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北京觀復美術院
承辦單位:觀復美術館
學術主持:劉龍庭(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
展標題字:范迪安(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參展畫家(按年齡排序):
齊辛民 康衛中 宋玉麟 鞠太運 秦天柱
滿維起 陳光林 張立柱 宋 鳴 徐勇民
楊儉樸 梁時民 袁 武 曹香濱 鄒立穎
羅建泉 唐玉玲 陳 愷 金增友 葉 嵐
張 捷 劉萬鳴 師界弘 張迎春 李小軍
李天軍 曾三凱 何西 王赫赫 孫景隆
前 言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經典《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意為探究事物原理,從中獲取智慧。對于中國畫而言,畫家為物象傳神,要忠實描寫觀察對象,窮盡物理,就首先必須“格物”,“格物”之后才能“致知”,這個“知”是物之體貌,也是畫家心源所在。“格物”是面對自然和傳統,有一種細致入微的觀察和表現,它不是為了刻畫而刻畫,而是講求傳神、富有生趣的表達。通過格物、致知、乃至進一步對生命與自然思考和體悟,從而在創作上達到傳統、生活、心源三位一體,才能進入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有鑒于此,這次展覽以“格物致知”為題,意在倡導藝術家在觀察現實生活時,要有一種“格物”的意識和精神。在面對自然、客觀事物的物情、物理和物態,記錄下自己的觀察所得,把它提煉成繪畫語言,最后使自己超越物理羈絆,超然于物象與自我形骸之外,達到內心的豁然貫通。
畫家簡介
羅建泉,字少泉,江蘇宜興人,別署:金陵少泉、陽羨散人、晚紅軒、十全齋。南京大學金陵學院藝術學院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決策中國智庫專家,中國國禮藝術大師,一帶一路國禮藝術家,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江蘇金陵畫院院長,中國畫院常務理事,中國美術研究會研究員,金陵畫派國畫大家張文俊入室弟子,李可染大師再傳弟子,其山水畫深受李可染、傅抱石、張文俊等大師影響并受教于錢松嵒、亞明、魏紫熙等大家,為當代金陵畫派的代表人物。
作品在日本,美國,俄羅斯,韓國,法國,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北京,重慶、四川、山東、福建、湖南、浙江、江蘇等地多次個人畫展并舉辦羅建泉國畫藝術研討會好評如潮,作品作為國家國禮贈與多國領導人,應邀為釣魚臺國賓館,首都博物館,北京飯店,日本東京都議會,圣彼得堡文化宮,夏威夷州政府,巴黎藝術中心等作畫。作品多次榮獲國內外大獎,被多家博物館、美術館機構等收藏。作品入選《中國美術選集》《新中國美術圖鑒》《新中國藝術大師選集》《中國當代翰墨大家》《中國國禮藝術大師》《金陵畫派名家名作》《大國大家大作》《金陵文脈翰墨大家》等典集。著有《一卷詩書入畫來》、《寄情山水》、《少泉漫筆》、《中國山水畫筆意》、《金陵畫派的繼承與創新》、《晚紅軒隨記》。
作 品 欣 賞
大 氣 磅 礴 靈 動 秀 美
——羅建泉山水淺議
寓剛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勁于婉媚之內。凡有真知卓見的書畫家,都不僅注重氣勢,而且強調內斂。觀羅建泉先生近年新作,氣足勢蕩,神顯韻含,丘壑內營,佳境自構,讓人心漾神馳,耳目一新。
▲《東方紅》70X140cm
▲《赤壁賦》68x136cm
▲《芙蓉國里盡朝輝》68X150cm
建泉山水,總體格調是氣勢豪放,這是大家所公認的評價。豪放而成派,是蘇東坡所開創的宋詞新境,他擺脫了調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然塵外。讀其詞作“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扳,唱‘大江東去’。”蘇東坡的書畫主張與文學主張一樣推崇豪放。他在《題王維吳道子畫》中說:“道子實雄放,浩如海波翻。當其下筆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己吞。”落筆風雨,縱橫恣肆,氣吞萬里,勢如波涌,這是蘇軾最為欣賞的藝術風范。
▲《高山流水》68X136cm
▲《江山如此多嬌》68X136cm
當然,氣勢豪放,并不是一味求其剛健,求其遒勁,它必須與婀娜、婉媚相結合,如此,才不至于劍撥弩張、霸野粗俗。余以為建泉之追求正在于此。
▲《踏雪尋梅》138X68cm
▲《踏雪尋梅》138X68cm
我常有機會與建泉交談,他生于宜興這個盡出書畫大家之地,從小耳目宣染,長期從事藝術工作,踏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又結識了許多詩人、學者和書畫名家,并得諸多金陵畫派大家指教。他的虛心好學,讓他獲取了豐富的營養和明確了自己的風格選擇,為他的藝術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平沙落雁》138×68cm
▲《穩如泰山》200×90cm
建泉畫峽江煙云,黃山蒼海,泰山雄姿,廬山勝景,眾山云霧,飛暴流水,山水形勢蒼茫,大氣蘊藉,韻味濃郁,畫家通過其筆底煙云,盡情展現大自然的林木幽深,意境深遂,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體現出他獨特的審美取向,而畫家的創作靈感盡出其中。如《穩如泰山》、《江山萬里圖》《湖光山色》《四季山水卷》等筆墨豪放而不乏細膩,畫面豐富而又有疏朗悠遠,意境和諧明澈,山體氣勢雄渾,行云、流水、人物,四季構成強烈的對立統一關系,畫面渲染層疊,豐富多彩,筆墨濃淡相宜,富有參差變化之美。
▲《春風得意》110X6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