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創建健康美好生活而努力
——專訪健康中國 50 人論壇組委會執行主任陳劍
陳劍,健康中國50人論壇組委會執行主任,著名的現代化研究專家。80年代中期撰寫的《人口素質概論》和90年初出版的《生殖健康——跨世紀的行動》(與張世琨合著)等專著,在國內的人口素質、人口健康領域均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尤其近年來,在海南博鰲、成都、北京雁棲湖等地分別發起和組織的健康論壇活動,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2020年7月健康中國50人論壇再次召開,記者專訪了陳劍本人。
健康中國50人論壇組委會執行主任——陳劍
記者:在熱烈祝賀健康中國 50 人論壇召開之際。大家也很關心論壇成立的背景、性質、意義以及發展方向,請陳劍主任談一談。
陳劍:健康中國50人論壇(以下簡稱“50人論壇”)是一個非官方、公益性的智庫機構與組織。非官方,即民間性;公益性,即非營利;智庫,即思想庫。
健康中國50人論壇是由(雁棲湖)健康發展論壇組委會發起成立的。且得到了(雁棲湖)健康發展論壇17家成員單位的大力支持。其中主要六家是:中國健康管理協會、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中國中醫藥協會、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北京醫師協會、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再確切地說,健康中國50人論壇是由(雁棲湖)健康發展論壇組委會聯合上述六家機構共同發起成立的。
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在氣候、經濟、科技和人類社會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空前發展的大環境中,從政府到個人針對健康的科學認知也達到和超越任何一個人類歷史時期的高度、廣度和深度,并有了普遍的共識,人們對健康的渴求、維護和投入也越來越深化和具體化。全民健康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和任務。在發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影響人們健康的因素很多。一國公眾的健康水平,不僅與一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直接相關,也與一個國家的制度建設、社會和諧程度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密切相關。一個國家的人民,良好的健康狀態之普及度,既是一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個國家治理手段和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
特別是中國,作為一個擁有十四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正面臨經濟社會發展急劇轉型期,地區發展很不平衡,有大量健康問題和隱患需要研究破解之術。面對發展形勢,人們的健康意識應該居于首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美好的生活,健康必定是基礎中的基礎,否則哪來的美好?為此,亟需建立保障全民的健康智庫,以思想理論的高度,發現、總結并處理各類型健康課題,促進和提高政府職能部門在健康方面的管理水平與治理能力、執政能力,切實提升國民健康意識和行為。
既然明確了美好生活的奮斗目標,那么,健康就是論壇的主題,是各期論壇的主調。(雁棲湖)健康發展論壇在2019年成立之初提出了讓健康更公平,更安全,更簡單,今年2020年再加上讓健康更快樂,這就是50人論壇要為之奮斗的方向。
記者:論壇的成立將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陳劍:首先,論壇作為健康領域智庫,主要從國家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從全局考慮所有關于健康的問題。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經過半年多的發展,目前疫情仍處在全球傳播高危期,且存在發展的不確定性。此次新冠疫情極大改變了全球經濟和國際格局,改變了全球化進程,并對人類生產、生活方式行為模式產生了極其深刻的變化和深遠的影響,使得世界經濟進入到了一個停滯和混亂的嚴重狀態。人們不會想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將與醫學相關。
當前來看,國際社會和整個人類都需要適應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思想準備和防范意識。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所有安排,必須適應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現實。這是人類社會從沒有過的形勢。
中國雖然取得了疫情防控階段性勝利,但還不能有絲毫松懈,疫情防控并沒有取得根本性勝利,遠沒有結束。全社會對健康產品與服務的巨大需求和供給嚴重不足的矛盾,將影響到中國廣大居民尤其是農村居民,論壇將討論解決如何為這樣的群體提供基本公共衛生產品,包括養老保障醫療服務的問題,“健康中國”戰略實施任重道遠。面對挑戰,健康中國50人論壇將肩負使命,永葆初心,砥礪前行。
其次,在2019年7月,國務院公布了《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是意見基本思想。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持續的新冠疫情,讓這份《意見》有了更重的分量,《意見》中提到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需要強化政府、社會、個人責任,加強早期干預,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設健康中國奠定堅實基礎。這也正是論壇將“健康中國行動”推向全國,深入民心,薪火相傳的初心。論壇的專家團隊將給出更多、更好、更切合實際的理論和專業方面的建言獻策。
第三,論壇會為健康產業把脈發展方向,提升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注入科技含量。因為“健康中國行動”需要相關產業提供物質支撐。健康產業是指以醫療衛生和生物技術、生命科學為基礎,切實維護、改善和促進人民群眾健康為目的,為社會公眾提供與健康直接或密切相關的產品(貨物和服務)的生產活動集合。
健康產業包括13個大類1000多個小類。健康產業發展程度與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相聯系。中國廣大的市場和旺盛的民生需求,使得健康產業在中國有著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務產業總規模要超過8萬億元,2030年達到16萬億元。為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幫助發展健康產業做大、做強、做久,特別是為健康產業注入科技含量,在當下和相當一個時期都具有現實意義。而這些都需要專家團隊的產業思維、經驗與智慧。
記者:50人論壇成員組成有怎樣的特點?
