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 張琇杰
前不久 ,記者在煙臺博物館,撓有興趣的發現一款抗戰時期的中國膠東地區兵工廠生產的榴彈槍,細細詢問,方知這款鮮為人知的兵器,乃榴彈槍的鼻祖,是世界軍事史上的一棵耀眼的奇葩。
煙臺博物館
抗戰烽火燃四方 膠東老區擺戰場
1937年,日寇的鐵蹄肆意踐踏我大好山河,國土淪喪家破人亡,抵御日寇侵略的怒火,熊熊燃燒在中華兒女的胸膛,膠東地區在黨的領導下,煙臺的抗日戰士與敵人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用滿腔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凱歌,在敵強我弱沒有武器的情況下,組建歷史上第一個八路軍兵工廠,在十分惡略的條件下,他們不惜犧牲生命為代價,槍林彈雨中冒著敵人的炮火,克服種種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積極組織戰士自己動手生產武器,槍炮彈藥…… 這款榴彈搶也正是在戰火硝煙彌漫中問世,在血與火的洗禮中誕生,它標志著中華兒女的聰慧才智,戰場上彰顯出技壓群芳的神威,為膠東老區的抗戰勝利提供了積極因素。
當年歷史上第一批榴彈槍
當年兵器遺址
當年兵工廠廠長周吉隆(右一)和其他領導同志
世界第一毋容置疑 史料記載無以倫比
中華民族是個非常善于創新的優秀民族,5000年源遠流長的燦爛文化,在遠古就有聞名遐邇的四大發明,為人類文明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創造出非凡的業績。在艱苦卓絕的抗戰時期更為突出,不拘一格的研發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現代榴彈發射器,批量列裝八路軍部隊。這一發明進一步印證了智慧的東方民族,給了誣蔑“中國人不會發明創造”的造謠者有力地抨擊。前不久,本報原野等兩位記者前往煙臺進行了專訪,到煙臺博物館觀看了八路軍榴彈發射器實物,現場考察了其誕生地八路軍兵器廠遺址,采訪了當年組織研制的八路軍兵工廠廠長周吉隆的女兒周培德老人,她為我們提供了當年她父親周吉隆廠長,率先研發榴彈槍武器的原始手稿及部分圖片資料,特約通訊員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會員,煙臺博物館干部張琇杰提供煙臺博物館的系統資料,并且撰寫了詳實的歷史軍事資料的論證,以及相關權威部門的認可證明。無可非議的證明了當年抗戰八路軍膠東地區煙臺兵工廠研發的榴彈槍首創性,科學性。
周培德(周吉隆之女)原野記者(中間)張琇杰(右一)
這款鮮為人知的榴彈槍,是我軍歷史上榴彈槍的最早記錄,也是世界兵器史上現代榴彈槍的最早記錄。從各種史料和記載看,榴彈槍的試制相當成功,從射程可看出其性能非常先進(是美國M79射程的1.5倍),1939年榴彈槍在設計上獨辟蹊徑別具匠心,第一次將高低壓發射原理應用于步兵武器,有效減小了后坐力,小型火炮般的口徑,發射時的后坐力卻和步槍差不多,從而實現了抵肩發射,為步兵提供了炮兵一般強大的火力,這是一個極富天才的創新、世界首創的發明,開創了世界兵器史上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