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為有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廣西貴港東方傳奇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樊海麟把產業扶貧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堅持 “輸血”與 “造血”相結合,“治標”與“治本”齊發力,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輻射帶動特色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切實讓貧困戶變成長期受益者,確保讓貧困戶人人有脫貧門路、戶戶有增收項目,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東方傳奇的王牌產品——封侯巖葡萄酒的種植基地位于廣西都安國家深度貧困縣,占地接近10萬畝,它解決了當地15萬人的就業問題,幫助近3萬戶農民脫貧。”提起產業扶貧,樊海麟首先想到的就是通過種植葡萄進行精準扶貧,“如果說我們的產品不受歡迎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就不可能拉動脫貧,在這個過程中就形成了系列性的整體聯動效應,所以我覺得產業扶貧確實能夠帶動農民脫貧增收。”
除此之外,東方傳奇還通過提供更多勞動崗位,促進就業扶貧;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化農產品加工業和生態種養植產業,推進特色產業扶貧;發展城鄉特色產業,免費為貧困戶提供科學種養技術扶貧培訓等多種形式,全力以赴幫助地區人民脫貧攻堅。
振興鄉村,就是要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談及鄉村振興,樊海麟提出了他的想法,“樊氏微生物科技可以在有害物質分解、農業種養殖,農產品深加工,農民增收、生態環境改善、扶貧攻堅等方面起到重大帶動作用。”
“大家可能不知道,基于微生物技術的畜禽健康養殖,能做到零排放!”樊海麟以生豬養殖為例,現行達標排放的生豬養殖模式,糞污肥料化利用的比率很低。將微生物樊氏法廣泛應用于微生物種養與環境治理、有機肥和有機飼料的生產,可最大限度避免農藥化肥、激素型飼料的使用,新鮮豬糞豬尿中的氮、磷、鉀都是水稻種植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肥料。在有效改善農業、畜牧業生產生態環境的同時,可以全面提升農畜牧業產品的品質。
樊海麟進一步指出,我國每年產生各類秸稈7億多噸,如果其中2億噸秸稈轉化成動物可以利用的發酵飼料,就基本可以替代玉米和豆粕的進口。發酵飼料是動物健康養殖和抗生素替代的首選。菌床養殖模式在滿足養殖廢水零排放的同時,還實現了機械化、規模化和智能化。養殖的能耗下降,生豬健康狀況大為改善、飼料利用率高、肉品風味佳。
“基于微生物技術的池塘工業化零排放養殖模式,基于微生物技術的莊園經濟模式,可在同一區域內,構建‘漁蝦稻’‘漁果菜茶’‘畜禽果菜茶’等多種種植養殖組合。”樊海麟表示,決勝決戰脫貧攻堅,就要抓好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銜接,將微生物科技品牌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著力走出一條新時代新農村的高質量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