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以為出行的硝煙漸漸消散,在資本的加持下滴滴可以高枕無憂。但2018年連續的順風車安全事件,讓高光時刻的滴滴深陷輿論風口浪尖并下線了順風車業務。而移動出行平臺的品牌戰略規劃也更讓市場看不懂了。比如近期最受爭議的“花小豬”,滴滴從今年3 月開始就秘密孵化“花小豬”,但是,直至8月才公開承認?;ㄐ∝i是滴滴推出的定位三四線城市年輕用戶的新產品,主抓下沉市場,策略上依然通過補貼來推進。與此同時,成立于2014年,目前市場份額第二位的嘀嗒出行在2018年前后快速崛起。
嘀嗒出行聯合創始人李金龍表示,我們抓到的是PC互聯網帶來的機遇,那么這一次,我們看到是移動互聯網正在崛起,在手機App的加持下,很多傳統供需關系中的體驗和效率都可以大幅提升,最終,我們把目光放到了傳統的“拼車”也就是“順風車”市場上,那時候,順風車的供需關系主要存在于QQ群,論壇和貼吧里,或者熟人之間,規模零星且效率低下。我們當時的判斷是,這個市場雖然小眾,但是有剛需,又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再加上2014年初,北京市交通委正好發布了《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關于北京市私人小客車合乘的意見》,有了政策指引,最終我們決心主攻1對1的點對點順風車市場。
李金龍表示我們是順風車最早期的創業者,2014年的時候,和我們一起奮斗在順風車市場的是51用車和天天用車,而彼時的滴滴正在和快的、Uber打拼出租車和專車市場。2015年中旬,滴滴開始進入順風車市場。隨后,整個順風車行業經歷了長達一年的燒錢補貼大戰,到2016年中旬,早期的三家中,只剩我們留下來了,市占率在各城市間參差不齊,但整體上差不多占一半的份額。
在剛過去的六周年上,嘀嗒出行公布了一組數據:嘀嗒出行主營出租車、順風車業務,在行業活躍用戶量上排名已經第二。截至目前,嘀嗒出行整體注冊用戶數已突破1.8億,注冊車主數突破1900萬。占據了順風車市場近7成的份額,也成為了傳統巡游出租車數字化轉型業務的開創者和領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