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操夜夜添-日日操影院-日日草夜夜操-日日干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不卡

公告:魔扣目錄網為廣大站長提供免費收錄網站服務,提交前請做好本站友鏈:【 網站目錄:http://www.ylptlb.cn 】, 免友鏈快審服務(50元/站),

點擊這里在線咨詢客服
新站提交
  • 網站:51998
  • 待審:31
  • 小程序:12
  • 文章:1030137
  • 會員:747

一場疫情沉重打擊了全球經濟,與旅游業相關的公司無疑是其中之甚。

 

共享民宿獨角獸Airbnb宣布裁員25%,并決定放棄年內上市的計劃;朋友圈里的導游也紛紛轉行干起了微商,賣起了尿布和保健品。

 

但就在這時,一家主打WiFi漫游出租的公司優克聯(uCloudlink)卻選擇了“流血上市”。

 

美東時間5月4日,移動數據流量共享平臺優克聯(uCloudlink)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計劃以“ UCL”為股票代碼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初步擬定的募資規模為5000萬美元。

 

自瑞幸咖啡(NASDAQ: LK)造假事件曝光后,跟誰學(NYSE: GSX)、愛奇藝(NASDAQ: IQ)等多家知名中概股公司遭遇海外機構做空,不少媒體都認為中概股回歸潮或將來臨;而疫情之下的全球旅游行業危機重重,優克聯自身也面臨盈利下滑、專利糾紛等一系列困境——此時選擇赴美上市,絕不是一個好時機。

 

從這個角度來看,擺在優克聯面前的,注定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

 

01 復制粘貼出來的核心技術?

 

公開資料顯示,優克聯是一家移動數據流量共享平臺,旗下有“吉客貓”和“漫游超人”兩大品牌,分別對應銷售和租賃兩種不同的模式。

 

通俗來講,優克聯的業務模式就是自己先去旅游目的地購買當地運營商流量,再通過技術手段將國內運營商與當地用運營商的網絡鏈接起來,用戶無需轉網和換卡,只需要按使用時長和流量進行付費,以此來解決出境游用戶的上網需求。

 

想法是好的,但是實現方式卻是落后的——簡單來說,就是“抄襲”。

 

優克聯創立于2014年,但這個技術早在2008年,就由一個來自美國硅谷的華人團隊開發出來了。

 

這個團隊的創始人叫做劉晶,他在2007-2008年間研發發明了虛擬SIM卡的技術,實現了用戶在不使用實體SIM 卡的情況下,只要打開隨身WiFi,就可自動形成一個虛擬的SIM卡,自由連接當地最優網絡的功能。

 

劉晶在美國為這項技術申請了專利(專利號8,116,735號),同時注冊創辦了一家叫斯凱榮(Skyroam)的技術公司,公司團隊核心成員均來自于微軟、中國移動、騰訊、華為以及T-Mobile等知名科技企業,并很快拿到了融資。

 

2013年,一個叫王斌的前華為員工加入了斯凱榮(Skyroam),但是僅工作了4個月隨即離職——當時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件事會成為日后一起高達5800萬元侵權官司的導火索。

 

離職后的王斌隨即加入了由其前華為同事陳朝暉所創立的優克聯(uCloudlink)。僅僅一年后,uCloudlink便發布了第一款隨身WIFI產品,而這款產品的技術和效果與斯凱榮(Skyroam)的一模一樣。

 

同行抄襲可以說是國內創投圈的頑疾了,騰訊雖然成為了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但時至今日也沒能擺脫“抄襲起家”的帽子,一直被罵“沒有夢想”到今天。

 

這件事如果發生在國內,可能也就不了了之,但最戲劇性的是,斯凱榮(Skyroam)的專利注冊地,是美國。

 

2018年,斯凱榮美國(Skyroam Inc.)向美國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優克聯公司專利侵權。

 

2019年4月,紐約南區法院認定優克聯公司(uCloudlink)型號為GlocalMe G2、G3和U2的WIFI熱點設備以及型號為S1的移動電話侵犯了斯凱榮(Skyroam)的專利權,判令其從2019年9月1日開始停止在美國銷售上述型號設備或提供服務,同時判令優克聯公司(uCloudlink)支付218萬美元侵權賠償。

 

圖1:uCloudlink與SIMO (Skyroam美國公司)法律訴訟

 

眾所周知,美國對于專利等知識產權一向看重。由于法院認定優克聯公司的侵權行為是故意為之,因此法院與2019年10月16日再次修改判決,將優克聯的賠償金額由218萬美元增加至820萬美元(約5800萬元人民幣)。

 

820萬美元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優克聯創立之后一直在虧錢,據招股書顯示,2017和2018的兩年時間里,優克總共虧掉了約4500萬美元。而為了沖擊上市,公司剛剛在2019年“扭虧為盈”——實現了凈利潤521萬美元。

 

但只這一場官司,不僅賠光一年的凈利潤,還會留下一個300萬美元的窟窿。

 

