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前言
縱覽20世紀的中國美術史,關于傳統與革新、繼承與改良的思潮與論戰紛起,中國畫家不斷地找尋國畫未來的出路和方向,是鏡鑒西方繪畫還是繼續叩問古老的中國畫體系?時至今日,當代畫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當代畫壇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毋庸置疑,筆墨作為中國畫的獨有的表現形式,任何脫離了筆墨體系的作品無法稱為中國畫。
中國畫中的筆墨有相對穩定的法則和規范,這些法則和規范的建立有助于畫家進入這個有無比探索空間的藝術世界。但是筆墨系統的法則與規范,決不是要畫家墨守成規,而是容許和鼓勵他們有所探求和創新,須能“借古以開今”(石濤語)。縱觀畫史,自開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窮究前賢血戰古人,又能參合時代精神在藝術上自我演進。借古開今的出發點則是“開今”而“借古”,意是站在當下,在不斷開拓、實驗的同時,把歷史作為參照、對話、挑戰和超越的對象,構成延伸與超越的關系。
本次展覽以“借古開今---當代中國畫筆墨60家線上學術觀摩展”為名,是為了將筆墨作為一個學術課題提出來,邀請當代名家展示他們的藝術風格和個性創造,以期引起學術界的關注,重新研究筆墨風格的意義和它的價值。相信參展的這60位個性筆墨風格鮮明的畫家在筆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不僅會對人們有啟發和借鑒的作用,而且會把畫界對筆墨風格的討論引向深入。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時代丹青文化傳媒
學術主持:王鏞
學術顧問:趙成民
展標題字:楊曉陽
參展畫家
王玉鈺 王濤 王小平 王曜誠 王志堅 王健 孔德潤 盧廣華 劉萬鳴 劉巨德 劉玉坤 朱道平 朱葵 朱仕明 朱德福 匡乃智 華其敏 華玉清 呂士榮 紀連彬 張立柱 張立辰 張捷 張國圖 張道興 張友憲 李寶林 李孝萱 李廣平 李天軍 宋鳴 宋玉麟 吳緒經 吳洪濤 孟旭耀 孟剛 金興俊 金新宇 鄭國華 鄭坤華 陳履生 柳泉 周平 趙磊 趙子平 趙培文 鐘秉炎 洪惠鎮 凌徽濤 賈廣健 袁武 徐勇民 徐恒瑜 秦天柱 耿樹偉 盤俐敏 梅啟林 蒙虎 游兵 鞠太運
朱仕明
參展畫家
朱仕明,男,1960年出生,山東臨沂人,現居北京,畢業于臨沂大學美術學專業,曾先后進修于中國文聯、中國書協、中國美協、中央美院賈又福工作室研修班,現為中國書協會員,中國美協會員,2010年以來連續被評為當代30位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山水畫家并數次參加全國巡回展。
作品欣賞
——讀朱仕明山水畫新作
文/張福海
朱仕明先生是一位從沂蒙山走向全國的畫家,靠的是作品說話,靠實力贏得諸多藏家、媒體關注,實現了藝道歸一,為書圣故里文化增光添彩。每次見面都是聊畫或者談藝術的學術性,給我很多的啟發,讓我受益匪淺。記得在2011年他和幾個同道在臨沂市文化中心舉辦畫展時,我寫過一篇短文,大意是:“流落人間者,泰山一毫芒”。畫家代表性作品,拿出來展覽的總是少數,大部分作品,寫生的也好,臨摹的也好,創作的也好,只有畫家最了解情況、最滿意的才拿出來,往往是廢畫三千。
尤其是畫家在書法、詩詞,還有哲學等方方面面下的功夫,最終體現到畫面里,讓我們感受、理解、欣賞的美是需要時間積淀的。沒有才情、學養、心態,沒有趣味的把握能力學不來經典,也傳承不了經典。朱仕明先生受書圣故里文氣滋養,成長為藝術名家,不僅僅因為是沂蒙地區為數不多的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書協會員,還因為精益求精的藝術探索精神、創新精神。他的作品傳承了詩書畫一體的古典山水畫精神,又有自己的面貌。最近聯系到他,說正在中央美院進修。這種探道的藝術精神是十分可貴的。看到他的新作品體現出了博大的生命氣象,體現了大家氣象,有了難得一見的朱家樣。畫面流露出的是古拙之氣,畫出了自家樸素的性情,見“性”之象——陰陽、剛柔、虛實、氣勢皆光彩奪目。細觀其作品有三個美學特質:蒼古渾厚之情趣。這是近現代筆墨新的審美情趣,成為新的文脈中審美核心價值。從金農、趙之謙,到吳昌碩、黃賓虹、潘天壽、李可染、陸儼少一路下來,筆墨精神文化含量增加,筆墨形態更為酣暢淋漓,是與時代發展密切相關的。朱仕明先生敏感把握這種審美新潮流,注重山水畫書寫性,筆法越來純粹。
色彩絢麗而不俗。進入新時代,文化語境變化萬千,如何將中國畫筆墨語言構建出新形態,需要持久探索,在中國畫色彩探索方向上,無論是張大千的潑彩,還是吳湖帆的古雅色彩,李可染的古艷色彩,都不同中國傳統五行色彩感,畫面美感呈現了多樣化。朱仕明先生在學術層面深入研究中國畫山水色彩,作品既有隨類賦彩的特點,又有隨意賦彩的特點。尤其是其青綠山水,近黑深藍色,具有歷史沉淀感,畫出了山林的渾厚,樹木空蒙餛飩中又有精致高雅的追求。
剛健清新的意象。個性化山水,其創造性體現在寫心、寫象,體現出了自我性情。性情是筆墨之體,而性又是情之本。朱仕明先生為人處事謙虛樸實無華,不張揚但又有高度文化自信,在其探索藝術方向上非常堅定畫山水是畫文化,是畫生活,畫感受,是畫精神審美方向,并非信手涂抹。其書法基礎又好,融入畫面,筆筆生發,變化萬千,畫出來了山巒氣象的關照和寫意精神表達;取景簡古,意境幽遠,是心靈的贊歌,一山一水的景物有感染力,詩意盎然。出新與法度之中。朱仕明先生經過艱苦的藝術探道過程,已經能夠把法度和新意統一起來。法度是規矩,確實有兩面性,一面是束縛人,另一面體現藝術規律。走向高峰的藝術家作品有獨特性的一面,懂得法度蘊含的藝術規律,標志著藝術品格的尺度。祝福他在新時代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在藝術探索道路上沿著入古出新的方向,進入人書俱老自然而然的大化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