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張靈釗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一片盛產書法家的沃土。在近年來的各類國展中,河南籍書法家在入展獲獎的數量和質量上一直保持著較大的優勢,人才輩出,層出不窮。在眾多的豫籍書法家中,來自南陽的張靈釗可以說是一位在國展中成長起來的書法翹楚。2018年,他作為中阿文化書法交流大使出訪阿聯酋迪拜,并出版個人書法集,在地方成立了自己的書畫院。
書法展猶如發現書法人才的一塊試金石,具有淘選的功能,張靈釗能在幾十年的書法中經得住考驗,為書法界所認同,這種現象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西學東漸對中國的科技和文化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然而對于中國書法的影響力確實相當有限。中國書法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壯大,形成了自己“尚古”的藝術秉性,并融入了中國人的基因之中,明末趙宧光曾說:“詩文忌老忌舊,文字惟老惟舊”,書法的“舊”既能避免標新立異,又能遠離流俗而產生審美距離。能夠堅守古典傳統,不為時俗所惑,我想這是張靈釗成功的重要原因。
張靈釗書法作品欣賞
張靈釗從事多年印刷且結緣書法,他在理論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在書法研究上既有理論深度也有新的見解,多次參加中書協和中數書畫及省市自治區培訓及書法展覽,作品頻頻入展獲獎,被國內外多家收藏。現今職守金朝陽書院,為書畫事業盡職盡責。
長時間書法教學的積累,養成了張靈釗對傳統經典的再加深認識,同時也逐步促成了區分優劣的基本識別能力——不隨波逐流、不輕易效仿、緊跟經典、守望傳統、理性融合、感性攝取。長此堅守,于是便有了自己的藝術語言,這種朦朧的帶有一份固執的把持,可能會越來越有悖于時風的蔓延。
張靈釗書法作品欣賞
他的作品,在形式方面沒有絲毫的造作,在創新方面也不刻意而為,這來自于他的眼光和自信,他認為那些“猛士書法家”的特點是標新立異,但若無功力植根,終究是無根之木,不會成為發展的趨勢。張靈釗的書法,給人最強烈的印象是自然而然,不刻意地凸顯與張揚某種技法,他所強調的恐怕更是一種靈心與靈性。
這一方面,張靈釗師從張繼、王增軍等老師結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書法學院。多年臨池習書并有專業老師指導,獲得深厚的功底與熟練的技法。這使得他的書法作品有一種大國神韻。另一方面,在我看來也是對于一個書法家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在心性方面的修為。張靈釗自己說:“修身養性永遠不可低估。書者當自省學書動機,提高境界,在書藝中找到真我。
張靈釗書法作品欣賞
現在的中國書壇,很多書家把書法當作自己的“專業”,在潛意識中認為自己超越于他人的地方在于自己掌握了他人所不具有的技能,如果這樣認識書法,就將自己和書法的格調都一起降低了。在當代書壇,也有一種有意識地和傳統文人書法決裂的創作方式,這雖然在技法和書法表現形式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但書法不是設計,也遠不僅僅是技法的運用與表現,如果一個藝術家停留在技藝展示的層面上,他的作品可能只會博取觀者的眼球,而打動不了觀者的心靈。
張靈釗書法作品欣賞
張靈釗的書法直接和心靈相通,是他靈心和靈性的展現,在他的作品中,見不到世間俗務的干擾,簡到極處,純到極處。他的作品無絲毫的喧囂與浮躁之氣,而是如靜水深流,如寒波澹澹而起,白鳥悠悠而下,給我們一種極度的安靜之感。我想,這也許和張靈釗把書法當成自己的信仰有關,他對書法的這種虔誠,讓我們看到中國書法精神的延續,書學中的真義有如黑夜中的一盞燈火,而張靈釗是小心翼翼地守護這盞燈火的人。
張靈釗書法作品欣賞
張靈釗,男,河南省南陽人,專科學歷,從事印刷多年且結緣書法。師從張繼、王增軍等老師,結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書法學院。多次參加中書協和中數書畫及省市自治區培訓及書法展覽,作品頻頻入展獲獎,被國內外多家收藏。現今職守金朝陽書院,為書畫事業盡職盡責。
張靈釗書法作品欣賞
張靈釗書法作品欣賞
張靈釗書法作品欣賞
張靈釗書法作品賞析《春》
張靈釗書法作品賞析《夏》
張靈釗書法作品賞析《秋》
張靈釗書法作品賞析《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