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嘀嗒順風車六周年之際,嘀嗒給出了一組數據,嘀嗒出行整體注冊用戶數已突破1.8億,注冊車主數突破1900萬。占據了順風車市場近7成的份額,也成為了傳統巡游出租車數字化轉型業務的開創者和領先者。
與此同時,滴滴出行平臺的品牌戰略規劃讓市場看不懂了。比如“花小豬”,滴滴從今年3 月開始就秘密孵化“花小豬”,但是,直至8月才公開承認。花小豬是滴滴推出的定位三四線城市年輕用戶的新產品,主抓下沉市場,策略上依然通過補貼來推進。
然而,這次滴滴燒錢補貼的套路似乎沒有在一次換來市場的認可,網約車從開始到現在基本上有10年,早就趟過了教育市場期,推出新品在次的使用燒錢視補貼的方法已經過時了。
早在2014年和嘀嗒順風一起奮斗在順風車市場的有51用車、天天用車,而彼時的滴滴正在和快的、Uber打拼出租車和專車市場。
2015年中旬,滴滴開始進入順風車市場。隨后,整個順風車行業經歷了長達一年的燒錢補貼大戰,到2016年中旬,早期的三家中,只剩嘀嗒順風車留下來了,市占率在各城市間參差不齊,但整體上差不多占一半的份額。
補貼大戰中,嘀嗒順風車認為以創業公司的資源和基本面與巨頭打補貼戰無異于以卵擊石,補貼不可能一直持續,總有一天會停止,不如先防守,如果能夠挨過去,就還有再起的機會,所謂“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在這個背景下,嘀嗒順風車能做的就是開始防守,并積累不因補貼而留在平臺上的忠實用戶,由于在嘀嗒平臺上乘客經常會遇到周圍小區鄰居或相鄰園區工作的小伙伴,相比補貼,他們更喜歡鄰里關系帶來的獨有搭乘體驗。
同時一直堅持‘真順風’的理念,同時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克制自己,沒有為追求短期效益而對“偽順風”的做法開閘放水。幸運的是,這個保守的策略最終讓嘀嗒順風車挨過了補貼大戰,并等到了再起崛起的時機。
6周年的時候,我們對外公布過,嘀嗒順風車平臺已經連續15個月盈利,這也預示著移動出行平臺通過口碑來的用戶比燒錢補貼來的用戶更加的忠誠,而且現在的用戶一般在意的是自己的出行安全保障,嘀嗒順風車這點做的十分的到位,目前已經構建起涵蓋“五大模塊、31項安全機制”的出行行業最為嚴苛的安保體系,以來保障用戶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