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道教宮觀著名遺址廟宇
據說,阜南境內最早的道教建筑是東漢恒帝時期的道德觀(元陽殿),原址在現鹿城鎮冷廟村。現在境內尚存建筑的道教遺址,縣志有記載最早道教廟宇建于大宋元祐五年的柴集鎮鐵神廟,因傳說阜南為老子老家清朝老子廟就有很多的已重建;其中明代修建的老子廟地城鎮祖師廟;明末修建的王化鎮祖師廟太上老君廟,目前發現的老子廟一共就有六座以上。阜南境內東岳廟最多,清代嘉慶十年建的曹集東岳廟、能查到的遺址還有:焦陂鎮東岳廟、田集鎮東岳廟、王化鎮東岳廟、雙碑東岳廟、朱寨廟兒灣東岳廟、朱寨鎮常莊東岳廟等、中崗東岳廟,還有建于元代中期王店孜五岳廟,其規模較大,后重建。清末建的中崗東岳廟,尚有房屋數間,土地五畝。王店孜五岳廟,另外能找到遺址的道教官觀有:大明萬歷二十四年的郜臺鄉桂廟;明代修建的柳溝玉皇廟、東王廟;明代建的于集鄉洪林廟;張寨華祖庵華佗廟;清乾隆五十年修建的王店孜鄉老庵廟,王店蓮花庵;清乾隆年間的會龍鎮劉家廟;;清同治八年建的許堂鄉閻家廟、趙集支廟玉清宮分廟,還有祭祀火德星君的廟宇四處:朱寨鎮集北頭的火神廟、柳溝北火神臺、中崗鎮南頭的火星廟、趙集鎮東頭的火龍廟等等。阜南縣境內大大小小道教廟宇四百多座。其中最有影響力的十大道教名址名觀:柴集鐵神廟又名太上宮或者祖師大廟、會龍清涼寺遺址上清觀、苗集玄元宮三教塔遺址 、冷寺漢經學堂紫微宮、冷廟道德觀元陽殿、段郢財神崗范蠡財神宗祖廟、田集老谷堆東岳泰山神廟、王店五岳玉皇帝君廟、王化東王神廟等。
………………………………………………………………………
安徽道教阜南道教宮觀遺址
阜南自古流傳道、佛、儒三大家還有三教合一之說。除了道教著名的正一派、龍門派、三清派。本地還有“真大道”、“太一道”著名的有道教文化形成之前的“闡教截教人教的 因為傳說老子故居地,為阜南三教塔遺址玄元宮”是道家文化創始人故居屬發源地。還有臺家寺和清涼寺迎水寺都是(上古遺留下來傳統薩滿教)等教派的興起。南方的“凈明道”很盛行,所以在阜南道教古跡頗多其中有柴集鐵神廟形成建于北魏神龜二年,唐朝時期由于唐高宗乾封元年,赦令擴建大殿在老子曾經講學故里“太上宮(太極宮)祖師大廟”王店道教廟宇五岳廟建于元代中期,會龍鎮漢代的道教圣地上清觀(清涼寺遺址),南朝時期擴建財神崗廟(今段郢鄉原范蠡經商隱居處)、柳溝夏商時期的祭祀臺火神廟、鹿城鎮冷寺晉朝的觀星祭祀名塔神臺(紫薇宮)、王化流傳至民國的東王殿、張寨華佗行醫故地華祖庵,田集東岳廟遺址,趙集支廟,位于王店清朝前期的蓮花庵等,查詢到苗集鎮前進村玄元宮三教塔遺址建于周昭王時期的。以上廟觀,均為道士主持是道教廟宇。
由于歷代有社會動蕩不安時,人們都追求仙境太平,道教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宋真宗、徽宗崇道尤甚,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詔天下置天慶觀,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二月二青龍上天初五財神節,地方的三月三西王母圣誕節和四月八葛天師圣誕節等民間信仰廟會。
8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改革開放和旅游業的發展,一些道觀作為名勝古跡相繼修復,如蓮花庵、五岳廟、鐵神廟等但這些宮觀,只有管理人員而無道士,道教雖然還保留了一些宮觀及活動,但已進一步衰落。其他宮觀已無痕跡。
………………………………………………………………
道教祖庭 老子故里 阜南柴集 祖師大廟
一、鐵神廟簡介 (太上宮 老子廟 道德觀 )
