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關注我們自己的命運,關注自己的未來。但是我們知道命運其實是人生的一段軌跡,而這個軌跡的卻是每個人每個當下的行為,決定和選擇來組成的。
各個當下的行為積點成線,就是人生的旅途。
所以我們要搞清楚因果。很多法門里邊都在講“當 下”。佛家也說,道家也講——其實是哲學,它是觀測和指導人類生活和人類成長進步的智慧。
又是什么來決定我們的當下的行為了?簡單來說,是看法!上升一點,就是人生觀,世界觀,甚至是生命觀和宇宙觀。
每件事情、每段旅程的開始,思維已經決定了結果,就是你的看法決定了一切。
我們每次在面對事情,在面對一段旅程開始的時候,或者面對每一個選擇的時候,會有一個判斷。判斷,即為我們所講的看法,這個看法,我們用另外一個詞來替代,就是你的思想,你的思維,所以人在對事物的判斷的這個階段,其實已經決定了后面這個線程如何發展。
行為不過是思維決定以后實施的步驟。思維是陰,行為是陽。看法是因,事件是果!
學習易學,其實是探索思維,校準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那么又是什么在影響著我們的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兩個問題:
I.是什么形成了我們的世界觀,生命觀?
II.是什么形成了我們的思維?
我認為兩大致分為兩個方面:
A. 第一個是個體,包括了個人,也包括我們所處的家庭,或者叫做原生家庭等等。
B. 第二個是共體,也就是共性。我們也可以把它稱之為叫做集體意識。
先說共體:集體意識的力量非常大,它的歸屬其實是在于一個區域,一個群體,一個國家,一類文明。我們中國人的思維一直被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是潛移默化。而且天天幾乎我們都在用。所以我們現在目前有很多專業都是在研究每個人的家庭,每個人的出生環境,其實我們更應該把視野擴大一點,去研究我們文化的這種源頭。 去著眼文化的傳承對我們的認知,對我們的世界觀,對我們的生命觀,思維的影響。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幾千年的歷史,各門各派林林總總。諸子百家里面的陰陽家、縱橫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等。到后來里邊就還有陽明先生的心學等等。
傳承中,這么多學派和思潮,觀點,在這么多的這種哲思,一直在被我們的易學或者我們稱之為叫易經所侵襲和影響著。
易學其實是一種思維,它是一種思維模型,你可以把它理解為叫做立體思維也好,或者是全息思維也好。它是一個看待生命,看待宇宙,看待世界的一個觀點——更立體,更宏大,更辯證的客觀。
從易學的淵源來看,就目前的資料應該是在伏羲的那個時空,河圖洛書,伏羲八卦。 八卦聽起來很玄妙,似乎是一個符號學,有種玄幻的色彩。我們可以靜下心來看一看,伏羲八卦一個部分為天地的畫像,第二為了人們活動的畫卷。
個人認為易學的模型的建立其實要比伏羲八卦要更早,但是現在沒有證據去推演。從易學本身,往后也派生和輸出了很多分支和學派。比方說像五行,太乙神數、奇門遁甲,大六任,四柱八字,梅花易數,再到后面皇極經世等等。
但無論是易學本身的這些分支,還是中國文化和文明所形成在各個時代里的學派和學說。雖然他們彼此有自己的推崇和自己的觀點和自己的這種導向,但是沒有一個學派去否定易學的對他們的影響,以及其核心。孔子在老的時候他也讀易,天天讀。有一句話叫做易于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易這個字其實就是日月,就是陰陽,就是辯證的對立的統一。這種思想這種觀點其實是我們中國中國文化和中國文明和中國人的思維體系里邊獨有的。
在現在,在我們現在這個時空點,在日常生活里邊,我們在對一個事物的看法也經常會用到,會用到易學的很多的觀點和思維,只不過我們沒有覺察而已。
比方說講平衡,平衡就是從易學里面出來的,一晝夜日月的更替,一年的四季。比如說我們經常講這個事有沒有可能,會說有沒有門,這就是從奇門遁甲里面出來的。我們講你過分了,這個"過分"了,就是否極泰來......生活里邊太多的易,日用而不覺。
再說個體:除開這個傳承和集體意識,其實每個人的背后還有一個看不見的力量,這就是特質的能量組合在把我們拉扯: 在開始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你對一件事物的看法已經決定了這個事物的結果。
每個人的思維都是主觀的。但是這種主觀還受到了我們的社會和外在和內在的一些拉扯,導致我們看問題更加不清澈和偏離中正點。
回到剛才那句話叫做易與天地準,因為天地之間有一個規律,故能彌綸天地之道。這個東西既然與天地準,那么它就是是宇宙的規律,它是客觀的。
我們在對每件事情對每個事物,對每一個未來的選擇的主觀判斷的同時,其實我們可以回溯過來,借助易學的工具去對應和參照我們思維的主客觀的程度,來修正我們的視線和視覺,以及我們判斷的中正點和太極點。
所以我認為學易學其中有一個很大價值是幫助我們探索我們自己每個人的思維的形成以及探索我們思維的源頭。
借助易學的工具來糾正我們的主觀的程度,趨向于客觀,吻合天地之道。而我們的命運,以及所有的進程中,和天地的規律契合了,自然順暢。
能量庫9月9-13日
經典易學命理4天課程(北京) 首次限時優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