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黃金秋
上海,是國際商貿金融中心;
浦東,是國家級自貿區、改革開放橋頭堡;
陸家嘴,是浦東乃至上海的核心,更是國際上耀眼的東方明珠!
2006年,“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創新” 的溫州人、文成青年蔣衛軍,故鄉創業成功后,懷揣“讓創業者都有舞臺”的信念,來到上海,先后于峨山路、東方路、浦電路、張江園區建立“盤古創業”基地,投資孵化近百個環保、科技、互聯網、大數據等創業項目,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盤古是最早的創業者”
“盤古開天地,從無到有,是最大的創業!”
蔣衛軍說,盤古是最早的創業者,創業者都應當具有盤古拓荒的精神、勇氣與責任……
“我是草根,創業不容易,推己及人,我想幫助像我一樣的草根創業者……”
蔣衛軍說,“現在是創業為尊、股權為王的時代!”
但創業項目如滿天繁星,抓住機遇就能得到超額回報;但如果踩坑,資金就打了水漂……
“最難忘的是:有一天,五個我投資的項目,同時找我要錢——我們已經投了錢,甚至還借了錢,然后你們又跑過來說——沒錢了……”
除了投資項目踩坑血本無歸,盤古創業還踩過很多無奈的坑……
張江納賢路800號基地因業主不協助辦理工商注冊、辦公通道被封、建筑嚴重漏水、物業長期刁難等問題長期難以解決,造成盤古創業損失千萬,不得不含淚退出……
創業難,為創業者服務,更難!
蔣衛軍感慨地說:
“投資人的錢不是唐僧肉、吃一口就能長生不老的!”
“給創業者賦能”

許多創業項目開始只是個想法,缺資金,還缺人脈、渠道、管理……甚至有的對自身定位與產品打磨也缺乏認知,更缺乏對市場的深度理解……可以說是“缺胳膊少腿”!
如何幫助這些創業者創業、給他們賦能、補齊短板?!
蔣衛軍把盤古創業發展成“三堂一坊(創業堂、眾籌堂、孵化堂、云孵坊)、四個投資公司、五支服務團隊”一體化的投資孵化服務體系,然后把投資項目和潛力項目邀請入園,近距離觀察、監督、扶持,給創業者賦能,幫助創業項目成長!
從實業轉型股權投資,是一大跨越;
從股權投資到園區孵化,更是一大升華!
歷經風雨磨礪,蔣衛軍與盤古創業投資、孵化了近百個項目,部分項目成長良好,未來可期:
1,無線生物探測技術全球首家商用企業——百芝龍智慧科技,已獲常州國有基金投資,于常州天寧區打造全亞洲最大的沉浸式AI體驗中心;
2,國內第一條自主知識產權、能量產、無化藥添加的秸稈制漿企業——安徽禾吉,成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典范;
3,為園林產業提供智能化、數字化改造服務的——滴翠智能,大大節省園林、農業、社區等管理運營成本,已全國布局;
4,國內第一家規模化工業化、用蛆蟲分解生活濕垃圾的企業——元始環境,成為國內垃圾處理領域重點龍頭項目;
5,酒店數字化改造企業——邸客科技,獲開元酒店集團數千萬投資,即將上市……
6,航天技術產業化創新平臺——熠優科技,其安全電梯模塊解決高層樓宇火災逃生這個世界難題、無線監測系統解決隧道橋梁等施工安全難題,均為世界首創;
7,“浦東改革再出發”家門口服務先行者、智慧社區服務創新者——善行文化,已解決數千社區服務難點和需求,服務網點覆蓋全上海;
8,社區健康管理服務體系——優普生,其“健康管理小屋”,成為“AI健康社區” 和“健康機器人”行業標準;
9,媒體跨界綜合社交平臺——我喜歡傳媒,正在研發的“名人堂”訪談直播項目,將成為海內外華人融匯對接的平臺……
2015年,盤古創業成為浦東新區首批創新型孵化器,次年成為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陸家嘴分園眾創空間,正在申報上海首家數字產業孵化器……
蔣衛軍笑著說:
“我做不了馬云,但盤古創業出幾個小馬云還是有可能的!”
“零門檻、零成本、零圍墻”
很多人都有創業夢,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或有機會創業。
蔣衛軍說:
“創業能不能成功,看你自己的才藝,但首先你得有個舞臺啊!我們給你舞臺、讓你有機會嘗試!”
不過,線下創業門檻高、成本大,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
為幫助更多創業者,盤古創業建立了線上創業服務平臺“云孵坊”!
蔣衛軍說,“云孵坊”是“零門檻、零成本、零圍墻的創業大學!”
這是盤古創業追求的終極目標!
“我們將過去的創業項目做成創業模型,輔以AI及創業大數據分析,以在線游戲方式呈現給創業者,通過在線評測、模擬創業,幫助創業者提升自我認知與創業技能。”
在線測試合挌,云孵坊幫創業者對接天使投資或引入線下基地,讓項目落地創業。
2014年,盤古創業從對創業個體項目的播種,進入對創業群體項目的批量育種時代……
過去,盤古創業陪著這些項目從零走到一;
現在,盤古創業集聚資源打造“云孵坊”,給夢想者嘗試創業的機會。
“我們是鋪橋修路的人”

