推動綠色發展,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發展生態經濟,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美麗廣西。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為了讓八桂大地更加山清水秀,持續精準發力,廣西全面吹響了“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的沖鋒號。
識時務者為俊杰。
此時此刻,長期從事污廢水處理和水質改善研究工作并頻頻取得巨大成效,身兼浙江寧波華瑀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和浙江寧波鑫領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的王志華先生,帶著位居世界先進水平的微納米環保新技術從浙江來到了祖國南疆,以一股溫暖的力量,傾情賦能廣西生態環境保護再出發。
近日,在廣西最大工業城市柳州、在柳江河畔的浙江寧波鑫領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王志華先生和他的廣西團隊接受了中國改革報/改革網的獨家專訪。
【上篇】論述“黑臭水體生態修復”,字字肺腑道初心
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人們在拼“顏值”,人們在比“顏值”。
對于一個地方而言,顏值是衡量自身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指標。
廣西的飲用水水源地有三部分:河流水、地下水、湖庫水,其中全區約70%的飲用水來自河流水,由于城鎮生活污水、農業面源污染、養殖業廢水、工業廢水排放量大幅增加,加上相關污染防治建設滯后,導致水質下降。
為了讓群眾喝上放心的水,廣西環保部門近年來在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持續加大污染整治力度,大力開展工業源整治、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水產養殖污染治理、農業種植業面源污染治理,加強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開展飲用水水源地專項檢查,提高水源地環境監管水平,切實保障了群眾的飲用水水源安全。
然而,伴隨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水環境污染的治理工作還任重而道遠,環境的需求絕大部分沒有被滿足和釋放。
鑒于此,讓廣西生態走向“高顏值”,成為了各方牽手點亮環境治理的燭光。
對于此,來自浙江寧波、立志深耕廣西環保事業的王志華先生胸有成竹地表露心聲:他們公司潛心研發的“超微納米環保新技術”可以更好地為廣西治理黑臭水體生態修復工作長臉的!
接著,王志華先生詳細介紹道,為貫徹國家生態文明思想,按照“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長制久清”的要求,充滿斗志的華瑀環保/鑫領納米人揮汗水、灑熱血,在為中國環境產業默默地奮斗著,重點推出的三大高新技術產品便是明證——
一、一體化機污水處理設備。該系統主要用于去除水中懸浮物,可過濾0.02微來~100微米的懸浮物、降低濁度、去除效率高達98%以上、過濾流量是同型號砂濾設備的3~5倍、反洗流量小時間短、反洗用水量是同型號砂濾設備的1/4左右、耗能低、全自動PLC控制、所用AFM濾料壽命長達10年左右,不會板結,不用更換,廣泛應用于工業污水過濾、生活污水過濾、自來水廠水過濾、冷卻塔水過濾、河道水過濾、油田廢水過濾等等;
二、微納米氣泡發生器。該新科技水處理設備利用“超溶解釋氣技術”和“納米分散技術”協同作用,釋放的高密度氣泡圍繞在污染物周圍,最終破裂于水中,氣泡完全溶解于水中,高效降解水中污染物。微納米氣泡還可以向水中提供溶解氧,抑止底泥增加,消化存量污泥,營造良好底泥環境。該技術共獲得35項國家專利,成功開發了河道治理專用的系列設備,具有重大的創新成果。
三、離子交換推流器。該產品采用正負雙極電離技術,將空氣中的氧分子進行碰撞形成正負氧離子。正氧離子具有很強的氧化性,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氧化分解甲硫醇、氨、硫化氫等污染因子,可高效去除污水中綠藻、消減底泥、COD、氨氮,一次性去除水中COD、氨氮率達95%以上,專業處理河道、湖泊、養殖廢水、污水處理廠廢水、黑臭水體污染治理等。
據介紹,以上三大高新技術產品制造工藝與世界同步,暢銷全國。浙江寧波市鄞州區和海曙區污水河、廣東珠海市污水河、江蘇南京市六合區坑塘、江蘇無錫市梅村河道、天津市臨朝湖、長江湖北武漢段、湖南長沙河、山東青島市河道、山東樂陵蒙牛分場、河北滄州市河道等都先后采用了“超微納米環保新技術”專業環保設備,成效顯著,大受贊賞。
據《南方日報》報道:被列為“廣州市首批重點整治的35條黑臭河涌”之一的駟馬涌,在治理過程中采用了“超微納米氣泡技術、生物膜、復合生物促生酶”等生態修復項目后,一年多就從昔日的“臭水溝”變成了水清、岸綠、河暢,魚群也重新看到了,令周邊群眾喜出望外,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贊整治效果相當好。
據《今日頭條》報道:曾經污水橫流、臭氣沖天的廣東東莞市黃沙河,是上榜“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的10條黑臭水體之一。2017年9月開始整治時,河道中央設置了噴水器、微納米氣泡發生器,以此建立生態循環系統、微生物分解等技術來改善河道水質,結果僅用6個月時間,這里的水體黑臭得到了消除,水生態環境逐漸恢復。
對此,王志華先生自豪地告訴記者:“華瑀環保/鑫領納米,如今為廣西而來了!”

