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癡”母親
文聞
名家有言:“人生必有癡,而后有成。癡于物,而成于心。”我的母親李巧玥一生都在癡迷于書刻藝術。筆墨刀刻間,書寫著自己對藝術人生的熱忱與向往。忘卻年齡性別,以“三愛”直通性靈,自我完善。心心念念的是對精神世界的豐盈與濡養,孜孜不倦的是對藝術軌跡的探求與渴望。行于心,癡于藝。有這樣的母親,可敬,可嘆。
母親出生在一個普通百姓家庭。在放學路上以及與妹妹們放羊拔草之余,常在路邊、草叢以及工地上撿些漂亮的小石頭收藏起來,并拿樹杈木棍在地上寫寫畫畫,對藝術的喜好便從幼時起播種生根了。連吃飯都遭難的年代,搞書畫、學藝術簡直是一種妄想和空談。執拗的母親強頂著家庭的壓力,有點小空閑就在角落里研究這些“不務正業,沒用的事”。沒有優越便利的環境條件,甚至不被理解支持,姥爺常訓斥她怎么不生在省長家?母親為此暗含眼淚,要強的她鐵了心非要在藝術領域學出成績不可。
在全國知青上山下鄉那些年,母親響應屯墾戍邊的號召遠赴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在飛沙走石、狂風肆虐的荒漠地帶,母親和大家一起支援邊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活不僅磨練了她堅韌不屈、敢闖敢干的性格,還發揮了謀劃能力與藝術特長,尤其是調到團司令部直屬單位后,手繪的兵團建設圖紙都派上了用場。
從內蒙兵團回保后,源于愛好,母親進入保定市工藝美術二廠。從中層管理人員到廠領導,工作了整整十年。作為當時生產、出口漆器及多種工藝美術品的廠家,工藝美術二廠在全省乃至全國極具影響力。對母親來說,這就是她最好的藝術培育土壤。工作之余,她經常中午不回家,呆在老藝人組成的裝裱古今名人字畫的車間里,抓緊一切時間觀摩學習。在書刻研習中,體會著藝術的妙趣,同時也結識了很多同道友人及書畫前輩,經常一起交流探討,不僅不覺得枯燥乏味,反而藝術興趣更加濃厚強烈,簡直如癡如醉。
之后,母親調入政府機關工作直至退休。工作之余,繼續開墾著她的藝術花園,初心不改,熱情不減。尤其對一位女性來說,能兼顧好工作與家庭,已實屬不易,還要盡可能把空閑精力多投入愛好,這三者的平衡,很難達到盡善盡美。母親也是如此,常常提起筆來就忽略吃飯、吃藥。作為女兒的我,時常三番五次的督促提醒。于她而言,那種不寫完、不琢磨透了就誓不罷休的勁頭兒一上,便什么也顧不得了。她或許不算是一個最顧家的妻子,最關愛孩子的母親,但可算得上是一位最執著的女書刻家,對藝術滿腔熱血的書藝行者。
母親常提到:吾有三愛。這三愛,即:書法、篆刻、刻字。大書法系列的三大門類,她都涉獵,也都由衷喜歡。對她來說,藝術已然成了日常生活的重點和精神世界的核心,以至于她退休后卻感覺比退休前還忙碌充實。隨著年紀,母親逐漸感到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不僅僅是精力跟不上,很難像以前一樣長時間伏案寫字搞創作,最讓她難過的便是視力問題。書刻研究創作是很費眼費神的,年輕時從沒戴過眼鏡的好視力,現在卻戴著老花鏡還看不清,因此50多歲時就被迫幾乎終止了篆刻創作。平時寫書法、查資料、搞刻字時,不僅要戴著專配鏡片,還得拿放大鏡一點點看,個別還得找我幫忙一起弄。在厚木板上鑿刻搞現代刻字更是費力,不應會成為一個上年紀女人的喜好,可母親完全不顧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況,很多時候含著藥也要堅持刻、堅持寫。我在旁邊總是急得不行,但這種對書刻的熱情我根本攔不住,也不得不佩服。我有多么希望,她能像普通家庭的母親一樣,無憂無慮的享受美食美景、安度晚年。可惜,我的母親,不愿過那種大眾化、世俗化的生活,她是精神世界高于一切的人,一位有信仰、有追求,為藝術而忘我的母親,讓我又氣、又敬、又心疼、又無奈。
