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黑白交響樂》—— 陳文士抗疫力作解讀
文/郭立
2020年伊始,一場人類歷史上十分罕見的災難,陡然降臨中華大地進而席卷全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似惡魔露出它那猙獰的面孔,霎時便擊碎了無數人平靜的生活,死亡的威脅如此之近。病毒肆虐下的華夏大地,萬城寂寥,人心惶恐,風聲鶴唳,災殃四起,死亡夢魘徘徊在九州上空。
【《2010黑白交響樂》組畫】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在中華民族危難之際,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顧個人安危,不計較個人得失,毅然決然,逆行在抗擊“新冠病毒”的最前沿,以生命和擔當與病魔抗爭,以命博命,挽救了成千上萬患者寶貴的生命,使無數家庭免遭劫難。
許多抗疫英雄為此付出了他們年輕寶貴的生命,他們共同譜寫出一曲又一曲,陽光(一線抗疫英雄)與黑暗(病毒及受害者)博弈的黑白交響樂,如史詩一般波瀾壯闊,雄壯而又凄美。
他們是醫學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是白衣天使,他們是軍人警察,他們是社區志愿者,他們是各行各界充滿人間大愛的愛心人士,他們是這個時代最令人欽佩的人。他們以使命感,責任心和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筑起抵御“新冠病毒”的堅固長城,肩負起生命之托,打響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民阻擊戰。
【 《2010黑白交響樂》局部1 】
在第一時間,中央及各級地方政府,采取果斷措施,堅決阻止病毒蔓延,并組織各方力量馳援疫情重災區—湖北武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無數支軍、地醫療救援隊,趕赴抗疫前線,病魔無情,人間有愛。他們共同匯聚成巨大能量,似萬里長城巍然屹立,護我中華;似萬丈光芒刺破陰霾,將陽光灑滿華夏大地,使病毒畏而怯步!
瘟疫面前無等閑,陳文士作為一位專業藝術家,更是傾注了所有的激情,時刻關注著這場沒有硝煙的全民戰爭。他以一個文藝工作者應有的責任心,使命感和獨特的敏銳力,豪情激昂,憤然揮墨,創作出這幅《2020·黑白交響樂》的大作。作品不僅展現了在瘟疫肆虐之下,許許多多感染患者的絕望、哀苦、不幸、驚恐和無助。更塑造了以鐘南山、陳薇等為代表的廣大科學家、醫務工作者、軍人警察、社區志愿者以及是各界愛心人士,舍己為人的豪邁壯舉。
【 《2010黑白交響樂》局部2 】
該創作采用類似九宮格的形式,但又打破傳統九宮的格等規格形制,用不同尺幅的十四幅獨幅畫作組合成整幅畫面。作品視野廣闊,人物飽滿,構思獨特;繪畫技法豐富、變換多樣、手法新穎;寫實與寫意相濟,國畫、西畫、版畫、雕塑等諸多技法精彩紛呈。隨意的潑墨墨跡與不同人物畫面布局、刻畫,十分巧妙、和諧地融匯于畫面。各種手法的潑墨,似病毒蔓延,無處不在,形成黑與白,正與邪的大博弈。
整幅畫卷充滿了正能量,不同群體代表人物的遴選、藝術塑造和各個人物的空間布列等,作者都進行了一番通盤考慮和仔細推敲。從而賦予了作品極其豐富、深邃的思想性和藝術內涵。純水墨的渲染手法,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視角沖擊力,精神感召力和藝術感染力。
【《2010黑白交響樂》組畫 】
歷史無數次證明,一個民族的升騰及社會的進步,總是與特定的歷史事件相關聯。“新冠疫情”就是這樣一個改變社會進程的大事件,它在拷問人類良知和行為底線的同時,更促使中華民族空前團結,加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正可謂:大難興邦!
