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1981年生,自署“清韻草堂”。自幼鐘情于篆刻藝術,8歲起便以手邊可獲得的印材及參考書籍潛心學習,后拜林鍇先生為師,旁參啟功、史樹青、黃苗子、白雪石等諸家指點。師出名門且求藝于傳統正法,使張宇習得了對篆刻藝術正統而敏銳的認知,并積累了深厚的功底。
2002年,張宇的篆刻作品第一次被選為一級國禮,贈予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這年他21歲,其卓越的天賦在篆刻界初露鋒芒。此后,張宇陸續為各國訪華元首創作國禮元首印,至今已200多枚。除此之外,其篆刻作品也被國內國家級、省級博物館及諸多藝術機構收藏。
作品欣賞
緣法求道,依心而行
小韞/文
在當代,傳統藝術的發展在“藝術的終結”論調中仿佛被凝滯,傳統藝術創作在阿瑟丹托的“風格矩陣”審視下似乎別無他法,當代的藝術家們仰望著前人的豐碑,在藝術求新的道路上沖鋒陷陣、前赴后繼。然而,藝術家們在這求變、求新的狂奔中卻常常忘了藝術創作的初衷——源自內心的表達。誠然,偉大的藝術家都擁有獨一無二的藝術語匯以形成自己的風格,有理想的藝術家也都應朝著建立個人風格的方向努力,但個人藝術語言體系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回過頭靜觀藝術史,偉大藝術家們的獨立風格通常都是在過人的天賦和堅持不懈的勤奮中自然而然地發生,并非刻意追求所得。
張宇先生是一位對傳統篆刻之法篤信不疑的年輕人,在不少年輕藝術家都在反叛時,他卻似固執的老者般循規,堅持著傳統篆刻之法,不迷失于紛繁世界,躬身于篆刻藝術創作近三十年,佳作可觀。然而過分囿于傳統之法,未免會作繭自縛,但張宇在其卓越的天賦和技法之上,在堅持求道于傳統篆刻章法之下,從未放棄在創作中表達真我,尋求屬于自己的藝術表達,以至于在回顧張宇迄今為止創作生涯中的作品時,得以發現他穩中求真以達變的創作軌跡。
在成為一門獨立藝術門類之前,篆刻一直被視為實用之物。作為職業篆刻家,張宇不僅為自己的心意而表達,也為篆刻產生的初衷——功能性,而創作。其中,為官方所作之印雖風格和手法各有不同,但印風優雅而健朗、布局華麗而端莊、線條爽逸而穩重的印象始終如一。在為入書畫作印時,張宇往往會細心察考書畫家的個人風格,力圖使印風與書風、畫風相呼應,以至入書畫時達到完美和諧之境。
張宇內心深處的藝術理想是“依心而行”,在方寸之中表達真意。他早期的作品多偏工整一路,至臻完美的方方印蛻偶爾會讓人覺得不夠自然,過分的完美似乎使其少了一分“依心”的灑脫。然而,對追求完美的從不懈怠成為了他建立屬于自己的篆刻美學的奠基石,過人的天賦和年少時日積月累的勤奮讓他在篆刻創作的世界中游刃有余,堅實的基礎為他打開了那扇可以自如表達真我的藝術之門,以至“依心而行”。
在對“依心而行”藝術理想篤定的堅持中,張宇的創作軌跡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再觀近期的作品,自然脫俗、利落清朗,道法自然的氣韻時常讓觀者忘乎所以——忘記篆刻之法、忘記構圖排布、忘記刻意觀察細節的變化、忘記所有的評價標準,只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然而,當你跳脫出面對優秀藝術品情不自禁的感情用事后,細品這些源自真我的作品,會看到其構思的精心、表達的多元、層次的豐富,會體味到曲折中的樸拙、落刀時的情真、細微處的意切,發現剛才動人的審美體驗并不是一時沖動,傳統之章法、深厚之技巧、天生之稟賦和依心之真意交織,賦予了張宇作品無窮之回味。此刻的篆刻作品不再望它生意,別無它用,只作為獨立的個體表達著自己,一方方散發著鮮活生命力的印身后,是對“緣法求道、依心而行”篤定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