母親的三愛中,以書法為首。幾十年來,尤喜隸書與篆書,寫過的無數作品中,最珍愛的便是自攥并書寫的《兵團心跡》和《美術二廠抒懷》,記錄了她人生中最難忘的兩段歲月時光。每當憶起,感慨萬千,故記之,書之,念之。母親的書法整體風格蒼勁樸拙、渾厚遒勁,看過、了解她作品的人都覺得簡直像男人寫的。我想,正因為母親的這種“爺們氣”,才把自己活成了不服輸、不怕艱難困苦的“漢子”,才能頂住家庭的莫大壓力,從小勤學苦練,遠在大漠荒蕪之地依然不改初心,默默堅守心靈的藝術。她的作品,筆意取勢脫離女性柔美印象而盡顯剛健疏朗之風,在女性傳統藝術審美中獨樹一幟,不僅在藝術領域展現了真我,以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摯愛,活出了自己骨子里的“男兒”氣概;同時,也用“不問收獲,但問耕耘”的習藝思想及行動,為后輩做了最佳模范與啟蒙,成為我心目中一桿頂天立地的標桿與旗幟。
都說我是她的助理、秘書,因為在她的外出活動尤其是藝術之旅中,總會冒出我的身影。母親平時不僅自己研究琢磨,還總希望讓我一起參與,從我幼時起就帶我一起參加各種書畫相關的活動。平日里,小到幫她查找資料、拍照、寫稿,大到被她拉著一起搞刻字、參與相關的展賽,編輯起草她在工藝美術組織的相關文稿等。母親的這種依賴源于她特別希望我能繼承她的藝術事業,而我總在糾結。畢竟不是每個學藝之人都能有所收獲,有番作為。對于母親的成績,我沒有勇氣也沒有能力企及與超越,相對平凡的我而言,母親在我心中始終超然非凡。
正值母親七十歲壽辰之際,她仍在藝術上耕耘著自己的一片天地,樂此不疲。不僅發揮余熱,帶徒傳藝,奔波于兩個學堂為學生們講授書法課,以書刻作品投身公益獻愛心,在工藝美術領域組織開展了多項活動,并挖掘培養了許多書刻及相關藝術人才;同時積極創作,探索書法與工藝品相結合的藝術形式,還在為自己計劃出扇面藝術類專業書籍作著精心準備。考慮到自己的年齡,她逐步做著各種減法,在工藝美術及其他領域熱心提攜后人,給年輕人鋪路讓位,但書桌上那一摞摞的宣紙,一頁頁的資料與書籍,無不詮釋著她對書刻愛好絲毫不減的癡迷和藝術至上的忘我情懷。
有一位這樣“藝癡”母親,常常感到無形的精神壓力,畢竟我不是她,缺乏她對生活的“倔”與“勇”,更沒有她對藝術的“熱”與“勤”。在我身上,寄托了她對人生、對未來莫大的希望與期許。作為唯一的寶貝女兒,對母親而言,我始終是最親最近的助手與知己。就如她這一生對藝術的癡迷與摯愛始終不停不減,一顆孝心也將永遠陪在她的身邊,不松不懈、不離不棄。
【李巧玥藝術簡歷】
李巧玥,字介璞,河北保定人。曾任河北省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河北省女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保定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保定市工藝美術學會會長。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省女書法家協會顧問,河北省書協刻字委員會委員,河北省工藝美術行業藝術大師,保定市女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保定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高級工藝美術師,保定學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