通過《2020·黑白交響樂》,使我們看到了正義的力量,視死如歸的凜然,看到了病毒的殘酷和猖獗,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奈。但我認為,這幅作品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讓人們通過“新冠疫情”事件,深刻反省人類自身,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使這樣的災難永遠遠離我們,這才是對《2020·黑白交響樂》正確的解讀。
《2020·黑白交響樂》無疑是陳文士藝術造詣的完美詮釋和展示,是其藝術探索之途集大成者,亦是時下諸多“抗疫創作”作品中不可多得的藝術佳作。其中的許多獨幅畫作,均可獨立成為優秀的繪畫作品。
獨幅作品解讀
【《詭異病毒》40X35cm 】
自2018年始,陳文士開啟了《細胞系列》藝術探索之旅。該系列作品力求探索和表達構成生命的最基本元素—細胞。探索生命的起源、神奇與偉大。探索細胞之于生命的萬千變化和神秘莫測。
籍此《2020·黑白交響樂》創作之際,他自然而然地選擇了以《細胞系列》的新穎藝術表現形式,來展現當前無處不在,肆虐中國大地的“新冠病毒”。他采用了其獨創的潑墨技法,沒有色彩渲染,僅以黑白對比的藝術表現手法,塑造了令人生畏的“新冠病毒”。畫中的“病毒”猙獰而恐怖,神秘而詭異,它充斥著整個畫面,仿佛充斥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
“新冠病毒”以及全民抗擊疫情,是《2020·黑白交響樂》的主旋律,是歷史的同期聲。
【 《民族脊梁》63X74cm 】
鐘南山,一個在非常時期被再度喚醒的名字。耄耋之年,肩負起歷史重任,臨危受命,砥礪前行,憂國憂民,以責任和擔當,共同筑起抗擊新冠病毒的萬里長城。
陳文士滿懷崇敬之心,采用寫實手法,真實再現了當下的這位民族英雄。以N95口罩以及出現在鐘南山前、后方類似病毒物質,諭示創作于新冠病毒疫情這一特殊的歷史節點。
鐘南山堅毅的目光中,充滿科學的理性和嚴謹,充滿對生命的尊重,對萬千生靈無私的大愛。昂首向前無須向病毒俯首,唯有以逆行和無畏無懼,來彰顯一個士者的擔當和大愛之心。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你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楷模,更是那暴風雨后的彩虹。
【《智慧之光》47X67cm 】
在陳文士的眼中,陳薇女士不僅是科學家、病毒研究權威級專家,更是軍事科技界難得一見的“大美女”。他對陳薇將軍推崇備至,贊譽有加,在他心目中,陳薇被定義為此作的“女一號”。
陳薇,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她長期致力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新型疫苗和藥物的研究。2003年,她帶領團隊研制出新型干擾素,成為首個阻擊“SARS”的藥物,在抗擊非典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牽頭研制的重組埃博拉疫苗,突破了世界性難題,讓中國完全自主研發的疫苗走出國門。此次“新冠疫情”陳薇與鐘南山、李蘭娟齊名,她率領的團隊,始終戰斗在抗疫第一線。
陳文士在創作陳薇這個特殊人物時,突出表現防護服與防護鏡,塑造她的職業特征,以左右充斥的病毒,諭示抗疫時間點。將藝術描述的重點放在陳薇美麗而智慧的雙目,其它部分則作虛化處理,觀之令人肅然起敬。
華夏巾幗多奇志,軍中盛開科技花!
【《瞬間》45X45cm 】
疫情中,被彼此隔離的人們,手機成為與外界聯系的唯一紐帶,它傳來的不是親人的關懷和問候,便是那心驚膽戰的噩耗。
畫中的女子她接到的卻是猝然而至的噩耗,當她接起手機的那一刻,所有的期望和幻想都成泡影,一切美好瞬間被擊得支離破碎。她已無力用語音宣泄她心中的切膚之痛。
此刻,她可能失去了一位至親,亦可能自己被確診。美麗本是一種資本,此刻再美的容顏,在病魔面前亦顯得那么軟弱無助,蒼白無力。驚恐之余,黯然神傷,圍繞她的只有撕心裂肺的痛楚和那難以抑制潸然而下的淚水。如此年輕、美麗的生命,難道就要永遠定格在此時此刻?
