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劉云)2020年5月28日,通渭甜水湖府賓館在通渭縣襄和路37-1號(原通渭汽車站向北50米)處落定,據了解,甜水湖府賓館共四層,前期投入1015平米,分設20余套商住休閑兩用標間,可提供高、中、低檔配套服務,這標志著甘肅碧玉關旅游開發邁入旅居時代,這里離碧玉關天水湖15公里,是唯一按照碧玉關歷史和天水湖風情打造,在裝修設計上更多滿足游客“世外桃源”情結,釋放他們“故土鄉愁”心結的時代旅居。
碧玉關歷史悠久,人文底蘊豐厚,早在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 年), 就析隴西郡地碧玉關置新郡,并以城南七里天水湖定名天水郡,轄平襄等 16 縣。
據史料記載,天水湖,又名甜水湖,由北湖、中湖、南湖組成,懸居青陽東山峰部柳樹灣一帶,三面環山,面北俯視襄戎邑碧玉關古城。湖水由泉眼供水,冬夏無增減,天水一色,水質純凈,甘冽醇厚,其涓涓溪流向北綿延七里, 專供碧玉關民眾飲茶、做醋、磨豆腐用水。為護水源,在溝壑(后稱郭家岔)陽、陰坡駐軍守衛,并建龍王廟為其護法。
記者采訪中看到,如今湖形遺址猶在,水位下降,湖底已成水灘濕地,遍布泉眼,水草彌漫,百鳥旋空, 云氣繚繞,是旅游康養不可多得的一塊天然福地。
采訪中,甘肅碧玉關旅游有限公司負責人認為,將鄉村旅居時代與旅游融為一體,將城市的現代、鄉村的生態、家庭的和諧、個性化的鄉村生活旅游化,從而達到生活和工作無間相融的舒適狀態,讓碧玉關旅游開發緊跟時代步伐。
據了解,“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碧玉關旅游開發的一大特點,四年來,公司將旅居融入碧玉關旅游,以環境、住宅、農田有機結合為發展理念,開發適宜于特定人群,結合生態觀光、農事體驗、食品加工體驗、餐飲制作體驗等活動,滿足現代都市人群追崇田園文化生活、農耕懷舊的時代需求,為碧玉關旅游開發提供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疫情后,文旅康養因其良好的融合性與消費聚集性,成為碧玉關鄉村旅居發展中的重要部分,為此,甘肅碧玉關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在市場調研基礎上,通過綜合評估分析后,決定在蘭州市區、通渭中心和碧玉關村落分點布局,打造旅居、民宿為一體化的文旅康養帶,有效推進碧玉關鄉村振興戰略和旅游階梯發展,全力提升競爭力和市場開拓能力。
“旅居時代,碧玉關譜寫新傳奇,砥礪前行,通渭人家大放異彩。采訪中,甘肅省書協副主席何勝江回憶道:平凹先生二00一年七月二日來通渭,是從白銀平川一路采風路過,在通渭住了三天,走了碧玉鄉景木岔,寫了《通渭人家》的散文,而這篇文章的取材,就是碧玉關當地的淳樸民風與歷史文化的厚重積淀”。
他說道,那次碧玉之行,對平凹先生感觸良多。墻上有字畫,門上有齋名,吃罐罐面,喝罐罐茶,抽水煙瓶.....先生看著看著,時不時地發出由衷的贊嘆.......
第二年春天(二00二年初),平凹先生記錄這次之行的《通渭人家》文章,在《美文》雜志發表,后來又被《新華文摘》《讀者》《書法報》等二十多家報刊轉載,并入編賈平凹《五十大話》等散文集。通渭由此一時在全國出了名。
“碧玉關有規模優于秦安大地灣遺址,開發之后,只要是天水隴西人,只要是羌人的后裔,他們都會來看看天水郡的遺址,看看天水湖,也會尋找漢高祖劉邦祭廟……所以做大做強碧玉關文化品牌,才是唯一出路”采訪結束時,學者郭漢彪做了如是總結。
本報訊(記者劉云)2020年5月28日,通渭甜水湖府賓館在通渭縣襄和路37-1號(原通渭汽車站向北50米)處落定,據了解,甜水湖府賓館共四層,前期投入1015平米,分設20余套商住休閑兩用標間,可提供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