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張騫爻
今年以來免稅行業一直維持較高熱度。
7月初,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做出新的調整,免稅業迎來實質性利好。7月底,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及“內循環”概念,為免稅行業再添一把火。
免稅行業空間到底有多大?國內免稅業格局如何?免稅行業的投資邏輯是什么?8月6日,國信證券(002736,股吧)社服首席分析師曾光(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證書編碼:S0980511040003)做客證券時報·e公司微訪談直播間,為投資者解讀“內循環”背景下免稅板塊的投資邏輯。
免稅市場空間大
新冠疫情影響著全社會的消費支出,免稅消費卻表現得十分“能打”,行業是否有“吹大”的嫌疑?
對此,曾光在證券時報·e公司微訪談中表示,消費力回流和經濟內循環使得中國免稅市場的空間確實很大,相比每年1400億美元的海外購物消費,國內500億元人民幣的免稅市場空間彈性較大。
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免稅業銷售收入281.5億元人民幣,超越英國和美國,成為全球第二的免稅大國。海關統計,截至2019年底,累計購物1631萬人次,免稅銷售額538億元。
曾光認為,中國免稅行業還處于成長前期,成長屬性大于周期屬性。雖然免稅行業跟經濟環境有一定關系,但是還是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特別是短期內出境游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下,消費回流也會加速免稅行業成長。
根據貝恩咨詢的預測,2010年~2020年期間,亞太地區免稅銷售額占全球總量的比例將從37%提升至53%。根據當前政策放開及免稅行業增長態勢,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免稅消費大國之一。
格局不會大幅改變
目前國內的免稅市場呈現出“一超多強”的競爭格局。中國中免是目前最大的免稅龍頭,坐擁市場上的8張免稅牌照的其中4張。
資料顯示,中免已經先后中標中國香港機場煙酒段、首都機場、白云機場(600004,股吧)、澳門機場、上海機場(600009,股吧)免稅以及國內其他機場口岸免稅店,擁有著超過80%的國內免稅市場份額。
今年6月,王府井(600859,股吧)發布公告稱,公司被授予免稅品經營資質,可以經營免稅品零售業務。這是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第二次正式批準新的免稅零售經營牌照。分析指出,此次新牌照的發放或許預示著免稅特許經營行業新的變局。
政策開放后,牌照含金量是否會被稀釋?曾光表示,整個行業過去也是“中免+幾個地方牌照”的模式。“免稅行業一看牌照,二看規模。雖然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有可能影響中免未來的市場份額預期和毛利率預期,但是整體上,中免占據主導地位的格局預計不會大幅改變。”
我國的免稅銷售主要發生在機場免稅和離島免稅,曾光認為,目前免稅運營商除了機場店外,更多的看點是市內店。機場店做規模,市內店做利潤。營收的快速增長是驅動業績增長的首要利好。
在資本市場上,免稅概念被頻繁提及。
繼百聯股份(600827,股吧)、凱撒旅業、大商股份(600694,股吧)等十余家上市公司或大股東先后披露欲試水免稅品經營后,海汽集團(603069,股吧)大股東也于7月30日正式上報離島免稅品經營資質的申請。與此同時,京東國際也計劃在海南自由貿易港開展跨境零售進口業務,擬開設京東國際線下免稅店或體驗店。
龍頭集中是趨勢
二級市場上,只要搭乘免稅概念,股價必定會獲得不錯的漲幅。海汽集團過去一周股價累計上漲超30%。今年6月獲得免稅牌照的王府井股價在1個月內飆漲逾145%,目前市值465億元。
對于市場上對申請牌照公司的炒作,曾光直言,未來牌照是否獲批完全取決于決策層態度,有牌照不一定代表有生意。
“免稅行業的投資邏輯一方面是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不變,另一方面是消費力回流形成國外市場的替代。”從投資角度看,曾光表示,以韓國為例,小的持牌商很難做大,最后還是龍頭集中,從全球來看也是一樣,因為做免稅本身就需要規模優勢和渠道優勢的加成。“就二級市場而言,我們依然堅持戰略配置龍頭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