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志強
一直以來,古冶區委、區政府堅持把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做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最大力度保障人民群眾和生命財產安全。7月12日5.1級地震發生后,古冶區又進一步健全完善了區應急指揮系統,為高效應對處置地震災害提供了有效保障。
一、健全完善應急指揮體系,為高效應處置地震災害提供重要保障。
全面修訂了《唐山市古冶區地震應急預案》,建立了“縱橫互通、反應靈敏、功能完善、統一高效”的應急指揮體系。一是健全完善指揮系統。成立了區抗震救災指揮部、區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鄉鎮(街道)抗震救災指揮部,區抗震救災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和11個工作組,明確了工作職責,高效組織指揮抗震救災工作。二是科學設置響應機制。按照地震災害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四個等級,分級設置了一級、二級、三級、四級響應機制,明確了各響應級別指揮部指揮調度職責和工作任務,確保抗震救災科學有效有力有序推進。三是高效應對處置輿情。建立地震謠傳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明確了信息上報、甄別研判、調查處置、信息發布、輿論引導“五個環節”內容,確保不因謠傳影響社會穩定大局。在這次地震中,安排專人24小時監測輿情,及時向社會發布抗震救災信息,針對網上發布的不實信息第一時間趕赴事發地調查核實、第一時間發布真實信息,有效引導了網上輿論,為抗震救災營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
二、強化宣傳教育,不斷提升人民群眾防災意識。
堅持把防災減災納入教育計劃,以推進防災減災知識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五進”為抓手,創新教育宣傳載體、方式、內容,大力推動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廣,不斷增強人民群眾防災減災意識,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一是突出抓好黨員干部防災減災救災教育培訓。把防災減災救災教育培訓納入各級黨委理論中心組、黨員干部培訓班的重要內容,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講話精神,組織開展地震應急預案專題教育培訓,提升黨員干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突出抓好學生防災減災救災教育培訓。通過網絡公開課、空中課堂等形勢,組織全區中小學生開展防災減災知識競賽、防災減災主題班會、防災減災手抄報等活動,向學生傳授臨震自救常識,全面提高學生防范意識、防范技能。下一步,將結合教育局將防震減災知識教育安排在全區中小學開學第一課。三是突出抓好社會面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普及。今年7.28防震減災宣傳日,組織10個鄉鎮街和區教育局、住建局、交通局、民政局、商務局、團委、婦聯、紅十字協會、區醫院、平安保險等21家單位140名工作人員在林西文化廣場集中開展防震減災尋傳活動,現場通過懸掛條幅、設置展示牌、發放宣傳品、明白紙和由專業工作人員現場演練心肺復蘇等急救常識,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普及各類災害事故知識和防范應對基本技能。期間通過電視臺和聯通、移動、電信三家電信公司推送地震避險視頻和防震避險短信,面向社會公眾普及各類災害事故知識和防范應對基本技能,提高防災意識。四是在重點行業領域和場所,定期組織演練,加強地震應急知識和技能培訓。
三、突出“三化、三強”,筑牢“防”的物質基礎,為打贏抗震救災攻堅戰提供重要基礎。
古冶區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重要指示精神,突出“三化、三強”,不斷提高災害防范的能力和水平,時刻做好防大災、搶大險、救大災物資準備。
一是制度化加強防災減災物資儲備。嚴格按照應急預案要求,對照上級物資儲備庫建設標準,按照“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的原則,著力抓好區地震應急救援設備社會資源庫建設,儲備了挖掘機、鏟車、汽車、GPS定位應急專用車等170余件,督導鄉鎮、街道、區直部門、各大廠企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嚴格落實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管理、維護標準,充分利用公園、廣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因地制宜建設了北寺公園、林西文化廣場、民生廣場、金山森林公園4處大型避難場所、共87萬平方米,配置了交通、通信、供水、供電、排污、環保、物資儲備等設備設施,可以滿足12.5萬人10天以內的避難安置需要。各鄉鎮、街道利用廣場、空地等場所,就近建設10個小型臨時避難點,以備不時之需。二是法治化加強防震建筑審批監督。堅持依法審批、依法監督,充分發揮法律法規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上的引導作用,把普通住宅的抗震烈度由7度提高到8度,把學校、醫院和商場等生命工程的抗震烈度由8度提高到9度,提高了各類建筑的抗震性能,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同時,加大立項審批、設計建設的督導檢查力度,不定期開展巡查檢查,確保各類建筑達到抗震設防條件。
三是實戰化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強化信息預報員隊伍建設,堅持“橫向協調、縱向銜接、全面覆蓋”原則,完善區、鄉、村三級災害信息員體系,122個行政村、82個社區有災害信息員222人、宏觀觀測員214人、防震減災助理員13人、地震宏觀觀測哨3個,構建了“三網一員”地震應急網絡。強化救援隊伍建設,堅持軍民融合、整合資源、精干高效原則,組建了1個區級領導指揮體系和557人的民兵救援隊、120人的重要目標警戒分隊、50人的醫療救護分隊、58人的重大疫情防疫分隊、132人的水電氣暖搶修分隊“1+5”聯合綜合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全區各單位建設專業應急救援隊62支、共1340人,確保關鍵時刻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來源:記錄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