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楚清老師
個人簡介
我愛幽蘭吐異香,
劍身伴竹倚石旁。
年年送卻嚴寒去,
笑與春風醉一場。
這首七絕詠蘭竹詩,是畫家周楚清先生三十多年前塵海俯仰感悟,詩言志,可見作者胸中豪邁,足睥睨黃白,笑傲紅塵。簡言畫家楚清我友,六十年前出生于皖南績溪縣山村松木嶺,故自號松木嶺道人。
作品欣賞(一)
作品欣賞(二)
斯地古屬徽州,人杰地靈、文化昌盛,徽學建筑、磚雕木藝、文房雅配以及新安畫派等藝術形式,無時不浸潤生于斯長于斯的他,先天稟賦、后天努力,數十年墨田耕耘,如今已收獲斐然。然山中自樂,忘乎塵外熙攘,故人不知楚清,而楚清何悔。
作品欣賞(三)
楚清平生癡絕詩意蘭竹,惠其生命,賦其超然,續寫千古文人畫這一題材,旨在承緒古之君子遺風,寄托幽思,淡泊名利,抒發情懷。楚清先生少年結緣于蕭龍士先生并入其門下,人品和作品深得老人贊譽,在其初期作品便題有“楚清畫蘭出手不凡"、“筆蒼墨潤大有可觀"等評語肯定。名師鞭策,砥礪修持,慧性噴薄,道法自然。畫家成長履歷中,更不為師門所囿,先后逕取文同、梅道人、夏侍昭諸前賢之精髓熔鑄一爐,卓然標格當代。遍覽我省近代善蘭竹且成就斐然者寥若星辰,在肖龍士、吳皖生、黃葉村、張建中等諸君之后,安徽畫壇于寫意蘭竹且能發揚光大者,我以為,惟楚清扛鼎也。
作品欣賞(四)
作品欣賞(五)
作品欣賞(六)
中國畫一般不長于宏觀表述,往往聚焦于畫家胸中意象,通過天人合一形式,表達作者心境。傳統雖有跡可循,但又當法無定法。楚清先生正是遵循著這條道路。通過多年的實踐,心手雙暢,成竹在胸,在傳統的技術上尋求突破,不墨守成規師古自縛,而是別開洞天。更難能可貴的是其嫻熟技巧下,未曾沾染任何俗氣、迂腐氣、油滑氣,作墨竹時,意在筆先,如書狂草,抑揚頓挫,節奏自然,優美流暢。真是聽的醉的音樂,看的癡的舞蹈。高超的美侖美奐翰墨內涵,直教觀者透過其畫窺其高遠情懷;另其筆下韻蘭,幽香淡雅,超凡脫俗,似蝴蝶展翅,飄逸靈動,顧盼多姿,書卷氣充盈滿紙,花葉間性靈頓顯。一句話,其作品風骨清高,疏密得當,陰陽互生。婆娑可愛,不僅體現了中國畫的美感和生動性,且給人以一種正能量的真善美。
作品欣賞(七)
楚清先生雖剛屆花甲,但其謙遜執著態度,撐起云帆直濟藝海,探索尋覓最符合當代審美之情結。深受同道的我深感敬佩,化用古人一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贈送給周楚清先生。
——二零一八年中秋節張煌輝于燈下
作品欣賞(八)
作品欣賞(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