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在中國人民大學的一次藝術講堂偶遇張宇。交流互動環節,這位身材高挑,謙謙儒雅的青年,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藝術觀頗為相契,故此我便結了這位小弟。后雖各自忙碌,多年未見,但互有惺惺相念之感。
庚子新歲,“冠疫”肆起,閉戶宅閑,空無聊賴。某日,張宇發來一組“特殊”印譜,囑余作以文序。收閱近千方各類型制、形狀、風格、內容的印章圖樣,足可“富我琳瑯珪璧之室”,驅祓疫期獨處之孤寂。我亦從中看到了,這位久違多年的素友“十年磨劍”的成長,推知倘或非日日刀耕不輟,定不得有如此豐碩、如此精妙之作,惟“勤”惟“專”可至爾。
一、飛跨五洲的“中國藝術之花”
所言“特殊”印譜,因其所匯作品之中,更有2002年以來,他為世界各國元首所治之印,皆為饋贈歷次訪華的各國元首之印痕。從“普京”到“文在寅”……,當我一一讀完這200余枚,已隨元首們分適彼土、各列軒堂的“中國篆印”,為之驚嘆之余,更為中華文化、中國藝術,如此“輕俏”且又“隆重”地四海傳播,而倍感慶幸和欣慰!
中國篆刻可上溯秦漢,鐫刻與書法結合,遂為篆刻藝術。吾解篆刻,謂其形為文字、其型作印章、其質稱藝術、其情表語言。讀張宇篆刻藝術,吾非單識其篆印造型,觀其意象,見其性情,會其心詣。
以單頁個體觀之,“中國印”之端莊大氣,與各國元首“外文字符簽名”的灑脫靈動,相諧成趣。此方寸之間豈止萬千氣象,陰與陽之變、動與靜之交、朱與墨之映,儼然是縱跨國界的一種文化語言符號。
集此作品合觀盡覽,乃見嚴整系列,看似有意之結構組拼,實則其近十八年“刻”路之回放。吾見此諸作,乃察知其數年伏耕于案、刀石為伴,方得種育出這遍插“世界版圖”的“中國藝術花”,其歸于靜、得于勤、成于恒。古有言:“臥久者,行必遠;伏久者,飛必高”,張宇便是“久”潛于齋,而傳之必遠者。
從這種古老的篆刻藝術里,吾讀到的是張宇用其深厚功力和獨特情致詮釋的一種藝術語言。而這其中,有一種氣韻,那是“東方氣韻”;有一種氣象,謂之“漢唐氣象”;有一種精神,叫做“中國精神”。吾評張宇篆刻,印中有山河,印中有天地,印中有文心,印中有國魂,東方龍文自可跨越國界,遠鈐五洲。
二、青石小巷走出的生命“刻”路
把中華篆印“刻”向世界!很多人投來一片驚嘆頂贊之辭,而我更關注于這位沉浸金石藝術的年輕人,藝術素養的承傳源統和他那“刀石”的傳奇經歷。
——在我看來,其于金石之緣有“四得”:
一得于金石之遇。童年時代,因一次偶爾在石上的刻字打趣,讓這個出生于吉林的東北孩子玩兒上了“石癮”,最初雖然只算是在堅硬的青石上“劃”字與圖案,但從此捉起那刻刀就再未放下。
二得于金石之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稍后一種天賦的興趣,讓他小學三年級便開始有意識地效仿一些前人篆刻,他的啟蒙人是有共同愛好的舅父,那時所用刀法只能稱為“非篆刻之法”的摩仿刻字,而他自得其樂,也樂此不疲。
三得于金石之專。早年,他能見到的只有家鄉的青石,沒有機會找到,甚至不知道還有質地較軟,適合專業篆刻的壽山、巴林等石材。他經常為刻字把手皮磨破、手指弄傷,卻并不知覺在意。“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類比描述他這種可愛的專心,再形象不過。同時,這種對抗“硬石頭”的刀功,更為他的指力、腕力和手的靈活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得于金石之恒。石上刻字需要持恒的耐心,更像對自己心靈的雕琢。他自幼在堅石上的“一刻”,讓他刻遍了家鄉,也“一刻”定終生,而與金石篆刻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我看來,其于篆刻之路有“二成”:
