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以來,美元持續的跌勢讓市場討論之聲四起,不少經濟學家紛紛預測美元貶值,有學者更是指出“美元崩盤幾乎無可避免”。本周四(7月30日),受美聯儲鴿派立場打壓,美元跌破93關口,刷新2018年5月以來低點至92.98。而在美元跌跌不休之際,“美元在中俄貿易結算占比下滑”的消息則再美元添一把火。
“去美元化”再加速:中俄貿易結算美元占比首次跌破50%!
據參考消息7月30日援引俄羅斯官方數據報道,2020年第一季度,美元在俄中貿易中的占比下降5個百分點,跌至歷史最低的46%,首次低于50%;54%的非美元結算貿易由人民幣(17%)、歐元(30%)和俄羅斯盧布(7%)組成。對此,專家指出,其他貨幣在對華貿易中取代美元的趨勢將在短期內加快。
5年前,也就是2015年,中俄貿易近九成用美元結算。但在此之后,美元的地位開始顯著下降。2016年,美元在結算中約占80%,隨后每年降低3-4個百分點;2019年,美元的形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俄在當年6月簽署了兩國過渡到本幣結算的政府間協議,年底美元在中俄貿易結算中的占比跌至51%。
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下降,或源于美國無端對外采取的負面經貿措施。今年1月,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解釋稱,莫斯科正在繼續“逐步去美元化的政策”,并希望在可能的情況下,以本幣進行交易。拉夫羅夫認為,俄羅斯減少美元結算,或是對美國經濟政策不可預測性的客觀回應,也是對美國濫用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地位的客觀回應。
40國紛紛加入,美聯儲緊急應對!“去美元化”進度條還剩多少?
實際上,包括俄羅斯在內,目前還有德國、法國、英國、日本、中國等至少已40國開啟了去美元中心化的進程,其措施包括大幅減持美債、放棄錨定美元、增加非美元貨幣交易大宗商品、增加非美元的貨幣儲備、增加黃金對沖美元風險等。從外匯儲備看,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已從2000年的72%下降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61.99%,緩慢下降的趨勢已相當明顯。
更有聲音指出,當前的疫情使得美聯儲積極擴表、美國信用已經消耗過度,這將引發全球經濟“去美元化”。那么,這一現象又是否真的會出現?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楊就曾指出,此次疫情剛暴發之初,全球突然出現美元荒,而歷史上美元荒也曾出現過幾次,但每一次美元荒都產生了一個確定的結果——強化了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現如今,美國也正通過與其他央行貨幣互換來緊急“鞏固”其地位。
比如,今年3月16日,美聯儲與國外央行、貨幣當局的貨幣互換規模,只有450億美元,一個星期后這一規模大幅上升到了2060億美元;同時,美聯儲還新設立了一個政策工具—— FIMA回購便利工具,主要目的是為外國央行和國際貨幣當局提供回購便利,有利于維持國際市場對美元的信心。
美聯儲正努力鞏固美元的國際地位,雖從中長期來看,各國撕下信任標簽走向“去美元化”是大勢所趨,石油美元體系的瓦解也是必然產物;但從短期來說,去美元中心化進程很難一蹴而就。目前,全球的“去美元化”仍是處于一種思想萌芽的階段,“去美元化”的進度條才剛開始移動,要真正實現仍需要多個因素的共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