陳劍:50人論壇成員一是專家層級高。其中有3位領導大半生都從事健康管理工作。比如,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佩云同志擔任論壇顧問,她曾擔任過國務委員,分管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還有第十至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同志,她出任50 人論壇名譽主席,于60年代中期畢業于第四軍醫大學醫學系,并長期從事臨床和衛生管理工作;第三位是90年代和本世紀初擔任國家衛生部主要領導的張文康同志,他出任論壇組委會主任委員,于60年代初畢業于上海第一醫學院醫療系,長期在部隊醫院工作,有領導管理經驗。
50人論壇組成人員不僅有兩院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醫大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等高層專家,還有來自健康領域的專家型領導,行業協會的負責人。例如早在30多年前就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賈烏德·侯賽因青年科學家獎的、曾擔任中國科協副主席的北大教授陳章良,長期從事健康教育的國家衛生部首席健康專家、副部長殷大奎。此外,還有一些一直在健康領域一線的優秀工作人員。例如中國醫師獎獲得者北京醫院針灸按摩科主任鄭志堅,首屆岐黃學者獎獲得者、國家名中醫,中日友好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李平主任 。
50位專家團隊中,還有來自疫情防控一線專家。例如此次疫情防控多次撰文發聲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院士,長期堅守在武漢疫情防控一線的北京大學第三人民醫院院長、黨委書記劉新民教授等。
二是專家成員來源廣泛。在論壇成員中,來自醫療健康領域的專家占據多數。例如中醫藥領域的專家,不僅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國醫大師張大寧,國家名中醫李平,博愛堂名醫館館長李俊峰,還有多年來在這個領域工作的高層管理人員。例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局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創會主席佘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局長、中華中醫藥學會會長王國強等,他們多年來為推進中醫藥事業的改革與發展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健康領域涉及十分廣泛,除了邀請來自醫療健康方面的專家,還有來自食品健康、運動健康、老齡健康、康養旅居、心理健康、健康產業等諸多健康領域的專家和一些企業家。例如,50位成員中,就有幾位從事食品健康的專家和領導。他們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會長徐鳴。運動健康是健康領域重要環節。50位成員中,從事運動健康專家包括長期從事奧林匹克運動的第29屆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蔣效愚 ,北京冬奧申委總體策劃部副部長易劍東教授。
考慮到推動健康產業發展是論壇重要職責之一。50人論壇還邀請了6位在健康產業領域的知名企業家參與其中,這6位企業家中有多年為醫療健康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例如,海南腫瘤醫院理事長蔣會成,長期從事衛生公益事業,曾獲得2015年中國衛生十大新聞人物之一。
在地域上,論壇組成人員主要是來自北京,也有來自天津、浙江、廣東、四川、安徽和海南等地的專家。
三是緊密順應健康發展的時代需要。從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研究健康問題,這是50人論壇的重要特點。從國家宏觀層面考慮健康中國的推進,50人論壇成員中的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和人口學家,他們將提升論壇的宏觀把握能力。例如長期擔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的宋曉悟,就是一位著名的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田雪原、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顧寶昌,不僅是著名的人口學家,還是著名的老齡健康專家,生殖健康專家。
發展需要更開闊的視野,努力提升健康產業科技水平,50人論壇當中幾位科技領域中的優秀人物為之增色。這包括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的歐洲外籍院士蔣田仔研究員,科亞醫療集團CEO宋麒和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王元豐教授。
記者:作為智庫機構,健康中國50人論壇將如何開展工作?
陳劍:雖然論壇成員都是國內有影響的高端學者,但不意味著高端學者組合就能夠成為高端智庫。要打造出一個有影響力的智庫機構,重要的是要發揮團隊優勢,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產生的重大公共健康問題積極發聲,圍繞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提供對策,在全社會開展健康研究和科普工作,同時發揮50人論壇中每一位成員的影響力和作用, 爭取通過幾年努力,把健康中國50人論壇打造成一個有廣泛影響力和廣泛的群眾基礎的健康品牌,打造成為中國一流的健康領域高端智庫。
具體工作安排,有如下考慮:
“健康中國50人論壇”年會在北京每年舉辦一次,選擇經濟社會發展中普遍受到關注的重大課題;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要求,不定期的舉辦專題會議,地點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要求確定;根據形勢任務的需要,健康中國50人論壇組委會將邀請一些有社會影響的健康領域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參與“50人論壇”舉辦的活動,以擴大論壇的影響力;健康中國50人論壇組委會組建《健康中國50人論壇內參》編輯部,將論壇優秀成果刊登在《健康中國50人論壇內參》上,不定期刊發,充分發揮智庫理論思想水平和實踐指導的傳播交流學習功能。
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