一成于“刻”路之正。張宇十歲始,受舅父同好影響癡迷篆刻,又受篆刻家劉迺中先生引路,由漢印入門,開始正統學習篆刻,即使在學習最緊張的中學時代,也不曾停滯。劉廼中先生教其“以漢印為牢基,規矩嚴謹,氣象博大”,讓其從起點就步入了正確的軌道,也為其篆刻基礎及審美意識打下了牢固的根基。此后,又歷經大學階段的專業學習、工作之后的兼融深造,繼學明代篆刻家汪關,再學現當代王福庵、陳巨來,此后又參學鄧散木、寧斧成等作品之寫意情趣,然就其藝術取向的本質,從未偏離“漢印”之根本。謹記師訓,他深信持守傳統“正道”,方為創新之基。
二成于“刻”路之融。學習路上,他繼拜中央文史館員林鍇先生為師,并經受啟功、史樹青、黃苗子、白雪石等老一輩藝術名家指點。林鍇先生引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以書入印”之理念,讓其懂得了篆刻的造詣亦是功夫在字外,需要很多知識學科和藝術營養的支撐,以“書”入印,亦并非單指書法,更需廣博學養。
——在我看來,其于篆刻之功有“二基”:
一基于金石學養與精研博覽。張宇考入吉林藝術學院美術專業,系統學習了書法、美術等多種傳統文化的專業理論之后,在篆刻的路子上也更加清晰。從“玩刻”到“篆刻”,到“研篆、研刻”,在技與道的并進過程,讓他逐漸由摹仿到創作,進入了真正能夠按照自己的思想“自由創作”的階段。孫過庭《書譜》論書云:“凜之以風神,溫之以妍潤,鼓之以枯勁,和之以閑雅。故可達其情性,形其哀樂。” 此理于篆刻亦然,刀石相“刻”,更需刀石相生,施于志、融于情,乃可得篆刻之奧義。張宇篆刻,凜之、溫之、鼓之、和之,為方法手段,其必施之以氣、以情、以志、以意,而致其神、其潤、其勁、其雅,終達其性,而旨其征。
二基于篆刻藝術與書畫兼修。大學期間對書法、美術的專業學習,讓其篆刻創作大受啟迪,諸多裨益。如石濤《與高鳳岡論印詩》所云:“書畫圖章本一體,精雄老丑貴傳神。秦漢相形新出古,今人作意古從新。……向來鐵筆許何、程,安得閩石千百換與君,鑿開混沌仍人嗔。”書畫印皆相通,審美風格亦皆貴于“精”(精工秀麗)、“雄”(雄健奔放)、“老”(老干樸質)、“丑”(古拙殘缺),但無論哪種風格,都必以表達人的主體精神為最高準則、最佳境界,方抵藝術真諦。此后數年,張宇以篆刻為主攻、同修書法和工筆國畫,三者互為促進。篆刻創作必先“篆法”過關,專業的書法練習,尤其篆書更是基礎的基礎,也是創作好篆刻的基本保證;篆刻創作更需精心“設計安排”,對工筆國畫的學習,提升了構圖能力和審美意識,讓其篆刻作品精美渾厚,且超凡脫俗。
而后,張宇受聘釣魚臺國賓館,專門從事藝術創作與文物藏品管理工作。篆刻從起初的個人愛好、之后的專業學習,成為了他的工作、他的事業,他生命中一個最重要的部分。工作于國賓館,他目染陶冶于大量的名家經典書畫金石藏品之中,不斷提高眼界,擴展心境,更使他的作品養出了一種堂皇的大氣。
張宇篆刻之法,上承漢印源統,發恢閎氣象;下掬時代菁華,展唯美風度。
張宇篆刻之路,從中國吉林的一條青石巷陌走來,走向金石書畫藝術的廣博翰苑,也走向了世界。
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張宇常在文藝作品中抒發自己的藝路感恩,感恩學習之路上的所有良師益友,更感恩偉大的祖國。
覽讀張宇金石書畫,尤對其“印”象會意更深,一時所感、一瀉而述,成此文序。觀析張宇藝路印蹤,碩果累累,我不由為近年來社會主義文藝的繁榮發展欣喜,也為層出更多這樣優秀的年輕藝術家而欣慰。最后,用我新創作的一首音樂歌曲《百花園等你》送給張宇共勉,也共同唱給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新時代:
——五千年的雅樂,宮商角徴羽。自做了瑤琴,我也彈一曲。百花齊放的時代,我在叢中語。中華復興的路程,自信永不息。
——長江長城長啊,連著我和你。萬里山川秀,我也描一筆。漢服唐裝的衣袂,飄動著美麗。神州筑夢的步伐,穿越了風雨。
——一生為期,百花園等你。青石小巷路,走出人生的傳奇。鈐在歲月的畫卷里,方寸之間也有嶄新天地……
川 丘(作者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書協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