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牤牛陣”就在景縣
河北省景縣杜橋鎮丁馬莊村歷史悠久,公元985年北宋大將楊業楊繼業不幸陣亡,兒子楊延昭(楊六郎)接過父親的大旗前來鎮守知景州(現在的景縣),宋軍楊六郎的中軍大帳就駐扎在景縣城西8公里處丁馬莊村,帳外還有拴馬的樁子,就是馬莊。民國后期將丁莊和馬莊合并為丁馬莊。東邊是糧草倉現在“草廠村”,北面是“徐莊”也就是住宿的地方,北面還有馬圈也是宋軍養馬喂馬的地方,西北“車莊”是宋軍放車的地方,故得名車莊。正西面是一座大佛像,是出征拜佛的地方,得名“佛臺村”。
以上歷史景縣縣志并無記載!
歷史上更著名的“牤牛陣”的戰場就在景縣西降降河西岸,現在的景州站北,西張莊村東,原來這里是一片松林,楊六郎利用樹林做掩護,將牛頭部犄角上帶上尖刀,用草人肚里添上草料穿上遼國士兵(古稱達人)的衣服,把牛餓幾天,再把牛圈入樹林中,斬斷纜繩牤牛沖向草人,牤牛用犄角挑開草人的肚子,草料就露出來,牤牛吃個飽,就這樣楊家軍訓練好了牤牛陣。一天,遼軍20萬大軍來犯,楊六郎只有8萬大軍,號稱10萬大軍,在西降降河西岸拉開大陣,等遼軍進入埋伏圈,早已做好準備的楊家軍,將牤牛尾巴上的鞭炮、油布條點著,牤牛聽到響聲受到驚嚇沖向敵陣,牤牛用犄角挑開遼軍的肚子,遼軍大亂,20萬大軍被上萬只牤牛,打亂陣腳,遼軍大敗。楊六郎用8萬大軍,巧勝20萬(也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案例),遼軍尸橫遍野,宋軍就在王謙寺鎮達村后挖了一個大坑只埋下10萬人,又在南面挖了一個大坑又埋了10萬遼軍,就是現在的達村。后來,宋軍德勝將營盤遷到宋門營,現在的宋門。
文: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