雖然優克聯在敗訴被禁售后,通過“系統升級”繞過了禁售令,但根據更新后的產品存在工作效率降低、設備無法連接到無線網絡等硬傷;或許短期內對公司經營影響不大,但長期來看,必將影響用戶口碑和市場銷售情況,從而影響公司業績和收入。

 

而疫情之下的流血上市,似乎也就成了優克聯無奈的選擇。

 

圖2:uCloudlink與SIMO (Skyroam美國公司)法院判決書

 

02 走不通的模式,看不透的財報

 

根據招股書,優克聯的業務模式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發展:1.0階段,以向出境游客出售/出租隨身WiFi為主;2.0階段,公司以搭建SIM卡池的方式為用戶提供跨運營商的本地流量服務;3.0階段,公司利用云SIM平臺,聯合合作商擴大用戶流量共享市場。

 

由此可見,優克聯給自己設計了一條由隨身WiFi租賃的硬件公司,向共享經濟科技公司轉型的路線。

 

圖3:uCloudlink的業務模式

 

關于云SIM平臺這個模式,招股書中更是放了大量的篇幅來描述,同時公司表示未來發展將會繼續向輕資產轉型,收入組合重點放在毛利水平更高的云平臺和流量業務上。

 

圖4:uCloudlink未來發展模式傾向輕資產模式

圖5:uCloudlink的貨幣化圖解

 

但當數據流量也開始進入共享經濟,看似創造了一種新的流量使用方式,實際卻是鉆了用戶購買流量后使用不充分的空子。而跨過固定的通信運營商,其實也是動了傳統數據運營商們的蛋糕。

 

舉個例子,以前有80個人去健身房,他們會辦80張健身卡,現在你一個人辦了20張健身卡,拉著這80個人搞起了分時租賃,健身房老板會怎么想?這種經營模式能長久嗎?

 

此外,經營數據通信業務,需要有相應的通信牌照,而優克聯(uCloudlink)只是轉賣運營商移動數據流量的流量販子,不具有相關的審核和牌照,并沒有受到應有的數據安全的監管。優克聯在國內也售賣本地上網服務給大眾用戶,而完全沒經過國內工信部要求的實名制等關鍵流程,對于用戶來說,SIM卡池對接多個用戶、多個運營商,跨運營商的使用流量,存在極大的數據安全隱患。

 

2018年3月,美國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上超過5000萬用戶信息遭泄露,引起全球的廣泛關注。5月25日,歐盟正式實施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面向所有收集、處理、儲存、管理歐盟公民個人數據的企業。而面對我國屢屢發生的個人網絡數據、個人隱私信息被竊取濫用的情況,國家相關部門今年也將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和數據安全法。

 

再看看到財務數據,對這家公司的經營更加疑惑了。

 

 

圖6:uCloudlink收入結構

 

招股書中收入說明,uCloudlink收入主要來自服務和產品銷售。

 

服務收入主要是數據流量收入,2017-2020Q1該項收入占比逐年下降,2019同比僅增長了3%,其中來自數據服務的收入同比下降了2.5%。

 

根據公司招股書解釋,2020Q1流量收入下降受新冠疫情影響;而2019年較2018年流量收入下降是因為出境游的減少,以及銷售渠道由代理商換為電商自營導致銷量下降。但是,招股書中披露的公司2017-2020Q1的活躍設備及日消耗流量情況,兩項數據2018、2019、2020Q1都出現了大幅增長。優克聯解釋2018的數據收入較2017有大幅增長,主要原因是活躍設備和日消耗流量的增加。同樣的運營數據大幅增長,但是在2018與2019、2020Q1的數據業務收入表現卻呈現了相反的結果。

 

產品銷售收入,即隨身WiFi、智能手機、SIM卡等硬件產品銷售的收入,2017-2020Q1硬件收入占比在持續增加,2018、2019年增長率也分別達到了103%、77%。

 

招股書中,這項收入解釋為公司自己的硬件產品銷售,以及合作伙伴的硬件銷售,但究竟與合作伙伴怎么進行相關的收入和成本分成并沒有明確的說明。很難判斷占收入比越來越高的硬件收入究竟有多少是優克聯自己創造的,未來公司能否繼續保持這么高的增長率也值得商榷。

 

除了兩項收入各自的增長存在問題,公司財務數據的趨勢也和前面我們看到的業務模式相反,一個向輕資產轉型的公司,為什么硬件收入占比會逐年增加?公司未來的業務模式究竟什么?招股書中花了大篇幅的描繪了云SIM平臺,但實質性的問題卻一個都沒有回答。

 

看完收入,我們再來看成本和毛利。

 

根據招股書中的運營數據和流量服務收入、服務業務成本數據,可以簡單計算得出uCloudlink流量業務每GB收入和成本(1GB=1024MB),如下:

圖7:根據uCloudlink招股書數據,測算流量單價

注:由于服務業務以流量業務為主,以該成本數字估算公司數據采購成本

 

但是,根據招股書中沙利文數據顯示,2018、2019年全球用戶月均消耗移動流量增長分別為63%、46%,而uCloudlink用戶日均消耗流量增長分別高達79%、86%。