鐵神廟又名太上宮(太極宮) 老子廟 道德觀 祖師大廟等,位于安徽省阜南縣柴集鎮西北一公里處,柴集鎮鐵神村西北部,因有座鐵鑄(太上老君)神仙像而得名的“鐵神廟”,本廟相傳起源于老子建設一木樓專為講道之用。道家思想影響于東漢時期,民間道教團體大量產生,廟初形成建于北魏神龜二年,唐朝時期由于唐高宗乾封元年,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同時赦令擴建大殿“太上宮(太極宮)”。由于朝廷大力扶持道因之興盛,因此本廟為管理地方道教事務工作中心。是阜南縣志明確記載的廟內整潔肅穆,纖塵不染,分前殿學堂后殿禮堂,大殿內供奉著老子的金身塑像,油燈長明,梵樂不絕。東西兩殿之間的院子挺立著四株百年龍柏,平均樹高約15米,平均胸圍約160厘米,古柏高聳,長勢旺盛,綠蔭如蓋,使廟宇增添了莊嚴肅穆的氣氛。但廟內四株百年龍柏,阜南縣林業部門屢次古普查活動,均漏查漏報,沒有登記在冊。
據臺灣道文化學者查看帶到臺灣道教相關資料顯示老子故里記載,因這里是老子講學之處,歷史一直一來這里以宣講、弘揚、踐行道德經文化,大家常稱為道德觀,老子廟等。宮殿享畝產67.9畝,百米林蔭柏樹大道。但傳說后周柴榮與趙匡胤、鄭子明、高懷德等曾在此拜廟結義時由于戰爭廟已經僅剩無幾。元代這里更是香火興旺,因為當時三教融合的觀念這里儒釋道三教合一,雖然不大不過除了大殿內供奉著老子的金身塑像,右邊殿供奉有慈航真人、左邊殿敬彌勒佛等。在清嘉靖24年(1795年),朝廷統一鐵鑄神像分發各廟,鐵神廟又得以重修祖師大廟成了小廟。
另據《祖師廟重修碑記》:“鐵神廟,又稱祖師大廟,建于北魏,供奉老子。古時該廟居汝陰至南陽、沈丘至霍邱古道之要沖,歷經戰火,多次重修,清嘉慶鑄鐵神,民國初植蒼松,內含八卦,外正五行,為潁西南古跡之靈秀”。
………………………………………………………………………
二、阜南苗集三教塔遺址玄元宮
道教古塔 老君居址 祖師三清 源與周昭
三教塔遺址在穎水岸旁的歷史名城向陽城北(今阜南縣境內)南北交通主要交通古道旁,主要是道教場所,今阜南縣苗集鎮前進村楊莊東,…據史料記載…周昭王時期在此初建,為老子講學的道場,歷代曾多次修建。
據阜南文物局專家近期下鄉考察中發現一座安徽古道觀玄元宮三教塔遺址,在今阜南縣苗集鎮前進村楊莊東,明確是一處道教場所。據考古學者了解到說這座三教塔原為紀念道家創始人老子回居住地老家講學場地修建,唐朝唐高宗乾封元年下圣旨改建成玄元宮,歷代多次修葺。所謂“三教”就是供奉“三清”玄元宮中之塔謂之三教塔。百姓傳言,三教塔保佑百姓,風調雨順,救苦救難,保天下平安。唐朝以來香火旺盛,方圓百里都來叩拜三清,不管是求學、子、官、財、長壽、平安等非常靈驗。玄元宮最為昌盛時,周圍良田千畝的,祭祀壇的柏樹繁茂,規模宏大,布局嚴謹。塔門朝南、塔一層通靈殿、二層神龕及聚堂、頂層觀亭、近百米處有祭祀壇和壇超度臺,北兩華里有住宿行宮、南有議事祠堂、有地宮為藏宮和靈臺,塔環周樓廊等三處六十余座建筑。三教塔毀于北宋初期的戰火。清朝時期三教塔地宮被百姓發現大量銅像盜走,十幾年前東北角又發現一丈見方人工挖掘過痕跡的藏寶穴,中間有幾百斤重的石香爐上面并現有玄陽宮字樣和僅剩余的一個很小的銅制藥王像,塔遺址后期余磚也被村民挖出拉回治病,從此三教塔僅剩土池一處,傳說由“青龍把守地盤每年二月二降雨駕云升天”,由于三教塔經常顯靈方圓十里村民發現異常現象都稱為“鬼洼”。
文物局考察組隨著不斷下鄉考察,很可能還會有許多道教事跡被發現。我們會把考察情況及時發布,讓大家對阜南的道觀三教塔和歷史文化有更多了解。
………………………………………………………………
三、阜南道教遺址(清涼寺遺址)實際為道教圣地
上清觀簡介
道教圣地會龍鎮的上清觀,其實被政府定名清涼寺是錯誤的(原為上清觀),老百姓稱為冢子。八十年代末被省文物局專家認定為西周文化遺址,叫“清涼寺遺址”實際不是寺。在谷堆的地表上,隨處可見陶器殘片,一村民在遺址東北角拋出一塊石香爐上面清晰可見上清觀字樣,當地口傳在萬年之前的廟,現在推測所謂萬年應該是商朝之前,這里只是“敬鬼神,好卜卦,喜祭祀”,專家分析應該是民間上古時期類似于的薩滿文化流傳,遺址是廟的舊址,后來周朝取消了祭祀卜卦等活動,但只剩余香火一直旺盛。
