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前言
縱覽20世紀的中國美術史,關于傳統(tǒng)與革新、繼承與改良的思潮與論戰(zhàn)紛起,中國畫家不斷地找尋國畫未來的出路和方向,是鏡鑒西方繪畫還是繼續(xù)叩問古老的中國畫體系?時至今日,當代畫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當代畫壇呈現(xiàn)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毋庸置疑,筆墨作為中國畫的獨有的表現(xiàn)形式,任何脫離了筆墨體系的作品無法稱為中國畫。
中國畫中的筆墨有相對穩(wěn)定的法則和規(guī)范,這些法則和規(guī)范的建立有助于畫家進入這個有無比探索空間的藝術世界。但是筆墨系統(tǒng)的法則與規(guī)范,決不是要畫家墨守成規(guī),而是容許和鼓勵他們有所探求和創(chuàng)新,須能借古以開今。縱觀畫史,自開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窮究前賢血戰(zhàn)古人,又能參合時代精神在藝術上自我演進。借古開今的出發(fā)點則是“開今”而“借古”,意是站在當下,在不斷開拓、實驗的同時,把歷史作為參照、對話、挑戰(zhàn)和超越的對象,構成延伸與超越的關系。
本次展覽以“懷抱古今——當代中國畫中堅60家筆墨研究觀摩展”為名,是為了將筆墨作為一個學術課題提出來,邀請當代主流藝術名家展示他們的藝術風格和個性創(chuàng)造,以期引起學術界的關注,重新研究筆墨風格的意義和它的價值。相信參展的這60位風格鮮明的畫家在筆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不僅會對人們有啟發(fā)和借鑒的作用,而且會把畫界對筆墨風格的討論引向深入。
本次畫展將以線上藝術展的方式呈現(xiàn),參與展覽刊登發(fā)布的有雅昌藝術網、藝術頭條、新浪藝術、騰訊藝術等近百家主流藝術媒體及門戶網站,流量巨大,綜合瀏覽點擊量預計將達到上億次,一次參展,永久在線,影響深遠,終身受益。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時代丹青文化傳媒
學術主持:王鏞
學術顧問:趙成民
展標題字:楊力舟
張福林
參展畫家
張福林,畢業(yè)於中央美院國畫系人物畫專業(yè),師從李少文先生。現(xiàn)為出版社編審,«水墨視界»主編,中國國畫創(chuàng)作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佛教書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2005年以來,策劃、創(chuàng)辦、注冊《水墨視界》,主持“水墨視界”展事不斷,北京《水墨視界·人物畫四人作品展》,筆墨當隨時代的〈水墨視界·山西省七人作品展〉、〈水墨視界· 走進平遙〉、〈水墨視界·走進大寨〉、〈水墨視界· 走進吉林藝術學院〉,〈水墨視界·七人作品展〉。今再起〈水墨視界·走進世博會晉滬名家作品展〉、〈水墨視界·五臺山作品展〉、〈水墨視界·中國當代名家作品展〉、〈大美山西·水墨視界作品展〉。
2006年主編《水墨視界—中國當代水墨現(xiàn)狀》。
2007年12月,出版有《中國當代人物畫小品集》、《中國當代山水畫小品集》、《中國當代花鳥畫小品集》。2009年3月,又出版有《中國當代十人作品集》。
2009年主持《山西畫報》水墨視界書畫欄目 。
2010年主持人民日報《環(huán)球人物》水墨視界欄目。
2011年主持華北《國土資源》水墨視界欄目。
2012年任三晉文化研究會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山西國際交流畫院副院長。
2013年成立中國國畫創(chuàng)作研究院山西創(chuàng)作基地,任主任。
2014年成立中國國畫創(chuàng)作研究院山西分院。任院長。
2015年任翰林書畫院藝術總監(jiān),成立《視界畫館》,任館長。
2016年任中國北京思齊畫院藝術總監(jiān)。
2017年任中國佛教藝術書畫院副院長。
2018年墨色芳華——香港繪畫作品展。
2019年《紐約畫廊張福林作品首展》。
2019年《ISBN-四人作品展》。
作品欣賞
張福林的水墨畫里則呈現(xiàn)出一種疏淡野逸的境界,他的人物系列作品雅致、觀賞性強,充滿詩情畫意,他以現(xiàn)代情懷詮釋古典題材,和真于墨、融誠于畫,筆墨之間彌漫著深厚的文化意蘊和鮮活之氣,在現(xiàn)代社會的快節(jié)奏中,他的畫能讓人感到一種閑情逸趣,去感受閑云野鶴的情懷,回歸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感應以筆墨為中心的自由抒發(fā)情感的意境,體會自由寫意的繪畫意境。
張福林的人物系列作品雅致、觀賞性強,充滿詩情畫意,他以現(xiàn)代情懷詮釋古典題材,筆墨之間彌漫著深厚的文化意蘊和鮮活之氣。他把古典色彩、自然色彩、西畫色彩與內心色彩交匯融合,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藝術形象,他在創(chuàng)作大型歷史題材的作品方面尤為擅長。
張福林享譽畫壇,作品雅致,恬淡安靜,觀賞性強,富有詩情。這與他的氣質分不開,他為人瀟灑閑適,不拘小節(jié),樂山悅水,道風仙骨。他的畫作一片山石,嶙峋突兀,得道高人,醉眠而臥;金蟾高掛,吹笛撫琴,書卷閑置,忘情天地;一葉扁舟,漂浮水上,仰望太虛,浩嘆未已;甚或絕代佳人,青絲如瀑,搔首弄姿,窈窕豐腴,均有深意。融技法與創(chuàng)意于尺幅,古典與現(xiàn)代為一體,彌漫著古典情懷和現(xiàn)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