【中篇】話及“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句句諍言為民生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曾說,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勝大自然。
的確,只有人與自然和諧共融,才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最高境界。
可是,當前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相當緊迫,201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便是再次聚焦生態農業,指出大力發展緊缺和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也就是說,要在農業發展中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必須在生產方式、生產技術等方面都要下功夫創新,讓農業回歸綠色的本色。
廣西是農業大省,目前已建成7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并建成認定30個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但大而還不強,大而還不優。
為有效治理農業生態環境污染,打贏藍天保衛戰和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責任擔當的廣西農業農村廳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在生產上游促進綠色發展,竭力讓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農產品。
那么,在推崇生態循環農業的趨勢下,華瑀環保/鑫領納米又有哪些作為呢?
對此,王志華先生的響亮回答是:微納米氣泡發生器種植專用設備有把握為廣西農業趨向“高素質”加分的!
他說,微納米氣泡發生器種植專用設備發生的微納米氣泡水是一種較細微的一種氣泡,肉眼能看到的是它們成千上萬的結合體,一般呈現白色,看似像白色的液體,用手觸摸卻感受到極細微的氣泡水。這氣泡的特征飽含很多氧,而且因超聲波和大量的負離子發生,會對生命體的活性化做出很大的貢獻,這樣的微納米氣泡和農業結合將為我們創造了純天然的綠色生活。
微納米氣泡水灌溉是一種比較先進的科研技術,不僅可以徹底解決化肥農藥對土壤的污染,改善土壤中農藥對植物帶來的傷害,也能更好的保護農植物,使其更好的發展。
他還介紹道,一滴水有500個負氧離子,公園里面有1000個負氧離子,森林里有3000個負氧離子,瀑布有10000-30000個負氧離子,而微納米氣泡水中富含80萬-100萬以上。
如此,當氧氣和能量注入到植物體深處后能促進根系發達,可以提高細胞的活性和免疫力, 提高了30%以上生產量并且不容易得病蟲害, 可以長久保存。
所以,廣泛應用于葉菜類,根莖類,果蔬類,花卉類等所有農作物的“微納米氣泡發生器”有七大特征——
一是生長快,周期長,早熟(增加產量20%-50%);二是提高免疫力,抗病毒;三是降解農藥化肥,無需使用農藥化肥;四是生產有機農作物;五是產品保質期長;六是保護并改變土壤,改善土壤品質;七是確保環保耕作。
經國家政府機關農業研究所鑒定:采用微納米氣泡水灌溉,讓種植草莓的農戶增加了20%~30%的產量;讓種植白菜的農戶實現了生長周期變快、上市時間大約從90天縮小到70天;讓種植西紅柿的農戶看到了西紅柿根部的力量有了好轉,有效的促進了生長;讓種植油菜的農戶收到了油菜葉大、顆大、色澤鮮艷的良好效果。
目前,在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在江蘇泗洪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地,微納米氣泡水灌溉正在得到推廣,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深受廣大農民的青睞。
除了種植之外,王志華先生還提到:該公司研發的超微納米懸浮氣泡發生器對水產養殖幫助很大。因為水產養殖最怕的就是缺氧,它會產生過量有害細菌、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造成魚蝦生長緩慢、偷死甚至爆發疾病。
以前,養殖戶使用的普通增氧機氣泡很快上升到水面,無法達到水底,而微納米懸浮氣泡在水中停留時間長,增加增氧效果明顯。在廣東珠海市斗門的南美對蝦養殖場,采用5.0KW超微納米懸浮氣泡發生器一臺進行單塘試驗,溶解氧的變化規律維持在4毫克/升以上〔每畝3萬尾以下養殖密度〕,大大降低了養殖風險,增加了養殖成功率。
于是,王志華先生自信地傳話廣西:微納米氣泡水的力量改變了種養殖業,相信廣西會迎頭趕上的!