廟宇遺址是在水路商業碼頭旁,傳說在此風水寶地上岸來過多位真龍太子在此建臺聚會地,葛玄真人的弟子漢末時期,到此發現經常發大水地便募資立大型道教廟宇,并在西一華里小湖(地名)建一座九層止水寶塔設灰龍住宿保天下平安,大殿原名為靈寶殿,后一太子回國下令加封擴建廟成百畝規模,同時在周邊興集立市原為會盟地后傳成會龍集。道觀主要供奉左宮仙翁為主神,東晉增加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兩個大殿擴建的道觀改名上清觀主殿改名為上清宮,南朝時期由于當地政客的信仰問題有一段時間上清觀被更名寺廟,供奉比干、趙公明、慈航風水3鵝瘟真人為主神,相傳老百姓在冢子和附近西邊小湖(地名)常見神仙顯靈,有困難事請求不管是壽、祿、福、子、學、平安、甚至借生活用具等均十分應愿,方圓百里之外趕來求平安健康,雖然觀毀于清朝戰亂,但老百姓感覺附近小湖神仙顯靈保佑風調雨順,一直流傳記念廟里大神仙葛天師祭祀活動,因為他出生在延熹七年甲辰四月初八,每年還保留農歷四月八圣誕時在附近集市按時舉行祭葛祖、拜天地民間活動傳統廟會 會龍逢會,目前為止已經流傳2000年的香火與集市一直保留至今。
千年上清觀道法來流傳 太子聚會臺會龍發祥地
………………………………………………………………………
四、冷寺紫微宮簡介
鹿城鎮冷寺晉朝尹喜道人的得力弟子研究宇宙自然設觀星瞭望臺,同時有祭祀保佑風調雨順寶塔,還是神仙鏈接凡間的神臺(又名紫薇宮)傳說太上老君的用善筷子拉在廟門口,現在顯現成一棵大樹,清朝明朝時期由政府牽頭阜陽道教協會來管理把道觀強制改為寺廟,相關介紹已不全。據縣志及百姓口口相傳介紹屬一座歷史遺留古廟,清朝末年有冷姓,都督堂長在此廟附近打理設冷寺學堂民間稱為冷寺由于學堂實踐道德經、易經、弟子規等漢書又被稱為漢書學堂,冷寺漢經學堂,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2月7日,中華民國元年軍閥倪嗣沖自稱潁州都督,1919年著名的五四運動聲討北洋軍閥,冷寺學堂改為冷寺學校堂長改為校長。1929年張耀光、周鴻猷在此廟里秘密開展革命工作,解放戰爭期間1930年國民黨圍剿阜陽的中共阜陽中心縣委由穎上秘密轉移到阜南冷寺土廟里,同年9月召開黨員秘密會議宣布并在冷寺成立中共新區委員會,1931年國民黨軍隊嘩變,黨組織遭破壞后中共阜陽中心縣委軍事部長周定一到廟里召開秘密黨員會,團長霍子祿率部隊趕到土廟只看見一排排威武神像,他們從而成功逃脫追殺,后阜陽很快得到解放,才保持阜陽原中共區委臨時辦事處政府人員安全工作的正常,算是神仙顯靈只保佑善人,所以地方流傳一句說法不管是大德者有求必現適時新事物還是信徒許愿必應福祿壽子財,怎么樣也算紫微宮神仙為社會進步的貢獻之顯靈。
大德者必栽適時新事物 發愿人必應福祿壽子財
………………………………………………………………………
五、玉清宮分廟(安徽阜南趙集支廟)
玉清宗廟 祖師持助 夜華祥宮 慈航應處
玉清觀阜南趙集支廟位于阜南縣趙集北,原名為玉清宮分廟,是玉清大帝的第九弟子慈航仙姑真人、又名慈航普度天尊的護法弟子修建廟宇,是傳說中夜華成仙得道之地。該觀仍保留有眾多的古建筑布局,而且在風水方面,就勢坐北朝南,傳說錯落有致,規模龐大,香火旺盛,附近曾經有立城之說。
傳說公元前1600年由慈航普渡圓通自在天尊著名弟子夜華道人,專程去天靜宮求二師公太上無極大道上帝君指點取名玉清宮,還請師叔姜尚過來幫忙。當時此廟為解決民間疾苦保一方平安赦建的,神臺主要香火奉祀的神明有三位,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后來廟宇逐漸擴大左邊廳堂排位為南極仙翁、燃燈道人,右邊是慈航道人、云中子,大門口就是歧伯和夜華兩位道人,建筑良田總占地八十一仗有余,四百二十步長柏林大道緊緊還剩一株一千八百多年的古松樹。
