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通用糧票
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5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 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
1966年版的糧票,樣本鮮見。關于該年版票的誕生,普遍的觀點是因為1965年版糧票背面使用說明中第四條“本票不準買賣、涂改無效、遺失不補。”的第一個頓號標錯了,為了維護國票的形象,糧食部于1967年10月13日發出(67)糧農字第186號《關于發行1966年新版全國通用糧票的通知》,正式啟用了在修正1965年版錯誤的基礎上而增印的1966年版糧票。至于這種說法是否正確,無從考證,不過1965年版成為公開發行的錯版糧票道是不爭的事實。與1965年版一樣,1966年版的全國通用糧票也存在著有水印和無水印兩種版別。不同的是半斤和一斤均沒有水印版,而五斤這枚因水印圖案不同又衍生成大小實心五角星和空心五角星加麥穗兩種版別。讓人費解的是該套票的實票在現實中存量可謂是天文數字,可票樣卻難得一見。因此導致其價值在如今的收藏品市場一直是居高不下。
今天,收藏糧票不僅僅是為了保留那一段艱苦歲月的痕跡。重要的是,糧票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欣賞價值。更重要的是撫今追昔,研究與追思那一段特殊的歷史。
據了解,在2015年中國春季拍賣會票證專場,一張1966年五市斤的全國通用糧票便拍賣出390萬元高價,刷新當時的記錄。由此可見其價值之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