【《生命的變數》93X45cm 】
這是一幅集蕓蕓眾生和諸多藝術元素為一體的組畫,畫中人物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通過他們面部的痛苦表情,我們知道他們都是“新冠病毒”的受害者。
陳文士在創作此幅作品時,大膽采用了類似“蒙太奇”的意識流派表現手法。人物布列重疊、交叉、錯位,使其成撲朔迷離狀,再輔以自上而下的流動性構圖,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感和恐怖氛圍。
作品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上方許多被虛化的灰暗人物,在下方高光透視半寫實人物頭像的襯托下,更使人感覺其陰森恐怖。他們痛苦、無奈、恐懼,認命;仿佛掙扎、徘徊在生死邊沿。
其中既有現實世界的人類,仿佛還有來自幽冥界的鬼魂和妖魔,甚至于地獄的黑白無常以及隱約可見的骷髏頭,仿佛使感染者的生命充滿了無窮變數。
一只黑色的蝙蝠若隱若現,出現在畫作的最上方,像死亡幽靈徘徊在城市上空,傳播著那恐怖的病毒。
這樣的構思和表現手法,給與了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豐富了畫作的思想內涵,提升了畫作的藝術境界和觀賞性。
【《鋼鐵衛士》60X45cm 】
中國軍人是共和國的鋼鐵長城,大災大難面前,總有他們颯爽的英姿和挺拔的脊梁。
畫面中的軍人,是無數馳援湖北抗疫前線軍事醫療隊的普通一員。他剛下飛機,正背負行裝,趕赴抗疫第一線。在他的目光中,充滿了堅毅和自信,任何艱難險阻都無法阻撓他前行的腳步,個人的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心中惟有國家的囑托和民眾的期盼,惟有身為軍人的使命、責任和擔當。
一只緊握肩帶剛強有力的大手、炯炯有神的雙眼及身后的巨大行囊,共同構成了畫作的主旋律。寫實的表現技法,更增添了作品的藝術魅力和觀賞性。
【《黑白空間的逆行》50X65cm 】
畫作注重在藝術層面的表達,采用了表現主義手法和現代藝術元素,而非著眼于故事情節的描述。作品以追求現代平面設計效果為主導,在類似版畫技法的大面積黑色背景襯托下,畫中人物顯得尤為醒目;右側護士頭頂上方的高亮度頂光,延伸了畫作的空間感;中心人物則采用了類似素描的表現手法,黑、白、灰的色彩關系處理恰到好處;兩位護士相背而立,畫面構成非常簡潔。
這一切藝術構建,使畫作具有強烈的視角沖擊力,充滿極強的現代設計視角感受,豐富了《2020·黑白交響樂》整體藝術效果。此作堪稱“抗疫”題材創作的經典。
在此次疫情中,許多女性醫務人員晝夜戰斗在抗疫第一線,長期超負荷工作成為常態。她們根本無暇顧及自身的基本衛生,連洗澡、洗頭都成為了一種奢侈。剪掉那引以為傲的滿頭秀發,只為留出更多時間,去拯救更多的生命。對于現代女性而言,這需要何等的勇氣和氣概,非信仰的力量而不能為。
此時此刻,人性中最原始的真、善、美顯露無余,她們在世人眼里是最美的存在。
【《絕望的肺葉》45X45cm 】
《2020·黑白交響樂》組畫的所有獨幅畫作,陳文士均采用先潑墨再刻畫人物的技法。每幅作品都是依據潑墨后,在宣紙上所產生的自然墨跡效果,再結合主題進行后期創作。
本作品潑墨后,得到一幅類似肺葉的兩塊分布式墨跡圖案,陳文士巧妙利用這一自然形成的墨跡,將其隱約刻畫成人體的肺支管及左右肺葉,暗喻被“新冠病毒”感染的肺部。這一構思、構圖,給人一種順理成章,渾然天成的感覺。
畫中塑造了一位雙手抱頭的男子,他可能是病毒感染者,也可能是感染者的親屬;總之,他是“新冠疫情”的當事人、受害者。
一雙用力緊抱頭部顫抖的手,相互重疊,實中帶虛,虛中含實,使主體人物與背景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陳文士在此有意沒有塑造人物面部,雖然沒有面部表情的刻畫,但依然能使我們深深感受到他內心深處的絕望、無助和困苦。這正是藝術魅力之所在,亦是藝術家個人修為的外化。
【《職責所在》47X98cm 】
畫面中一對年輕的夫妻或戀人,一切的美好才剛剛開始,昨日的溫度尚未消散,如今卻被一面冰冷的玻璃無情地阻隔。阻隔他們的不是玻璃,而是那生死兩茫茫的夢魘。
我最親愛的人啊,請讓我再呼喚一次你的名字,再親吻一次你美麗的朱唇,那星空中還保留著我最美好的祈福。一定要保護好你自己啊,我們祈盼你平安歸來,我的生命里不能沒有你!
