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恩師郭克先生
文/方鳳富
敬愛的郭克老師:
今天,我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來為您老人家送別。當我聽到您老人家仙逝的噩耗,猶如五雷轟頂,悲痛欲絕!腦海中不斷出現您幾十年來為我國美術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的感人事跡,回憶起您多年來對我的教育、幫助,真的是師恩難忘啊!
【《2020年6月4日 郭克教授追悼會現場》】
我是1957年下半年由西師(愿西南師范學院)音樂系轉入美術系的。您是第一位教我素描的老師,當時我沒有絲毫的美術基礎,您耐心細致地教我如何用鉛筆,教我構圖,無微不至地關懷指導我,使我一步步跨入了繪畫藝術的殿堂。
【作者:郭克 作品:《靜物》素描 32x38cm 】
郭克老師啊,您在教學上一絲不茍,極端負責,您幾乎每次上課都是最先到教室,講完課后又最后離開。上課時您不厭其煩的給我講解,給我批改作業,輔導我完成功課,您常常12點半才返家。在您的耐心教導下,我很快就趕上了同學們。
【1984年 西師56級部分學生拜訪郭克教授 后排右2為方鳳富教授 右1為陳道學老師 】
記得有次上素描課,您見同學們削鉛筆太浪費,就給大家講:“你們削鉛筆時,削去鉛筆外面的一層木質之后,里面的粗筆芯就不要削了,可以先用鉛筆的粗芯畫頭像下面的衣服部分,等鉛筆磨尖了,再去畫頭部的細線。”這雖然是件小事,卻讓我看到了您勤儉節約的美德。
【作者:郭克 作品:《玉樹迎春》136X68cm 】
畢業后,我留校任教,我們又同在花鳥畫教研室執教。您毫無保留地指導我如何備課,如何畫范畫,如何批改作業,使我從一名普通教員成長為一名教授。我的成長和進步,與您的教導密不可分!
親愛和郭克老師,您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您謙虛禮讓的優秀品德,勤儉節約的樸素作風,卻長久地留在我心中,不斷鞭策和激勵我!
【1999年郭克教授生日宴會 右側為方鳳富教授 】
郭克老師,您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對教學工作認真負責,對系上同事團結有愛。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您是美術系工會主席,我是系上的保管員。當時,上級經常給美術系發來不少生活物資,幫助老師們度過難關。每次分發物資時,您不但從不多吃多占,反而盡量少領少拿,甚至不要,并吩咐我盡量多照顧大家。
【作者:郭克 作品:《三國演義開篇詞》69X138cm】
記得有一次分發香煙,按上面發下來的香煙平均分配,每位老師只能分5支,您是很愛抽煙的,可您卻對我說:“我不要煙,把我的5支煙分給陸一祿老師吧,他煙癮最大,照顧他。”我忙對您說:“我已經把平均分配后多出來的幾支煙都分給陸老師了,您就只給陸老師一支煙,您留下4支好不好!”您還想拒絕,但我堅持勸您留下4支煙,您這才領了煙。雖然只是一支煙,但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能如此謙讓和關心他人,是非常難得的。
【 2014年 方鳳富教授在《郭克教授從藝七十周年茶敘會》上致辭 】
1988年11月中旬,我和您一起帶學生前往貴州銅仁梵凈山寫生。我們從銅仁到梵凈山,因路途耽誤,天色已晚,四周沒有人煙,大家又累又餓,無力繼續行走。這時,突然發現路邊有一個破爛的茅草棚,進去一看,里面什么都沒有,我同您商量,決定不走了,就在茅草棚里過夜。此時,天已黑盡,大家都餓了,又沒帶干糧,怎么辦呢?我們看見地理種有紅薯,同學們就到地面用手刨了些紅薯回來,再四處找尋柴草樹枝,生火燒紅薯。
【作者:郭克 作品:《秋實》34X46cm 】
因天冷,柴草又不夠,結果紅薯燒得半生不熟,您卻毫不計較,和大家高興的吃起來。您還興致勃勃的鼓勵大家:“同學們,我們學的是紅軍,走的是長征路。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
【 2014年9月 郭克教授出席方鳳富教授畫展 】
您觸景生情,回想起當年從家鄉甘肅天水一路艱難到重慶讀大學的情景,您聲情并茂地給大家講述當年的入川之行,一行9人坐敞篷車一路顛簸,日曬雨淋,風餐露宿,缺衣少食,經常餓得頭昏眼花,一路靠旁人接濟甚至乞討,耗時一月才到達重慶。同學們聽聞后深受感動,就這樣,您和同學們一起,在茅草棚里坐了一夜。待天亮,又帶領大家繼續向梵凈山進發。
【 2020年5月 方鳳富教授及同事參觀《郭克教授捐贈書畫作品展》】
敬愛的郭克老師啊,您教我上素描課已經過去整整63年了!往事歷歷在目,難以一一述說,您老人家永遠是我的好老師,是我學習的好榜樣!我要化悲痛為力量,永遠銘記您的恩情,繼承您的繪畫藝術,讓它發揚光大!
您的學生方鳳富
2020年6月4日于西南大學
作者介紹
方鳳富,男,重慶忠縣人,1937年生。1956年考入西南師范學院(現西南大學)音樂系,1957年轉入美術系學習。現為中國書畫名家網藝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旅游聯誼中心理事、西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英國劍橋國際知識分子名人錄成員、美國名人傳記研究所研究部顧問、中國文物學會書畫雕塑委員理事、北京圓明園學院顧問、重慶慈善書畫院名譽院長。擅長中國花鳥畫,受業于著名畫家蘇葆楨、李際科、郭克等教授,對任伯年、張書旗等大師作品也有較深的研究,同時廣泛吸取大家之所長,自成一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力創新意,嚴謹樸實,清新典雅,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特別是所畫的白葡萄和白藤花,將寫意、勾勒、染色相結合,力創新意,實有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