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展示
邊景昭:字文進,沙縣興義坊(今鳳崗鎮)人,祖籍隴西(今甘肅),為明初杰出的工筆花鳥畫家。
明代宮廷繪畫鼎盛時期,關于邊景昭,有詩曰:“邊公花鳥冠當時,內苑皆稱老畫師。留得宣和遺跡在,令人披玩動哀思。邊景昭_字文進,沙縣興義坊(今鳳崗鎮)人,祖籍隴西(今甘肅),為明初杰出的工筆花鳥畫家。明成祖永樂(1403-1424)間召入京師,值武英殿,為宮廷作畫。
被明朝宮廷奉為一代院體花鳥畫圭臬的邊景昭,自福建走出,一朝踏入宮中畫院,便以一手宋代院體風格,開創有明一代宮廷院體畫新局面,將“花之嬌笑,鳥之飛鳴,葉之正反,色之蘊藉”描繪得精謹細微,柔韌相宜,乃至影響了后世諸如林良、呂紀等一大批杰出畫家的畫風與創作,實在是居功至偉,實為閩人永恒之驕傲。
一般人看來,在文人官宦們的眼里,宮廷畫家只不過是畫工畫匠而已,與畫工畫匠們交游,顯然有失這些清高的文人官宦們的身份與面子。但是,明代宮廷畫家的生存狀態卻并非如此,尤其是在永樂這近120年的明代宮廷繪畫黃金時期——由于明朝并沒有設立獨立完備的宮廷繪畫的機構,畫家入宮大多是靠舉薦、征召人宮成為宮廷畫家,而舉薦這些宮廷畫家的人員大多都是官員,故而入宮后他們之間仍會有交往。而一旦某位宮廷畫家由于受到皇室青睞,自然也會引起其他官宦對這位宮廷畫家的另眼相看,所以越是畫技高超、名聲顯赫的宮廷畫家,與其交往的官宦也就越多,且身份地位一般也較高。再者就是明代宮廷畫家一般都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可以說他們本身也是文人,《閩書》中就曾言邊景昭本人即“博學能詩”,在宮廷畫院中位列“禁中三絕”。直呼邊景昭為“當代邊鸞”的朝中大臣解縉,不僅是明朝第一位內閣首輔,并主持編纂了中國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可謂官宦集團金字塔最上層的士大夫。如此地位的士大夫,不僅與邊景昭交游,還為其歸鄉特地寫來送別詩,足可見邊景昭藝術才情勃發,正是其前途最春風得意之時。
五代黃筌的《竹梅寒雀圖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即屬邊景昭風格,其中太平鳥和八哥的造型,竹葉、梅枝的表現,均與邊氏《三友百禽圖軸》相似,麻雀則近邊氏《百喜圖軸》,尤其頰部白色圓點的部位極其相類,惟整體上更呈平面化和圖案化,裝飾性更強,當屬邊氏傳派作品。邊景昭的作品基本都存于各大博物館,流傳出來拍賣的價格也非常之高,現已知知道的作品只有60幾幅,本公司非常榮幸能征集到一件。
此幅邊景昭作品,長125.5cm,寬62.5cm。圖中口鳥和喜鵲棲止在樹枝和坡石間,禽鳥情態生動,色彩妍麗明潔,表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春景。用簡放粗重的筆墨勾染巖石,有"花之妖笑,鳥之生動,葉之蘊藉,不但勾勒有筆,其用筆墨無不合宜"之說。此圖工寫結合,剛柔相間,在花鳥畫技法上有所創新。景昭善于觀察自然、重視寫生,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一種高度的藝術概括能力和捕捉能力,以及他深厚的學養積累等,也是我們應當學習和借鑒的。
此幅邊景昭作品現以入選交由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對此藏品有興趣的買家請與本公司關業務經理和保利拍賣公司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