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于拉薩大昭寺的釋迦摩尼等身像,又稱覺沃佛,源自藏語,意為至尊大寶。在藏傳佛教中具有無與倫比的神圣地位。一切眾生若有緣目睹圣像,生起真實的信念,即種下“見解脫”善緣,具足一切見、聞、念、觸之功德,未來必能消除三毒疾苦,成就佛道。
據多部藏古史籍記載,此造像為佛祖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像,在世尊之姨母摩訶波阇波提夫人描述指導下,由天匠毗首羯磨所造,佛祖圓寂之前親自開光,散花如持,供奉于印度金剛座寺。種種緣故后從印度傳入中國,再由唐太宗作為最珍貴的國寶禮品隨文成公主帶入藏地。被認為現存于世保存最完整、加持力最強的佛造像。特別是清乾隆五十七年欽定:所有重要高僧轉世認定,必須在大昭寺覺沃佛像前舉行的金瓶摯簽制度,更奠定了此佛造像在藏傳佛教中最重要的地位。其不僅具有極重要的歷史文物價值,同時具有極高的藝術魅力。年復一年,無數虔誠的信眾一步一個長頭磕到拉薩大昭寺,就是為了匍匐在覺沃佛像前,將額頭與身體的每一寸肌膚輕輕地貼在地面,低聲地傾訴著自己的祈求與愿望,讓心靈的每一個角落填滿了安詳歡樂與滿足。這是朝圣者一生最殊勝的幸福與歡樂。
為什么一尊塑像能給千年來無數觀者如此經久不息的震撼的攝受力?除了上述的宗教和歷史背景外,作為一個畫家,我深信其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也起到了強烈視覺感染效果。這尊佛陀造像面部除了嚴格符合度量比例,較之其他我所見過的造像,除了佛性,我同時看到了更多美學意義上的人性之美,看似簡單的眼睛眉毛刻畫卻從那極細微的弧線變化控制而顯現出來的永恒之睿智與慈悲,飽滿流暢的未張嘴唇卻讓人立刻感到朵朵蓮花般的開釋妙語已涌入心田,剛毅的鼻梁張力蘊藏著莊嚴肅穆,敬畏之心由然而起。五官相互之間的整體呼應關聯將佛性展示的淋漓至盡。真是如同見到釋迦牟尼佛本尊。而其珠聯璧合的佛冠與法衣更是完美的包含了幾乎整個藏文化的美學理念,由衷贊嘆!
作為一個以佛教為題材的畫家,能把如此殊勝的佛像表現出來實在是一種榮幸。但至今為止,用油畫語言遵守佛教儀軌完成一張具象寫實的覺沃佛作品對任何藝術家來說仍然是一個無人嘗試巨大的課題。為此我研究了大量的相關文史資料,更榮幸的得到了大德上師善知識的及時開釋。覺沃佛造像與藏傳佛教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特別對藏區唐卡藝術同行們的精華深懷敬意的再次認真感知。整個構思階段,往年研究過的大量拜占庭壁畫,文藝復興前期的祭壇畫,東正教的圣像乃至波斯細密畫的種種畫面日夜呈現在腦海,更不要說克孜爾,敦煌,云岡,龍門眾多的造像精品,以致一閉眼佛像就漂浮在身前。歷經數月,構思逐漸清晰。
對于一個始終處于創作狀態的畫家來說,我感覺最艱難的階段是從一個新創作理念到具體畫面形成的過程中,那不斷的思維肯定與否定再否定,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內心艱難痛苦。其實一旦能在畫布上實施工作,反而一件愉快的事情。首先,我采用中線布局左右對稱祭壇畫式的構圖,使畫面第一時間達到莊嚴穩重神圣的感受。同時在畫面下部,我畫了許多藏元素的法器及火苗在不干擾主體的前提下使畫面活潑起來。其次,我采用古典油畫的明暗強烈對比法,用大面積的背景重暖色調襯托出明亮金色的主體。最后,服務于主題的眾多復雜細節刻畫是這幅畫關鍵點之一,讓作品包含全方位豐富的美學元素,經久耐看這也是我多年創作一貫堅持的“洪鐘大呂”式的創作理念。《阿彌陀經》中對凈土美妙的境界絲絲入扣的詳盡描述大約是任何畫家“寥寥數筆”遠非所能再現的,你若有幸看到大昭寺內虔誠的信眾用世間最珍奇寶物奉獻給世尊金光燦爛的法衣時,會難以想象能用寫意手法表達出來。
這幅畫中有一釋迦牟尼佛,文殊普賢二菩薩,供了三尊曼扎,八個吉祥寶,大鵬金翅鳥,仙女,供燈,哈達,金銀寶石珍珠瑪瑙制成的五佛冠與法衣,還有那千百年來大德高僧和信眾們供奉朝拜詠頌所凝聚的巨大氣場。更有那內涵的大慈大悲大智慧。這一切刻畫均嚴格遵循儀軌,借鑒藏漢文化傳統美學,同時加入藝術家自己的時代審美,使用古典油畫寫實技法繪制。作品的靈感源于大昭寺,更源于整個中國佛教藝術精華的吸收傳承與發揚光大。寶相莊嚴,慈悲肅穆“依諸相好”“令見著知是尊容”是貫穿整個創作的主導思維體系。
如此眾多吸人眼球的細節刻畫要求很強的畫面把握力與耐心,充分發揮油畫所包含的明暗,光影,色彩,透視,結構,空間,質感,肌理等等其他畫種所不具足的全方位繪畫語言。主動引導觀者的視覺指向,所有富麗堂皇,美輪美奐的細節都為襯托畫面主體中心的佛。而不是繁瑣混亂的鋪陳與無謂的炫技。因此,主次分明,相互關聯,虛實有序等等清醒的繪畫理念始終把控著因細節深入而可能忘記的初衷。每日工作前,沐手焚香,聲聲入耳的經咒,環繞的鮮花綠植。輕柔空靈的音樂。屏息凝神,一筆一筆進入修行般的狀態,賢妻準時送茶飯,愛犬時刻相伴隨。睜眼工作,放筆睡覺,歷時一千三百余個小時凝聚了我多少愉悅的身心的投入,終于大功告成!能留此作于世,心安的很。感恩所有促成此緣的眾生!
《佛說造像功德經》結尾述說了造像十大功德利益,在此,我愿將此功德福報回向給天下一切有緣善眾生。阿彌陀佛!