天靈靈地靈靈……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路過神仙都顯靈…………夜華來此觀廟發現,現在支廟里不知哪位(大善人)把其他道尊請過來,而且幫忙住在觀里主要位置了,他師傅師叔們全無處可蹲,還望請凡世間同道中人處理…………天靈靈地靈靈……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各位路過神仙都顯靈……福生無量天尊
………………………………………………………………………
六、冷廟元陽宮簡介
漢恒帝立 魏明帝擴 道家祖庭 昔日元陽
冷廟(元陽宮)位于阜南縣鹿城鎮,冷廟村境內,距縣城4公里,位于328省道北,是鹿城鎮兩大寺廟之一,也是阜南縣鄉村旅游規劃重要組成部分。現存遺址占地5畝,以道教文化、旅游觀光為主。為阜南縣鹿城鎮道教圣地,傳說東漢漢恒帝費30年光景建設完工,魏明帝時期觀規模龐大。東有道德堂講堂、西有道醫療堂、主庭大型老君殿、保佑一切生靈還解決民間疫病疾苦,唐高宗、唐玄宗、唐肅宗等,特別是李唐時期,對李耳老子一再加封,大修其宮殿,唐時祭祀老子的規模達到鼎盛。著名文人歐陽修等均來此廟作有詩,道觀后來由民間信徒捐款立3米高露天神像、九層鐘樓、七十噸石香爐等建筑群組成,由于唐宋時期兩朝政府的重視支持,繁盛階段的老子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各地來學習信徒增至千人,良田三千畝。宋真宗期間道觀弟子李矢貢獻所以積蓄召集師兄們組建周圍廟宇。
元世祖之后被蒙古軍與地方軍暴動期間燒拆破壞,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山東冷嘉由棗莊至此,結草為廬建土廟供奉老君道祖 ,他采藥行醫為民治病, 醫術精湛,譽滿皖北,被譽為孫緦藐再世,人稱冷道人。冷道人羽化后,其徒及其后人為報恩,在此修建家園看負祖廟,清末民初廟雖然這里只是從建土廟但冷姓在此威武甚高,加之香火旺盛方圓百里老百姓過來趕農歷二月十五廟會,都叫這個地方為冷廟從此傳開。
………………………………………………………………………
南朝郡縣道教神仙居 范蠡宗祖大廟財城崗
七、財神宗廟(財城崗)
位于段郢財神崗村,范蠡財神宗廟遺址解放前后僅剩余的土廟現在為財神學校的、 該廟毀于清末民初,其原址現為村莊民居。據當地人介紹目前財神廟原來是財神郡縣城后來簡化成說財城,現在只有古樓財神古廟經常還能發現遺址青磚墓地和傳說了,曾有碑文記載該寺為南朝梁時的財城肖氏紀念范蠡,因為范蠡在此散盡所有財富大肆捐款就救災救苦,而且曾經隱居于時在此郡縣城里居住,范蠡為道教著名三大財神之一,記得規模宏大有財神大殿、三省堂、娘娘堂。查閱文獻可知,南朝梁武帝酷愛宗教,他在位48年,先后在長江、淮河流域造建了大大小小約500余座寺廟,有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有碑刊其義子財城郡守肖佛成曾在谷、洪河流域整修或造建寺廟十余座。財城郡(今天阜南縣財城崗)約13華里,明《正德潁州志》注:財城崗梁興郡。說明財城郡為南朝梁時建郡所以興旺。
…………………………………………………………
阜南道教十大著名宮觀遺址
柴集鐵神廟又名太上宮或者祖師大廟、會龍清涼寺遺址上清觀、苗集玄元宮三教塔遺址 、冷寺漢經學堂紫微宮、冷廟道德觀元陽殿、段郢財神崗范蠡財神宗祖廟、田集老谷堆東岳泰山神廟、王店五岳玉皇帝君廟、王化東王神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