高度——決定視野;
眼光——決定行動!
多年耕耘,盤古創業聲名遠播。
蔣衛軍也得到各界認可,當選上海(溫州)文成商會會長。

浙江文成縣山清水秀、風水絕佳,被譽為“中華福地”,也是思想家劉基劉伯溫的故里,因劉伯溫被封“文成公”而得名!
文成居民雖然只有40萬,卻有16萬鄉親海外拼搏、10來萬鄉賢國內經商,每年海外有數十億美金匯入、民間還有近千億存款……
此外,溫商亦是國內最活躍的投資群體,更有萬億資金……
錢要生錢!
這些熱錢,都在尋找新的商機!
文成縣領導特意奔赴盤古創業,與蔣衛軍會商,共建“文成基金山”,招引創投、基金、會計、律所等機構入駐,匯總海內外文商、溫商資源,實現“家鄉受益、企業發展”的多贏目標,做好金融服務,實現產業升級。
以此為契機,盤古創業制定“創新一帶、產業一路”戰略,以陸家嘴盤古創業四萬平方基地,邀請各地政府與海內外創投、金融、商會等機構,設立對接窗口,實現兩個目標:
一,作為地方窗口,幫助各地落戶上海核心區域,借助陸家嘴的人才、資金、科技優勢,促進招商引資、項目對接,助力產業升級與資源合作;
二,作為機構(創投、金融、商會)窗口,入駐辦公,第一時間創投對接、產業融合。
“我們定義自己為鋪橋修路的人……”
蔣衛軍說,全國各地許多創業項目、各種特色產品,然而過去缺乏關注、沒有品牌,更沒有資金扶持,一直是“被繁華遺忘的角落”,現在可以經由盤古創業這條路,傳輸到上海灘,通達國際……
“一方面,我們需要把這些產品精選優化;一方面提升改進輸送渠道!”
“做創業者背后的創業者”
“盤古創業最大的資產,就是擁有豐富的創業種子庫!每個種子都可能被孵化成參天大樹,也可能始終未發芽……我們只有盡可能提升種子的孵化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蔣衛軍說,盤古創業本身也是在創業,不過,角色是“創業者背后的創業者”!
“給創業團隊‘賦能’的過程,就是我們盤古創業的過程……”
盤古創業將設立“成功墻”和“失敗墻”,將項目成功和失敗的案例展示出來,讓創業者不僅知道如何成功,更要思考為何失敗!
蔣衛軍還設計出線上“創業彩票(紅包)”,一般不超過兩百元,讓公眾打賞給創業項目,創業者從線上創業大學畢業后,“創業彩票”就成為創業起步的初始基金;
此外,創業大學評審委員會也可以給予優秀的創業畢業者做種子、天使投資;當然,“創業大學”是創業者與投資人對接的課堂,如果導師認可,也可以直接投資!
“如果創業學員能將這幾個要素組合起來,項目真正優秀的話,不愁找不到投資!”
“如何鑒別偽創業者……”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疫情危機,正是創業者的商機!
積多年股權投資檢驗,蔣衛軍也對天下投資人有個忠告:
“做天使投資人,首先就是要會鑒別偽創業者……”
怎么看?
看創業者人品、能力、悟性,對只想套利投機的不考慮;再靠數據分析判斷,看其創新邏輯是否成立、市場容量多大……
“如果這些都OK,我們就考慮投資,為其實現人、財、物的匹配!”
如果說蔣衛軍與其它投資人、盤古創業與別的創業園,有什么不同,那就是:
蔣衛軍——更懂創業者!
所以,盤古創業從單純“資金投資”轉為“資源入股”,先以租金參股、降低創業成本、吸引潛力項目入駐;再優中選優、精準投資,幫助它成為明日之星!
“做投資不要只想著退出”
孵化器應不應該做天使?
創投圈內爭議很大!
有人說:孵化器做天使投資會死得很難看。
理由是——等待收益時間太長、而且失敗率太高、B輪C輪銜接不上……
《中國孵化器》雜志主編范偉軍就此采訪,蔣衛軍說:
“孵化器一是必須做天使投資,二是未必要退出。如果老想著退出,不但投不好,還會影響創業團隊士氣和決心,更像擊鼓傳花,這是不可持續的博傻游戲……既然看好了、投了,就應該想著如何去挖掘企業深層價值,跟企業和創始人共同發展,幫助企業健康長大,這才屬于做孵化和孵化人的天使投資!”
盤古創業的獨特理念,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
2020年6月,香港亞洲新聞周刊、亞洲經濟導刊記者對盤古創業進行了深度專訪……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國際創投機構入駐合作……

“不炒房的溫州人”
溫州商圈,都說蔣衛軍“傻”,他的親友也這么認為:
因為他2005年到上海考察時,房價處于歷史低谷,“溫州炒房團”跑馬圈地,他們鼓動蔣衛軍一起買買買,但他堅持“房住不炒”的理念放棄了……
“除了老家文成,我上海只買了一套房自住……這些錢如果當初去炒房,都會賺幾倍了,但對社會又有多少貢獻呢……我投資的創業項目,都是為了解決社會痛點、推動社會發展!”
或許,從世俗眼光、短線操作來看,盤古創業這些年的股權投資與園區建設,未來能收獲多少還是未知……
但“風物長宜放眼量”,盤古創業投資、孵化的眾多創業項目中,誰敢說就不會誕生明星企業呢?!
“沒有那時的播種,就沒有盤古創業的今天,也就沒有未來的大豐收!因此,我不后悔!”
許多投資人,或許只關注項目的成敗盈虧、商業報表;
而蔣衛軍與盤古創業不圖一時得失,全心全意打造創業生態、修復創業土壤,就像愚公移山大智若愚,更是創業文化的布道者!
(本文作者為盤古創業孵化企業我喜歡傳媒創辦人、香港媒體高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