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行業都會被互聯網改造,是一個毋庸置疑的趨勢。
今年初,一場疫情催化了中國數字化轉型節奏。在這個過程中,互聯網醫療作為戰役的"第二戰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目光。疊加醫療科技突破飛速、互聯網醫療的需求激增,和《健康中國2030》的政策支持,中國的醫療健康市場迎來巨大發展空間,市場規模預計2019年到2030年將從6萬億增至16萬億人民幣。
過去,醫療的數字化一直發展緩慢。其根本原因在于,醫療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產業鏈條長,且看病又是人命關天的事,需要各方有極強的信任,所以醫療服務極其依賴原有的線下模式。
從這個角度上說,實現醫療的數字化,需要為產業鏈各方在線上重新構建新的工作模式,打通線上與線下,并建立起牢固的信任關系。換句話說,互聯網醫療的價值,僅僅通過一個APP很難實現。
與其他互聯網玩家不同,平安一開始就從生態切入,在過去12年中已經逐漸摸索出了一張醫療產業數字化升級的「處方」,成為一家大型醫療健康企業。
9月22日,2020年中國平安投資者開放日在深圳舉行。此次中國平安投資者開放日活動,首次帶領投資者走進平安集團醫療健康生態圈,介紹過去20年來平安集團在此領域的投入。
平安集團聯席CEO陳心穎在會上表示,醫療生態圈是平安集團的長期戰略核心之一,希望通過構建醫療生態服務閉環,建立強大的技術壁壘,致力于積極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抓住市場發展機遇,創造更大價值。
伴隨著平安的分享,平安醫療生態圈的輪廓也逐漸清晰。
01
16萬億市場,從流量到生態
2020年的新冠疫情,仿佛給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按下了暫停鍵。交通運輸受阻、老百姓呆在家里,對各行各業來說,原先順暢運轉的業務通路驟然切斷,從農業、制造業到服務業都面臨著史無前例的考驗。
但限制從來是創新的催化劑,當生產要素不能自由流動時,數字科技的力量也得到人們更深刻的認識。互聯網醫療行業也是如此。某種程度上說,疫情已經成為線上醫療的拐點。
根據Analysys易觀數據統計,2019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為1336.88億元,較2018年環比增長35.6%。受疫情影響,2020年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將達2000億,增長46.7%,達2015年以來最高增速。
市場高速增長背后,是互聯網醫療用戶群體的下沉。
易觀千帆數據顯示,春節期間,互聯網醫療在線問診領域獨立APP日活最高峰達到了671.2萬人,最大漲幅接近160萬人。據國家衛健委統計,疫情防控期間,國家衛健委屬管醫院互聯網診療比去年同期增長17倍。
在這波用戶下沉浪潮中,平安好醫生無疑是最大受益者。
根據易觀發布的數據,一季度互聯網醫療領域獨立APP日活最高峰達到了862.4萬人,同比最大漲幅144萬人。其中平安好醫生春節期間的日均活躍人數達542.7萬,位列第一。春節疫情期間平安好醫生日均活躍人數(DAU)超過第2-10名同業的總和,在行業內一騎絕塵。
在Trustdata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報告中,平安好醫生在互聯網醫療行業內強勢領跑,獲得了全行業近70%的新增用戶。這也是為什么平安好醫生股價能夠從疫情低點翻了接近一倍的重要原因。
而平安好醫生,只是平安醫療生態圈的一個切口。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平安已經從在線醫療切入,打通線上線下,將服務延伸政府端、支付端,覆蓋包括醫保科技、智慧醫療、平安壽險、平安養老險、平安健康險等集團12家專業公司,形成了一個"大醫療健康生態圈"。