 

尤其在2020Q1的疫情期間,國內和境外出游都受到了影響,但是uCloudlink的日活躍終端和日均消耗流量卻出現了同比大幅增長,這與管理層對于2020Q1收入解釋相反。

 

再來看價格,根據招股書中沙利文數據,2017-2020年全球移動流量平均價格為5.2、3.5、2.5、1.9美元/GB,而uCloudlink的流量成本單價在2017-2020Q1分別為4.47、1.63、0.41、0.16美元/GB。公司給出流量采購成本逐年下降是因為與運營商協商了更好的價格和提高了SIM卡池使用效率。

 

但同樣是流量價格下降,優克聯的流量采購成本下降幅度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9年公司流量成本單價較上一年下降了75%,而全球平均流量單價僅下降了29%。

圖8:根據沙利文數據,全球用戶移動流量使用情況和價格水平

 

同時,招股書中沙利文也給出了uCloudlink目標市場的流量價格水平,其中印尼流量最便宜,可以做到0.5美元/GB,但是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高于1美元/GB。出境游熱門的一二線城市流量價格更高,印尼的二線城市流量價格也有1美元/GB,更不要說中國、日本、北美這幾個公司收入主要貢獻地區。綜合考慮所有的因素,我們也想不明白,uCloudlink是如何做到2019年全球平均流量成本是0.41美元/GB,2020Q1疫情下全球平均流量成本可以繼續降低到0.16美元/GB,遠低于行業最低價格水平。

 

圖9:沙利文數據,uCloudlink主要目標市場流量價格水平

圖10:uCloudlink收入地區分布

 

公司日常經營的三項費用,2019年的數據表現也很奇怪。其中,隨著公司運營數據的大幅提升和收入增長,uCloudlink的研發費用和市場銷售費用的數值和占收入比卻出現了明顯下滑。

 

圖11:2017-2020Q1 uCloudlink利潤表

 

招股書中公司解釋,2019及2020Q1兩項費用的下降源自對相關人員的裁減和市場投入的減少,一家正在向云SIM平臺轉型的科技公司,研發團隊卻不增反減。更讓人不解的是,2018年兩項費用大幅增長的原因,是公司增加了研發和市場的人員以及品牌市場投入。

 

前一年擴充的研發和市場團隊,隨著第二年運營業績和收入的大幅好轉,卻被收縮了。

 

經歷了2017、2018的虧損,通過硬件收入增長,毛利提高,費用縮減,公司終于在2019年扭虧為盈,凈利潤521萬美元;而2020Q1受疫情影響,公司凈利潤僅為25萬美元。

 

綜合我們上述分析,公司的業績和財務存在部分與行業和商業常識不相符的地方。優克聯是否會為了上市而美化報表,虛增了用戶數據和收入利潤?靠裁員來提升利潤水平,這種方法可持續么?

 

 

優克聯的上市進程并不順利。據了解,2019年下半年優克聯(uCloudlink)就曾聘請過一名Morgan Stanley的高管作為CFO,并以Morgan Stanley為主承銷商籌備赴美上市,秘密遞交了上市申請資料。上市進度延期了這么久,除了疫情的影響,承銷商的全部更換或許也是原因之一。根據公開招股書,優克聯的承銷商已經換成了中資的老虎證券、華盛證券,外資的I-Bankers、Loop Capital。

 

在瑞幸事件之后,中概股在美國受到了很多質疑;而且近一段時間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上市后股價表現都很不理想。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即便優克聯流血登上了納斯達克,上市后仍然面臨交易量和流動性等諸多現實問題,投資者也未必會買單。

 

目前,關于優克聯(uCloudlink)和斯凱榮(Skyroam)的知識產權訴訟仍在繼續。在美國,斯凱榮繼續上訴中;在中國,優克聯也已經被斯凱榮起訴了關于核心技術專利的權屬問題,而且不止一項專利。

 

優克聯(uCloudlink)希望講一個流量共享的故事,把自己包裝成有著核心技術(云SIM平臺)的科技公司,以獲得更高的估值和更多投資人的認可。但是這個支撐故事和公司的核心技術,究竟屬于誰,還沒有定論。

分享到:
標簽:回潮 纏身 寒冬 訴訟 故事
用戶無頭像

網友整理

注冊時間:

網站:5 個   小程序:0 個  文章:12 篇

  • 51998

    網站

  • 12

    小程序

  • 1030137

    文章

  • 747

    會員

趕快注冊賬號,推廣您的網站吧!
最新入駐小程序

數獨大挑戰2018-06-03

數獨一種數學游戲,玩家需要根據9

答題星2018-06-03

您可以通過答題星輕松地創建試卷

全階人生考試2018-06-03

各種考試題,題庫,初中,高中,大學四六

運動步數有氧達人2018-06-03

記錄運動步數,積累氧氣值。還可偷

每日養生app2018-06-03

每日養生,天天健康

體育訓練成績評定2018-06-03

通用課目體育訓練成績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