在武漢抗疫第一線,這樣催人淚下的畫面,并非孤立,而是隨處可見的生死別離。他們可能是夫妻、戀人、父女、母子,從她(他)們選擇醫生這個職業的那一刻,個人的生死便已交給了上蒼,留給自己的惟有:職責所在!
【《切膚之痛》45X45cm 】
得知噩耗的老人,你滿頭的白發已經歷了太多的風霜雪雨,太多的生離死別。飽經滄桑的手,卻無法阻隔病毒的侵襲,無力挽救親人的生命。
現如今,你卻要再次承受失去子女、失去親人之痛,這怎不叫人痛斷腸!人世間最悲催之事,莫過于白發人送黑發人,我拿什么拯救你啊我的孩子!
在這因果輪回的人世間,我們用什么去護佑那脆弱的生命,又用什么去找尋那人生的萬全之策?難道說,是那善心、善念和善行么!
【《專注之美》47X45cm 】
無需完整刻畫她那動人的雙眼,僅一只敬業專注的美瞳,足以勝過千墨萬彩的描繪。在藝術家的筆端,將一位抗疫前線的貌美護士刻畫得入木三分,她專注于本職工作,兩眼緊盯著手上的注射器,目光中沒有恐懼和彷徨,惟有全身心的投入。
一只眼、一只手、一支針管,寥寥數筆,便構建了作品的精神世界。充溢畫面的潑墨,形成圍繞她四周類似病毒的可怕物質,以此隱示她身處抗疫前線。西畫寫實手法與國畫留白、虛化技法,和諧統一在畫面中,使作品具有更深層次的藝術語境。
【《守護的目光》63X51cm 】
在藝術家的筆端,一位身著武警制服,手持槍械的英姿美眉躍然畫面。她五官秀美,令人美不勝收。然而佩戴的口罩和充斥畫面的病毒,又將我們無情地拉回“疫情”現實。
在武漢封城期間,除了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的軍、地醫療救援隊外,還有大量的武警、特警、公安干警,奔赴抗疫前線,日夜維護著城市的治安,護佑正常的社會秩序和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他們多范圍、多層次參與武漢抗疫戰役,功不可沒。畫中的這位女警,便是他們的代表。
【《歷史記憶》103X30cm 】
狂暴的病魔摧不夸你堅強的意志,泰山聚頂,壓不夸你堅挺的脊梁,你以大無畏的自我犧牲,換來神州大地滿園春色。滾滾奔騰的長江,傳頌著你的故事,黃鶴樓啊,你見證過千年的風云變換,又一次見證這人類史上空前的災難。
一座英雄的城市,一城英雄的人民。今天,你們為人類所做出的付出和犧牲,如同史詩般波瀾壯闊,你們的名字必將鐫刻在歷史的星空,璀璨奪目。
我們唯以用雕塑的手法,方能展示你們的容顏,方能彰顯你們的永恒和不朽。這是陳文士在選擇藝術語境和表現手法時所展示的扎實內功。
武漢,人類不會忘記你,歷史不會忘記你!
【《祈盼》45X45cm 】
祈盼的目光是藝術的主題,更是畫作的靈魂。
何時才能摘下口罩,還我美麗的容顏、燦爛的笑臉;自由自在,暢快呼吸;不再有恐懼,不再有悲傷,不再有“新冠瘟疫”!這不僅是她的心愿,更是這個藍色星球全人類此刻共同的心愿。
陳文士在此有意用一張年輕而美麗的面孔,作為畫作收官,它寓意通過疫情的洗禮,當一切苦難結束后,我們的生活依舊會那么美好,那么燦爛。
讓這一切結束吧!我們已看到太多的不幸、恐懼和死亡。
如果自然萬物本為一體,請善待自然,善待生命;讓天更藍,水更清;讓萬物和諧相生,讓生命灑滿陽光,讓世界充滿笑顏,讓環球同此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