打法的不同,是底層戰略的差異。目前,絕大部分互聯網公司在醫療領域的拓展仍然停留在流量思維。而這樣的打法,在產業互聯網滲透中很難奏效。
原因很簡單,流量邏輯是從互聯網產品切入,比拼的是對用戶需求的理解。但醫療是一個極度復雜的基礎需求,服務過程中又需要極強的信任。所以,互聯網醫療企業最終比拼的是產業鏈上下游的資源連接的廣度和密度。
在這個過程中,互聯網醫療企業的發展也必將從產品走向生態。這樣的趨勢,首先在平安內部發生。
02
合縱連橫的醫療生態圈
《健康中國2030》中提出幾個發展目標,2030年人均壽命達到79歲,健康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并要促進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
然而,當前中國醫療機構缺乏系統化、高效監管,全科醫生缺口大、醫護人員不足、基層醫療水平專業性欠佳,過度治療問題嚴重、看病難、看病貴,醫保支付承壓、商保覆蓋率低,一直是中國醫療面臨的四大痛點。
痛點孕育市場。縱觀整個醫療服務行業,有4個主要的參與方:政府(Government)、用戶(Patient)、服務方(Provider)、支付方(Payer)。隨著醫療數字化的的發展,科技在醫療行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平安醫療生態圈的發展邏輯,是以科技為抓手,圍繞4個參與方向外延伸。其中,平安智慧醫療服務政府端,平安好醫生占據用戶及線上醫療服務端、平安智慧醫療占據線下醫療服務端,平安人壽、平安養老險、平安醫保科技、平安健康險服務支付端,平安醫療科技研究院等提供技術研究支撐。
升級后的醫療生態圈戰略與過去在集團頂層設計之下"分兵"突破不同,如今的醫療生態圈更強調"合進與閉環"。換句話說,在集團統一部署后,未來各成員的角色明確,在齊頭并進的同時,加強協同,共同推進生態圈建設。
那么,應該如何理解這種合縱連橫的發展邏輯呢?站在醫療行業角度,我們可以從兩個維度去觀察。
所謂橫,即服務的廣度。具體來說,平安醫療生態圈對用戶、服務方和支付端的覆蓋,打通了從用戶流量導入到最終付費的整個服務環節,實現用戶價值最大化。
在用戶端,平安醫療生態圈以平安好醫生為核心旗艦,為用戶提供涵蓋健康管理、醫療服務、慢病管理、重疾管理等多樣化服務。截至目前,平安好醫生為3.46億用戶提供超3000種常見疾病的診療,日均咨詢量達83萬。
在服務方,平安好醫生擁有中國最大自建醫生服務群體,還建立起龐大的線下服務網絡。除服務個人用戶外,平安好醫生為企業用戶打造專業、便捷、安心的企業醫務室,已覆蓋500家以上的企業。
在本次開放日中,平安好醫生還推出升級產品"平安醫家",推出多層會員體系健康管家服務、打造四層醫生體系、升級醫生隊伍提升管理效率、以及升級保障保險。
在支付端,醫保方面,今年國家出臺的允許將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支付,極大利好在線醫療的發展,使得平安好醫生不僅在用戶端、服務端發揮優勢,最終也突破了支付端,形成了自我小閉環。另一方面,平安通過醫保科技,牢牢抓住"醫保控費"這個行業痛點。
截至目前,平安已覆蓋全國70%城市和8億多人口,為全國20多個省、200多個城市提供控費、結算、醫保賬戶運營等服務,助力醫保支付制度改革。
在商保方面,平安把壽險、養老險、健康險三家保險公司納入生態圈,通過與醫療服務的打通,從而實現健康+保險的協同。
所謂縱,即產業滲透的深度。平安通過服務政府,撬動醫院、醫生、醫藥核心資源,并借助科技抓手,賦能生態圈成員,建立競爭壁壘。
要理解縱向的意義,首先要了解政府在醫療行業的地位。一方面,國內絕大部分核心醫療資料都被公立醫院把握,而這些公立醫院的背后是政府。另一方面,政府也有很大的意愿去推動技術在醫療場景中的應用,來解決醫療資源短缺和效率等問題。
在執行過程中,平安智慧醫療為監管機構和醫療生態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依托"四輪"驅動賦能政府端,縱向打通服務。