【下篇】列舉“全球高端創新團隊”,個個優秀擔使命
有說,這是一個好的時代。
眼下,我們的國家、整個的社會都對環境越來越重視,政府監管也頻出“狠招”,環保產業預期看好。
此時,一些領先企業家,作為行業帶頭人,基于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懷揣著綠色的中國夢,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對環保事業的無限熱愛。
此刻,坐在記者面前的王志華先生堪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這半生,離開大學教師崗位后,他只專注做過三件事:一是LED節能燈、二是空氣凈化器、三是現在的納米技術。
就是說,他幾十年如一日都在節能環保領域奮斗。
為了切實做好環保調研工作,他不停地往全國各地跑,有一年穿壞了38雙皮鞋,車子開了4萬多公里,最終換回的是38項國家發明專利,他說這是他參與進行中的“污水革命”,所有付出與艱辛都無怨無悔。
聽著,我對他的崇敬之情不禁油然而生,為他的執著,為他的擔當,為他的廣西環保情結而深深感動。
但他卻說,功勞是大家攜手努力才取得的,自己只不過是領好個頭而已,寧波市“3315計劃”水土保持與可持續利用全球高端創新團隊才值得去大書特書。
據資料顯示:該團隊是由寧波市組織部從英國國際園藝所引進,以水土環境修復為目標,研發和提供城鄉污水處理、河湖環境修復、環境規劃與評價的關鍵技術。籌建了寧波市城鄉水污染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立足于黑臭水體景觀改善、富營養化水體功能提升、優勢資源資源化利用,研發開發一系列水體修復技術和污染治理關鍵技術,并開展了大量工程實踐和實證研究。
創新團隊還創辦了寧波愛科森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與中科院城市生態研究所、寧波天河水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了“國際水生態論壇”(共80期),搭建AQUEOUS技術支持平臺,以機構創新、技術供給、模式探索為契機,集成開展黑臭水體治理、水生態修復綜合服務,建立河長制管理技術體系。由寧波市“3315計劃”全球高端創新團隊負責管理,目前已有寧波華瑀、廣州珞珈、寧波天河水生態、浙江元亨通信等多家公司加盟。
其中,創新團隊骨干個個優秀且勇擔使命——
張科鋒:博士、教授、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浙江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寧波市“3315首批全球高端創新團隊”負責人、寧波市剿滅劣V類水首席技術專家、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三江學者”特聘教授。曾在英國國際園藝所工作20余年,長期從事精準農業和面源污染預測與控制方面研究,已在高質量的國際專業期刊等載體上發表研究論文百余篇。其攜領的創新團隊在河湖治理領域開展了大量的設備研發、工藝創新和技術咨詢工作,成為浙江省五水共治的一支重要力量。
靳慧霞:教授、碩士生導師,寧波市城鄉水污染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寧波市剿滅劣V類水首席技術專家、寧波市五水共治專家組成員。主持國家科技部重點項目和寧波市重大惠民項目、大型水體修復技術咨詢與工程建設項目等30多項,主持開發漂浮式污水處理裝置等污水處理設備10余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4項,獲得浙江優秀科技特派員稱號,2013年獲得浙江省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獎。
王志華:本科學歷、工程師、現任公司董事長、長期從事污廢水治理和水質改善的研究工作,有很強的水化工研究和工程實踐能力,對河流、湖泊治理、河流修復、養殖、種植、污水處理、工業廢水凈化、洗浴、足浴美容、飲用等行業的污廢水治理和水質改善的研究有較深和獨特的造詣。經過多年的研發與實踐,開發出位于世界先進水平的智能環保設備——微納米氣泡水發生器及污廢水處理一體化機,先后用于全國各地不同環境的污廢水治理和水質改善,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獲得各類專利30余項。
崔聯合:碩士研究生、工程師、教授、九三學社社員、國立臺灣大學客座教授、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江陰市“三創”人才。共發表論文45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0篇,教學教改論文25篇;完成橫向課題17項,到賬經費約為220萬元,完成校級課題4項,省級課題2項,江陰市課題2項,正在研究的省級課題1項,橫向課題2項。已授權和正在授理發明專利29項,實用新型專利22項,外觀專利10項。
張丹:工學博士、現任江南大學副教授、至善學院特聘導師、玉溪師范學院特聘教授。入選加拿大工程師學會會士、江蘇省雙創計劃(雙創博士)、無錫市社會事業領軍人才、擔任江蘇省造紙學會理事、《功能材料》期刊審稿專家以及國外多家SCI期刊審稿人。作為負責人主持的科研項目包括:企業委托科技項目12項及國家級、省部級等各級縱向科研項目14項。至今為止,已經發表SCI/EI收錄論文30余篇?,F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
李曉作:工程碩士學歷、高級工程師職稱。一直重視和研究水利施工及水環境治理,先后在企業任施工員、質檢員、技術負責人、項目經理、分公司經理,現任廣州珞珈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在地基與基礎處理、堤防整治、水工建筑物、工程搶險等工程技術和大、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的組織管理上,以及在水環境治理、淤泥處理方面,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多次在各種專業論壇上發表論文,獲得多項國家專利。
原來,有溫度、有擔當、有緣分的人,因思想高度一致,因專業水平相當,總會走到一起。
試問,六大精英人士,一起深處著力,共同打好環境保護攻堅戰,哪能在廣西沒有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