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TopKlout克勞銳(ID:TopKlout),作者:加一,授權轉載發布。
9 月 15 日,B站對外宣布,由B站定制、用于科普傳播的視頻遙感衛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搭載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升空,進入預定軌道。
B站官方賬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 發布的成功發射視頻被網友們的“小破站排面!”、“合影留念”、“嗶哩嗶哩干杯”等彈幕刷屏,得益于網友的關注,截至目前,這則視頻播放量高達401. 3 萬,是該賬號其他視頻的幾十倍,甚至百倍。更有網友評論:這是《后浪》之后的又一力作:《上天》。
至此,最初致力二次元世界,后來打入三次元世界的B站,終于“上天”了。
當我們回溯B站視頻衛星曲折的發射歷程,會發現,B站的這次衛星發射拉長的“戰線”,給B站帶來了很多附加價值。
B站選擇的是一顆衛星
更是其背后的科普價值
事實上,我們所說的“B站‘買’了一顆衛星”,表述并不準確。據了解,B站只是獲得了衛星的冠名權,并且定制了衛星的科普服務。后續“嗶哩嗶哩視頻衛星”所獲的海量遙感視頻、圖片數據將被制作成科普視頻,定期在B站更新。視頻內容包含科技、人文、歷史、自然、公益、教育等多個領域。
B站衛星的官方賬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 從 6 月 1 日開始,就在B站更新衛星發射活動和科普視頻內容,讓網友們能夠了解“嗶哩嗶哩視頻衛星”的發射歷程,學習科普知識。
當然,除了對于用戶內容需求的滿足,B站這次科普視頻衛星的發射,也是有其底層邏輯的。
隨著短視頻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短視頻創作者入局短視頻行業,創作出了越來越多的優質內容。在這樣的背景下,用戶對于短視頻的內容要求也越來越高,專業化、優質的短視頻內容越來越受到用戶的歡迎。
面對這樣的趨勢,各大平臺都開始致力于專業化內容的輸出和對于知識類創作者的扶持,微博推出了“微博公開課”,邀請多位知識大V產出優質知識性內容;抖音推出“DOU知計劃”,扶持知識類內容的創作;快手聯合知乎發布“快知計劃”,全面扶持知識創作者......
面對抖音、快手和微博平臺龐大的用戶體量,以及同樣定位PUCG視頻的西瓜視頻的直接競爭,B站作為一個年輕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區和視頻平臺,必須尋求突破,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想要破壁,對于知識類內容的扶持和深耕必不可少。
通過專業化的科普內容,B站不僅能夠豐富自己平臺內的內容生態,同時還能夠以專業化內容滿足用戶對于優質內容的需求,吸引平臺內外的網友們關注。
以這樣的策略為前提,今年 6 月,B站上線了一級分區“知識區”,鼓勵用戶分享行業知識和經驗。得益于對于知識類內容的扶持,越來越多的知識類UP主在B站完成了價值增長,比如@老師好我叫何同學 、@巫師財經 、@硬核的半佛仙人 等等。
這次的衛星發射,更是B站致力于知識類內容扶持的一大力作。通過嗶哩嗶哩科普視頻衛星的發射,B站能夠獲取海量圖片、視頻以及數據,以這些為基礎,進一步豐富視頻內容,提升其專業性,輸出更多滿足用戶需求的專業化科普內容,讓內容出圈帶動B站破壁,完成聲量的擴大,實現用戶增長。
衛星發射屢次被“鴿”背后
有其營銷價值所在
事實上,B站視頻衛星的發射經歷了多次推遲和發射失利,屢次發射失利之后,網友們開始把B站這顆衛星稱為“咕咕號”、“鴿子衛星”。
B站衛星的推遲和發射失利,有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5 月 11 日,B站視頻衛星運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計劃搭乘快舟 11 號升空。
6 月下旬,B站所宣傳的發射盛景沒有出現。
7 月 7 日,B站將發射時間定為 7 月 10 日 12 時 11 分。
7 月 9 日,發射時間再次調整推遲 6 分鐘。
7 月 10 日 12 點 17 分左右,B站衛星上天。約 1 小時后,據微博賬號@我們的太空 表示,此次發射失利。
9 月 15 日,“嗶哩嗶哩視頻衛星”終于成功升空。
梳理這幾個關鍵的時間節點,我們發現,B站這次視頻衛星的發射之路,充滿了曲折。但在這些曲折中,有一些營銷價值慢慢浮現。
6 月 1 日,B站官方賬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 就發布視頻稱,要送給所有尚存好奇心的人一個特別的六一兒童節禮物。截至目前,這個視頻的瀏覽量高達643. 7 萬,相關話題在微博獲得了高達1. 2 億的瀏覽量,這則視頻,利用廣大網友對于航天的好奇心和長期以來構建出來的儀式感,成功為B站吸引了第一波關注。
而在 7 月 10 日發射失利的消息,也為B站再次吸引了廣大網友的關注。有了前期宣傳的鋪墊,多數網友對于這次衛星的發射抱有善意的期許,因此即使是發射失利,網友們依然在鼓勵B站,表示“相信中國航天,相信嗶哩嗶哩”。
衛星發射失利,似乎沒有給B站帶來太大損失,甚至是帶來了更多的聲量,讓網友們對于B站發射衛星一事的關注度進一步提升。
這次B站以衛星發射引出的事件營銷,以嗶哩嗶哩視頻衛星成功發射為結尾。嗶哩嗶哩視頻衛星成功發射的消息被@新浪科技 、中國新聞周刊 、@Vista看天下 、@環球雜志 等等藍V賬號發布和轉載,所帶話題#嗶哩嗶哩視頻衛星成功發射#瀏覽量近 6000 萬,各大媒體的報道和網友的熱情參與,更是讓B站在固有圈層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通過衛星發射官宣、衛星發射失利、衛星發射成功這幾個時間節點的宣傳造勢,B站發射衛星的消息在網友的心中不斷被強化,以這種循序漸進型的營銷,B站成功完成了影響力的擴大、用戶的留存和新用戶的吸納。
B站冠名衛星的發射,是一次新嘗試,在其科普價值和營銷價值的背后,也有著正能量。不僅豐富了平臺的內容生態,同時也為中國航天事業進行了宣傳,支持了衛星的發展。
目前,B站已經開始通過官方賬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 發布系列科普視頻:“衛星照我去種地”、“用星呵護家園”。
未來,B站能否通過衛星所傳回的相關資料提升科普視頻內容的專業水平,真正滿足用戶對于專業化內容的需求,能否實現宣傳片中所說“在浩瀚的宇宙中,探索更多未知的風景”這一目標,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