所謂"四輪",即服務機構、服務醫生、管理疾病、管理藥品。具體而言,依托智慧醫院核心系統,助力醫院全面提升運營;賦能醫生,打造醫療領域的"Bloomberg"智庫AskBob,在臨床、科研等領域全方位的輔助醫生;賦能公共衛生系統,以應對流行病突發事件,賦能慢病管理以提升全民健康質量;在藥品方面,提供藥物研發、質管、集采一攬子方案。
報告顯示,通過平安智慧醫療產品服務,影像診斷耗時耗時從15分鐘降至15秒內。目前,平安智慧醫療已在全國約90個城市落地應用,并在海外市場得到拓展,覆蓋約2萬家醫療機構,服務45萬名醫生,且仍在不斷鞏固和拓展當中。
拉長周期看,平安賦能政府更大的意義是,在提升行業效率的同時,為產業鏈各方在線上重新構建了新的工作模式和信任關系。而這些資源和信任的積累,都為平安醫療生態圈構建了極高的競爭壁壘。
當然,平安醫療生態圈的價值還不止于醫療行業本身。某種程度上說,醫療生態圈與保險行業的潛在協同,才是更大的想象空間。
03
打響生態反哺金融的第一槍
近年來,平安一直在堅持科技賦能金融、科技賦能生態、生態賦能金融的發展戰略。市場對此理解并不深入。
從這個角度上,醫療生態圈與保險主業協同價值的顯現,不僅是近年來平安生態賦能金融發展戰略的重要成果,也是平安打響生態反哺金融的第一槍。
具體來看,平安醫療生態圈和保險業務的協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醫療生態圈覆蓋的海量流量,為金融業務拓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截至目前,平安醫療生態圈覆蓋了200個城市、1.8萬醫療機構以及3.46億用戶。有數據顯示,平安15%-20%的新增金融客戶來自醫療生態圈。
其次,通過醫療生態圈,平安能提供更多的產品,提升客戶粘性。數據顯示,使用醫療生態圈服務的金融客戶客均合同3.1個,而不使用醫療服務客戶的合同只有2個。換句話說,醫療生態圈金融客戶客均合同數更高。
更多的合同數量,也帶來完全不同的客戶價值。數據顯示,使用醫療生態圈服務的金融客戶AUM約10000元,而不使用醫療服務的客戶AUM只有5600元,相差接近一倍。
第三,平安在醫療端強大的科技能力有利提升保險的效率、風控及定價。目前,平安已擁有全球最大的智能診斷輔助平臺、全球最大慢病管理平臺、全球最大的醫療數據庫、全球第二醫療科技專利申請數,具備全球領先的科技實力。
以數據庫為例,據平安集團首席醫療科學家謝國彤介紹,目前平安已經擁有疾病庫、醫療產品庫、處方治療庫、醫療資源庫、個人健康庫等五大醫療數據庫。
其中,疾病庫包含約10萬個疾病概念、42萬疾病術語等;醫療產品庫包含18萬份藥品說明書、8.4萬中藥方例等;處方治療庫包含15萬條處方信息、3千萬醫學文獻等;醫療資源庫包含50萬中國醫生信息、220萬科研人員等;個人健康庫包含10億診療信息等。
醫療健康生態圈反哺金融的故事已經開始,其他生態圈的發力也必然不會太遠。
那么,這個醫療生態圈能夠撬動的價值空間到底有多大?2019年新增3657萬客戶中,有40.7%來自生態圈的互聯網用戶。而平安集團仍有3.4億左右的互聯網用戶,未轉化為集團客戶。
即使未來平安集團互聯網用戶不再增長,按每個用戶AUM在現有基礎上增長一倍計算,平安管理客戶資產就高達38080萬億。要知道,2019年末,平安銀行管理零售客戶資產(AUM)也只有19827.21億元。換句話說,生態賦能將為平安銀行管理零售客戶資產規模帶來2倍增長。
拉長周期看,隨著越來越多產業生態的成熟,賦能保險業務,平安的價值也將面臨重估。
結語
很多人說,中國互聯網已經進入下半場。如果說上半場,穩準狠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殺手锏。那么下半場中,在一切皆可互聯網的環境中,比拼的將是互聯網之外。構建產業生態圈,需要的是耐心。
在C端到B端掀起產業互聯網浪潮的當下,平安錨定了醫療健康這個行業。毋庸置疑,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很考驗企業的耐心,甚至是底氣。
這也意味著,平安必然需要度過這漫長的積累過程。黎明時分的朝霞,也必定更加綺麗、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