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潮 字伯濤,河北涿州人, 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河北省書法學術委員會委員 河北省楷書委員會委員 、 河北省書協會員、現代書法家、《墨品漢字》書法顧問,北京服裝學院書法講師。自幼習書,師承名門,筑基國學,涵養詩文,深入研究兒童及書法初學者教學方法,以弘揚書法藝術為己任。常年從事書法教育工作。
自幼習書,筑基國學,涵養詩文;10歲師法歐公九成宮與顏魯公多寶塔,16歲臨習趙孟頫、二王名帖,后拜入艾村先生門下,學習諸名家名帖至今;宋老師除醉心書法且精研文房。不但對書法鑒賞和文房用品的發展史和制作工藝有精深研究,且志于書法的傳播和教學,將弘揚中國書法藝術為畢生使命。
蘇軾云“書法備于正書,溢而為行草”。草書的學習當 然需要有楷書作為基礎,但需要正確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 從文字實用的角度來看,學習楷書的作用是規范書寫,保 障文字的基本功能;草書是在保障文字基本功能基礎上, 提高效率。所以蘇軾本意是掌握了規范書寫再去學習快速書 寫,而不是一定要把楷書練習到某種高度,再去練習草書。
古人的平均壽命短,能夠用在類似楷書這種基礎訓練上的 時間很有限。所以只在蒙學的初級識字階段,進行楷書的基 礎學習,稍大一點就要練習快速書寫技巧來滿足實際需求。 這點可以通過古代蒙學識字的教材來證明。 古代初級訓蒙識字的教材支持真草同修的觀點。
古代的書法教材,多見真草對比形式出現的。比如皇象 的《急就章》、著名的智永《真草千字文》、假托王羲之的《右 軍正草百家姓》它們既是童蒙識字的課本,也是學習書法的 必修課程。尤其是智永《真草千字文》對后世影響最大。歷代 大家都學它。后來的懷素、宋徽宗、趙孟頫、文征明等也都有 自己的千字文傳世,雖然字形有異但是筆法皆是一個路子 一般是真草對照形式的。這應該視為古人學習書法,真草用 同修的直接證據。 真草筆法一致所以可以同時進行練習
草書本身就是楷書的簡便寫法,它們在用筆是高度一 致的。歷史上每一種正書都有它對應的草書。周汝昌先生認 為“從古至今,文字上的改革進化,都由草起”“草法楷 定”。趙壹的《非草書》證明草書在東漢時已經流行,雖然 文中反對草書這種書寫形式,但是并沒能阻止它發展勢頭。 說明快捷的書寫方式為社會發展所必須。另外非常重要草書 教材《草訣百韻歌》根據張多強先生考證北宋元佑年間已 經盛行,說明古代書者對草書學習資料的實際需求。
《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從引言“書之求能,且攻真草,今 以授予,可須思妙。”到最后的“于茲五年,真草自知可成 矣。”首尾呼應。說明文中敘述的十二種筆意是同時 適用于楷書和草書,并不是分開談的。且明確指出,要提高 書寫水平要同時對楷書和草書加強訓練。也說明了在張旭、 顏真卿眼中楷書和草書筆法的一致性。
《書譜》中“草不兼真,殆于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 札,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 轉為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真虧點畫,猶可記文。回 互雖殊,大體相涉。”這段論述是基于楷書、草書的用筆 技法高度一致的基礎上,論述楷書、草書之間使轉和性情誰 為形質的細微區別而已,也是混在一起論述的。 從古人楷書的書寫速度看真草同修訓練效果
真草同修的訓練方式大幅度提高了楷書的書寫速度。王 元軍先生在《唐代寫經生及其書法》一文中記載唐朝的經生 (以抄寫經文為生的人)抄寫一部大般若經可以得到“施 銀盤子叁枚(共卅五兩)麥壹佰碩 粟五十碩 粉肆斤 ” 這在當時相當于六品官員(大概相當于的司局級)的年 薪,折合人民幣約 30 多萬。大般若經 600 卷,480 萬字。平 均每天要書寫 13000 多字,且不能有節假日才能在一年的時 間里完成。也就是說他們必須每天 7000 字以上兩年內完成。 可見相傳趙孟頫日書萬字康里巎巎的日書三萬字、119 文征明每日千字文十本為限都是可信的。只有掌握草書快速運筆 的方法才能做到。 快速行筆不僅僅是完成書寫任務的必要條件,也是寫出高 級點畫質量的重要前提。 真草同修在今天的書法教育中依舊可以實現當前草書的實用價值大不如前,但是古人真草同修的 訓練方法值得借鑒,靈活多變也會激發中小學生對書法的 興趣。在中小學書法教育中應適當加入草書的內容。其目的 不是為了使之學習草書。而是通過對草書的練習掌握快速運 筆的技巧,提高書寫效率與書寫質量。草書更能使人建立筆 勢的概念,理解在運動中產生的中和之美。通過了解筆畫之 間的因果關系逐步養成辯證思維習慣。為學習我國古典哲學 打下基礎。
“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之難事必做于易”書法 確實博大精深,單就入門而言并不像人們認識的那么困難。 況且書法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書法家,就中小學書法教育 來說主要是解決入門問題;也可以稱之為正確書寫習慣培 養。 王羲之筆勢論中明確指出“存意學者兩月可見其功, 無靈性者百日亦知其旨。”王羲之說笨蛋三個月也能入門! 這大概就是字無百日功的本意吧。孫過庭說:“嘗有好事, 就吾求習,吾乃粗舉綱要,隨而授之,無不心悟手從,言 忘意得,縱未窮于眾術,斷可極于所詣矣”這是孫過庭經過實踐證實的。證明只要思路對、方法對,僅僅“粗舉綱 要,隨而授之”就可以達到“心悟手從,言忘意得”的教 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